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新管理機制提高縣域教育科研實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縣域基礎教育科研管理總體來說力量較為薄弱、方式較為單一,課題研究過程持續性監控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學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效的提高。探索構建縣域基礎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新機制,有效提升縣域教育科研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和縣域教育科研管理實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創新;管理機制:教育科研
  【中圖分類號】G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38-01
  一、“專業研究與行政助推”雙翼齊飛
  1.設立專職管理機構。
  大多數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尚未設立縣級教育科研專職管理機構,課題的管理,有依托教育局中、初教股,有依托教師進修學校中學教研室或小學教研室,甚至有的是由辦公室或其他部門管理,這樣,沒有專職的管理機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科研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和指導服務水平和教育科研實效。因此,在縣級層面設立專職的管理機構(可與縣教育科學規劃辦合署辦公),履行全縣基礎教育科學規劃編制、課題申報、立項評審、檢查指導、結題驗收、總結表彰、成果推廣等工作職能,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和指導服務水平,增強科研實效。
  2.行政助推教育科研。
  立足縣域,統籌謀劃,借助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行政力量,把教育科研列入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評定(考核)及職稱評聘、教育督導評估、評優表彰的重要指標,促使教師在這樣的機制導向下,需要參加教育科研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激勵和調動廣大教師教育科研的積極性。
  二、“規范管理與指導服務”齊頭并進
  1.規范管理機制。
 ?。?)課題整體統籌規劃制。一是制定管理辦法。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制定縣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完善管理機制,明確縣域教育科研的選題、申報、管理、成果鑒定及經費開支等事項,使課題管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根據省市教育科學發展規劃,結合本地特點編制全縣教育科學發展規劃及課題指南,加強整體規劃和指導管理。三是制定教育科研年度工作計劃,并以文件的形式進行任務分解,在年初召開全縣教育科研工作會,專題部署,貫徹落實。
 ?。?)課題規范評審評定制。一是課題立項采用“活頁論證”異地匿名評審制。課題立項申報時,課題組提交電子版“設計論證”文檔(不得出現課題研究人員姓名、單位等信息),教育科學規劃辦委托異地專家據此“論證活頁”進行匿名評審,擇優立項,確保評審及立項的公平、公正。二是采用重點課題中期檢查答辯制。中期檢查時,申報重點課題的課題組必須參加“現場答辯”會,匯報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并接受專家現場提問,縣教育科學規劃辦根據專家意見擇優確定重點課題。三是課題結題采用委托評審驗收制。課題結題驗收,委托異地專家或隨機抽調專家庫評委評審量化,確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次。
 ?。?)課題工作學期匯報制。下發《課題研究工作學期報告制度》文件,規定各基層學校應嚴格監管本校在研課題,認真落實各級各類課題過程性管理,在每學期期末匯總上報。這樣,縣域課題管理部門能較全面地掌握基層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情況,便于跟蹤、督促和針對性指導,夯緊基層學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壓實各課題組課題研究過程。
 ?。?)課題活動信息審核制。要求課題組開展的相關研討活動,均須撰寫信息報道并上傳至相關網站、微信交流群或指定平臺,作為課題結題驗收的必備材料之一,杜絕“泡沫科研”“材料科研”等虛假研究現象,引導課題研究的真實、扎實開展。
 ?。?)課題成果科學評價制。采取“研究過程與研究成果并重”“實踐探索與理論提升并重”的多元評價標準,在課題結題驗收中,不僅看課題論文發表、結題材料撰寫、師生獲獎情況,而且注重對課題研究過程的審視,向扎實的研究過程要成效。
  2.指導服務機制。
 ?。?)課題“三會”培訓機制。一是每批市縣課題立項后,召開課題負責人培訓會,對課題的開題論證、組織實施、活動開展、反思總結、成果提煉、研究報告撰寫等進行具體培訓指導。二是中期檢查結束后,及時召開反饋會,通報中期檢查情況,反饋存在問題,對后期課題研究相關策略進行針對性培訓。三是課題結題驗收后,召開總結表彰會,交流工作經驗,通報存在問題,展示課題成果。
 ?。?)課題活動跟蹤指導機制。對于各級獲準立項的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要求上報開題論證會召開時間,嚴格按規定組織開題。除課題組聘請省市專家進行指導外,一般情況下,縣教育科研管理處均到場指導。各課題組開展的一些過程性活動,如中期報告會、課題研討會、成果公報會等,安排專人參加,進行有效的跟蹤、指導、服務。
 ?。?)教科室主任培訓機制。教科室主任是基層學校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導的最核心力量,其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直接關系到一所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因此,建立教科室主任定期培訓機制,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地培養科研骨干力量,提升教科室主任的教育科研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指導能力,更好地提升學校教育科研管理水平,進而提高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水平和研究成效。
 ?。?)科研基地校引領機制。以課題研究為抓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學校作為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引導基地學校的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積極投入教育科研,培育一批規范開展、扎實研究、富有成效的課題和打造一批有優勢、有特色、富于創新的研究團隊,以點帶面,推動教育科研工作深入開展。
 ?。?)科研“開放日”研訓機制。適時舉辦科研“開放日”活動,通過主旨報告、專題講座、專家點評、成果展示等活動,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和培訓,推動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總結激勵與推廣應用”并駕齊驅
  1.總結激勵機制。
 ?。?)總結反思機制。每批次課題結題驗收后,召開“結題總結表彰會”,全面總結反饋本批次課題取得亮點成效,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需加強和改進的方向。
 ?。?)表彰激勵機制。一是每年對獲評重點課題和結題取得“優秀”等次的課題給予獎勵;二是每兩年評選一次教育科研成果獎和教學成果獎,設立專項獎勵基金予以獎勵;三是每三年評選一次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和個人,發揮激勵導向作用,調動教師和基層學校積極、主動參與教育科研。
  2.推廣應用機制。
  總之,經過理論探索和實踐研究,我們在縣域教育科研管理模式和機制上進行了創新嘗試,積累了一些可資借鑒的經驗,較好地提升了縣域教育科研管理的規范化水平和縣域教育科研管理實效,有效促進了縣域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課題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
  參考文獻
  [1]吳紹晉.縣域教育科研創新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5)27—28.
  [2]蘇俊墉.做幸福的研究型教師[M].延邊教育出版社,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