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青海林業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及發展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發展林業,并且重視建設高原生態文明。本文主要分析青海林業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過程當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并且具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可行性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青海林業;高原生態文明;積極作用;發展對策;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630029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地理條件,我國的青海省自身地理條件非常特殊,具有非常豐富的地域特色,形成獨具一格的高原生態文明。由此看來,想要建設高原生態文明,就應該積極發展林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青海省的高原生態文明特征分析
  青海省生態文化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具有明顯特征,分別為原發性、神奇性。青海省高原生態文化的原發性,青海省是長江以及黃河的發源地,所以青海省的生態環境直接影響到下游地區的相關發展,青藏高原孕育出高寒、荒漠等獨特的生態系統,青海省具有一定的特色生態文化,決定了青海生態的特殊的價值取向。青海高原生態的原發性非常關鍵。青海地區是歐亞大陸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區域,影響我國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青海地區具有江河源頭的美稱,孕育我國大部分的人口,并且推動的江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豐富的生物物種;具有一定的神奇性,青海地區體現了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科學的相結合的特點,為人們所向往。
  2 青海林業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2.1 發揚我國的高原林業文化
  青海省當地具有一定的氣候特征,青海省林業文化具有高寒以及高旱的特點,與此同時,青海地區的資源量非常少,森林覆蓋率沒有達到一定的要求和標準。與此同時,在林業分布方面來看,青海省的灌木林面積最大,特別是在三江源頭以及峽谷地區,受到當地環境特殊性的影響,喬木生長具有一定難度,所以灌木林生長較好。與此同時,灌木林的生長,對于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國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青海林業的發展,發揚高寒以及高旱的林業文化,有利于建設高原生態文明,強化生態系統的發展。
  2.2 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進步
  高原生態建設過程當中,發展青海林業,能夠促進青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并且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青海省的地理條件非常特殊,自然條件以及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因此對于青海地區發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與此同時,青海地區林業資源不夠豐富,種類不夠齊全,不利于長期發展。所以,根據青海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結合林業發展特點,改善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海林業發展所帶來的效益,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2.3 對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青海省的自然條件非常差,整體的生態系統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所以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形成惡性循環。由此看來,必須不斷地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通過發展林業,并且提高森林覆蓋率,有效改善青海省的生態環境,促進青海省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和作用。
  2.4 高原生物的保護受到積極影響
  青海省森林當中有許多生物,在森林當中生存,并且繁衍和發展。但是,受到地理條件的影響,青海省的森林結構不夠豐富,并且森林覆蓋率較低,阻礙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所以,通過發展青海省的林業,能夠為生物提供更大的生存范圍和環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這些生物的自我保護能力,對于生物多樣性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3 青海林業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發展對策分析
  3.1 防護林的建設工作要加強
  青海林業在整個發展的過程當中,對于生態文明的建設工作起到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特色,并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方案,考慮到青海省當地的自然情況以及人人情況,做好防護林的建設計劃工作,并且不斷地推進退耕還林等防護工程的落實和發展。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也應該做好全面地準備工作,根據生態環境以及林業發展過程當中所產生的一些問題已經面臨的挑戰,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法,有效解決生態破壞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森林的覆蓋率。另外,應該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對于一些嚴重的森林破壞行為和現象進行嚴格的懲罰,對于一些促進防護林建設進步的行為給予獎勵,從而提高工作人員以及當地人們的積極性。做好宣傳工作,通過不同的宣傳方式,宣傳生態文明以及林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有效提高防護林建設力度,并且促進防護林真正發揮自身防風固沙,以及保持水土的積極作用。
  3.2 科學布局林業的整體發展
  應該根據青海省自身的地理特點和環境特征,對于林業的發展進行整體的科學布局工作。在做好計劃工作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進行實地考察,對于三江源地區以及祁連山等地區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工作,并且結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環境特點,在整體上促進青海林業的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林業發展的科學性以及有效性,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高原生態文明的建設。
  3.3 不斷地創新生態保護理念
  在發展青海林業并且建設國家公園生態文明的過程當中,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結合生態環境發展的特點和形式,做好可持續發展的準備。在工作過程當中,應該根據青海省自然條件以及人文環境特征,不斷地更新生態保護理念。在建設國家公園生態文明過程當中,也應該找到重點內容,做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并且根據林業發展特征,確定造林以及治理的具體思路,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青海省生態發展的需求。做好科學理念的創新工作,提高青海省的森林覆蓋率,與此同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從而確保當地經濟不斷的發展。做好科學的統籌工作,有利于促進不同方面的協調和統一。   3.4 地區生態優勢的不斷發揮
  充分發揮青海地區的生態優勢,不斷形成生態治理品牌,對于高原生態文明的建設工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梢詫Σ襁_木盆地以及祁連山等地區進行重點建設,不斷強化建設力度。保護中華水塔,從而產生良好的生態保護效應。除此之外,做好林業建設工作和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加大宣傳力度,讓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當中,這樣能夠產生更好的生態文明建設效果。
  3.5 生態治理模式的不斷創新
  不斷創新青海地區生態治理模式,改變傳統生態治理方式方法,緊跟時代步伐,從而提高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做好造林工作是首要條件,工作人員應該進行實地考察,并且不斷地進行分析和研究,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特點的造林項目,從而做好育林造林工作。另外,應該引進先進的造林技術。有利于提高造林的效率,從而達到一定的森林覆蓋率。與此同時,選擇合理的造林模式,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這樣有利于林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關乎于整體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一定生態效益。
  4 結語
  為了促進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應該注重高原生態文明的建設工作,本文以青海省為例,分析了青海省林業發展對于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以及具體的對策。另外也闡述了青海省林業發展的幾個特殊性,這對于生態發展以及經濟和林業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并且通過青海林業的發展,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促進當地社會經濟以及生態效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金桂梅.青海林業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及發展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7(6):99-100.
  [2] 馬生秀.青海林業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及發展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8(3):67-68.
  [3] 賈春芳.淺談青海林業在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8):41.
  [4] 星田華,吳威泰,云月琴.互助縣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12):255-256.
  作者簡介:
  李延德(1978- ),男,高級工程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業方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77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