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教育科研應該“平易近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很高興有機會參加進修學校組織的“研訓有道”系列論壇活動之一——教育科研論壇,看到大家格外親,也借此機會,按照科研部的布置,與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對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的認識。
  近距離接觸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始于2003年,在東辛莊小學做教學主任,兼管教育科研工作;2007年——2011年做教研員,主抓學校教科研工作;做學校領班人的幾年,堅持科研為先導,踐行“扎實課題研究促進師生發展” 的工作思路??蒲胁康念I導老師、中小學各位同行好友,給了我許多幫助?;仡欉@段經歷,充實與缺憾,快樂與彷徨,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活變得更有咀嚼的滋味。從這樣的角度思考,我與教育科研有不解之緣。翻閱一下以前的發言,擷取幾個用過的題目“讓教育科研成為教育生命歷程的終生伴侶”、“強化教育科研工作占盡學校發展先機”、“教育科研給學校插上騰飛的翅膀”、“走進常態的教育科研”、“真正走進常態的教育科研”、“開展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讓研究真正發生在教師身上”……鐘愛教育科研,源于肺腑;重視教育科研,發自內心;把教育科研做樸實、真實、扎實,是我一貫的堅守。給今天我的發言擬個通俗的題目——教育科研應該“平易近人”,談談中小學教育科研領導引領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問題。
  一、現狀:脫離教師脫離實際的教育科研
  開展課題研究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因此,近年來,學校教育科研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和加強。興城市科研部堅持“立足本地、研究本地、服務本地”的工作原則和“精、新、實、活、效”的課題研究工作思路,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開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出現了一些認識或操作上的誤區,形成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諸多亂象,值得我們思考和改進。
  1、“金字招牌”現象
  盲目追求高大上,認為課題研究級別越高越好,數量越多越好。學校把教育科研看成政績材料或工作總結的“金字招牌”,教師把科研證書當作職務晉升的重要砝碼。
  2、“皇帝的新裝”現象
  重演繹,輕實踐,只在“云端舞蹈”,而不“貼地行走”,不深入課堂,不在教學現場,不直面矛盾和問題,淺嘗輒止。不能真正研究、潛心研究。
  3、“個人獨舞”現象
  教育科研被看作單純科研主任的事情,確定課題、擬定方案、整理材料……科研主任或極少的幾個人在忙碌,缺少領導的配合,教師的參與。
  4、“虛假作文”現象
  平素缺少行動,缺少研究,缺少系列過程材料的積累,驗收前,只得閉門造車,東拼西湊,通過理論的演繹推理,如同虛假作文,編造出所謂的成果。
  二、追問:真實的教育課科研離我們多遠
  什么樣的科研才是“教師的科研”?什么樣的課題才是“自己的課題”?
  能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推動工作有效進展的課題才是“自己的課題”;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實際作用的,并且教師能夠勝任的科研才是“教師的科研”。
  我們呼喚真實的教育科研,希翼自己的工作頗有實效,期盼自己內心得到滿足和慰藉,希望同事的認可和尊重。
  重要的一點,對中小學教育科研的定位要有正確的認識:中小學教育科研以應用和開發研究為主;中小學教育科研以微觀研究為主;中小學教育科研以行動研究為主;中小學教育科研以校本研究為主。解決身邊具體問題,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三、改進:讓教育科研“平易近人”
  教育科研回歸本真
  1、降低教育科研重心
  必須降低教育科研的重心,讓教育科研植根于土壤,充分地吸收水分養分,才能開出艷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理清教師與專業研究者的研究界限:中小學教師從事課題研究不同于專業教育研究者的研究,其目的不在于形成學術成果、建立學術流派,而在于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是一種基于教學一線現實的研究活動。課題指南應避免假大空的成分,在課題申報環節應刪除或淡化與教師研究相距較遠的條目,如國內外研究現狀、該成果重大理論價值等。鼓勵教師從經驗總結、問題提出的日常話語階段走向研究領域的自覺建設階段。在研究方法上由直觀化、簡單化逐漸走向多元化和成熟化;在研究領域上逐步實現跨學科化和課程體系大綜合化;在研究主體上更加重視變革和合作,既能保證廣大草根教師在各自的領域取得總結性和開創性的成就,又能讓部分有扎實理論功底,有研究潛力的教師成為教育家,成為專業教育研究者。
  教育科研的重心必須下移,科研的陣地必須前移。
  降低重心的舉措:
  級別降下來——由專注于省級課題,到更多地關注縣級課題和校級課題;
  參與者層次降下來——由中心校走向村小,由主管領導回歸到教師,由骨干教師擴展到普通教師;
  內容范圍降下來——由關注寬泛的問題到關注具體問題,由關注理論建構到關注學校實際;
  形式、目標活起來——嘗試靈活多樣的表達方式,目標靈活把握。
  科研主任和教師應該達成這樣的共識:
  科研并不神秘,一個教師只要肯于思考、肯于鉆研、善于反思、善于總結,他就會搞科研。
  學習借鑒     實踐試用     思考研究     改進完善     總結提高
  公式:學習 + 實踐 + 思考 = 科研成果
  2、廣泛開展小課題研究
  小課題研究的特點:微型科研的“求實”、“求本” ;研究策略是:“問題即課題、對策即研究、收獲即成果”;特點是:“小切口、短周期、深研究、大影響”;作用:使科研真實地“走進教師、走進學科、走進課堂”。
  小課題研究具有很多優勢,如課題很容易選擇,在課題管理上也不必受制于上級課題管理部門,在研究方法上也以邊工作、邊學習、邊研究的行動研究為主,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也要少得多。   進行小課題研究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扎扎實實地搞好小課題研究正是為進行大課題研究打基礎。進行小課題的研究可以培養教師逐漸適應大課題研究的能力,為大課題研究做準備;而大課題也可以分解成許多小課題,通過小課題研究來把大課題的研究具體化。
  科研變成教師自覺行為的現實條件:情景進入有案例;問題解決有對策;經驗固化有個性;智慧共享有合作;理論建構有研究;自主發展有動力。
  小課題研究帶來大眾科研行為的根本性變化的變化:(1)科研啟動:由“假設的問題”轉到“真實的對策”;(2)科研主體:由“統一的關注”轉到“個性的選擇”;(3)科研關注:由“校長的課題”轉到“教師的課題”;(4)科研實施:由“模擬的研究”轉到“現場的研究”;(5)科研要求:由“形式的求全”轉到“求實和求本”;(6)科研路徑:由“理論的科研”轉到“運用的科研”
  3、教研科研相融合
  很多中小學,教研、科研“我行我素”“兩張皮”。有人稱教育科研為“偽”研究,稱教研為“土得掉渣”的“土”研究。應該在“融合”做文章,使科研“接地氣”,教研“觸云氣”。 日常教學為教研提供教學小現象、現實真問題;教研過程是科研成果得以推廣運用和檢驗的根本途徑,科研則可以提升研究的品位。因此,中小學教師的研究,本來就沒必要或不可能區分什么教研和科研,離開了教研,科研就成了一種空洞的游戲;離開了科研,教研就難以持續和深入,只能在經驗交流的層面徘徊。
  中小學科研與教研融合的價值追求主要應該定位兩個方面。一是實踐第一??蒲信c教研融合的目的不在于形成多少理論,構建多少模式,而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于改進、解決教學生活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工作的實際效率。這種融合是“為了教學”“從教學中來”“在教學中進行”。二是成長為要要目中有人,關注師生的共同發展。
  融合策略一:問題導向
  科研與教研融合中的課題,要由下而上,由困惑凝聚成問題,由問題升華為課題——問題即課題。
  融合策略二:活動嵌入
  組織相關活動時,相互嵌入,教研中有科研,科研中有教研。首先要有主題,科研本身強調主題研究,如果在教研中也強調主題,以主題來凝聚教研的興奮點,提高教研的生長點,科研便嵌入了教研。其次是注重過程,教研前延后拓,讓每個參與者“有備而來”,活動中“全心投入”,活動后“再三反思”,活動目的達到了,教研質量得以保證。通過“明確主題——學習研究——現場研討——行為跟進——反思提高”的過程架構開展教研活動,科研的要素也融進了教研。
  (例子:曹莊小學的階段主題教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充滿思想和人文關懷與理想主義的行動!研究者的最大收獲是教育智慧的增長!教育研究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教育研究沒有失敗只有成熟!
  成功是發現真理,而失敗是接近真理的過程。
  真正地鐘愛教育科研,真正地重視教育科研,真正地開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定能促進師生真正的成長,促進學校真正的發展,每位從事教育科研的領導教師,也能收獲到教育科研帶給我們的真正的驚喜和快樂!
 ?。ㄗ髡邌挝唬号d城市舊門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3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