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裂縫主要因素及施工處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分析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并通過有效的控制方法加以改進,以提高混凝土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原因;控制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業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炷凉こ套鳛槭┕ゎI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特點,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將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從而降低了工程自身結構的耐久性,最終使工程變得嚴格。質量問題嚴重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為了保證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防止混凝土施工裂縫的出現,必須要加強對混凝土裂縫原因的控制,從而增強建筑工程自身的安全性、耐久性。
1施工中混凝土產生裂縫的類型
1.1結構性裂縫
施工過程中造成混凝土結構性裂縫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由于在設計階段混凝土結構的設計不合理造成其承載力不足;第二,因為施工中受到一些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了裂縫;第三,施工中施工技術造成的裂縫,在施工過程中任何的疏忽都能夠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因此只有嚴格控制才能夠避免裂縫的發生。
1.2非結構性裂縫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由于受到濕度變化的影響,會產生收縮裂縫。當外界自然環境中濕度較高時,混凝土材料會吸收環境中的一些水份膨脹,而當其遇到陽光暴曬時,自身吸收的水份迅速揮發,從而使混凝土受到一個收縮作用力,產生龜裂的紋路;其次,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受到溫度的變化影響也會產生裂縫。例如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晝夜溫差較大,或者天氣變化較快時都可能使室外溫差變大,從而產生裂縫。此外,因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時,受到地基下沉的影響,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錯位現象,這時混凝土結構由于承受壓力過大將會出現一些裂縫。
2建筑施工中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
2.1混凝土材料質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選擇是保證整個工程質量的一個前提,不僅關系著工程建設的質量,還直接關系著整個工程施工的成本。并且,混凝土材料還是造成混凝土裂縫的一個因素。當施工過程中,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能夠降低成本,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質量不高,并且由于缺乏相應的檢驗機制,使得這些質量較差的混凝土應用在施工中,而這將會對混凝土質量產生影響,只要受到一定的外界因素影響就將會產生裂縫。
2.2混凝土配比不科學
施工中對于混凝土配比質量來說,其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節,必須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配比。而目前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能夠使混凝土澆筑質量得到提升,在配置混凝土時加大了混凝土的流動性,這時其水灰比例的配比不科學。雖然在施工時不會直接體現出來,但是后期多余的水分在混凝土內部將會產生一定的水泡,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載能力,這些混凝土很容易受到應力集中的影響產生一些裂縫。
2.3施工過程因素
?。?)鋼筋:鋼筋綁扎的不合理,直接導致結構裂縫的產生。如平行梁邊的裂縫(板負筋偏低)、保護層不足造成板面開裂、懸挑部分根部裂縫(負筋偏低或間距過大)。(2)振搗:主要應強調的是振搗的到位和密實性。漏振、過振、分層時結合部位的振搗、振動棒對梁柱主筋的振動等,都可能使混凝土某些部位強度削弱并促使結構裂縫產生。(3)冷縫:混凝土澆筑作業時,冷縫的產生是一種常態。常見的冷縫:第一,節點冷縫,如上下樓層在墻柱的接頭部位、施工分區(分縫);第二,不同標號混凝土澆筑產生的時間差造成的冷縫,如梁柱節點;第三,停料、堵泵時間過長產生的冷縫;第四,氣溫過高、混凝土過早凝結造成的冷縫。各種冷縫都需要妥善處理,才能保證結構的一體性,減少結構裂縫。
2.4后期因素
?。?)養護:不合理、不到位的養護都有可能促使裂縫產生,而混凝土的養護也不是澆水那么簡單。除了掌握好養護的時機、時間、方式等,養護和結構所處的地理位置、季節都有一定關系。(2)拆模:在混凝土未達到強度的情況下進行拆模,后果往往很嚴重,特別是大跨度及懸挑構件。在結構沒有達到設計強度時,任何先拆后頂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3)張拉:對于后張拉梁板,應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張拉,杜絕因盲目張拉造成結構變形甚至出現裂縫。
3建筑工程施工中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技術
3.1加強混凝土結構設計
為了加強混凝土施工質量,盡量減少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需要在結構設計時選擇中低強度的混凝土進行施工,并且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收縮裂縫,需要在建筑的承載方面增加鋼筋量,雖然不能夠完全的消除收縮裂縫的產生,但是還是能夠有效降低裂縫的寬度,從而保證建筑結構的整體強度。此外,需要我們在施工中注意,對于水平施工縫的設置要按照防止溫度裂縫的要求進行,以便防止其出現較大的裂縫。
3.2控制混凝土澆筑施工
分層澆筑一般多使用與混凝土澆筑時,澆筑高度是每次必須確認的,上層混凝土澆筑必須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這樣可以減少冷縫的形成,以此提升澆筑質量水平。在進行澆筑時,要做到勻速澆筑,避免因為速度不均造成的混凝土離析,如果中途需要暫停,應該在已澆筑部分在初凝前持續進行澆筑達到一次性完成效果。當結束時,因做好保溫工作,在合適的環境溫度進行施工,可以避免甚至減少溫度產生的影響,當天氣變熱是,做好降溫防曬處理工作,通過灑水。散熱措施控制材料溫度,減少產生裂縫。
3.3嚴格控制混凝土溫度
檢測混凝土溫度的過程中,因重視溫控工作,可以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采用0.14毫米的常規塑料厚度,選取三層的毛氈對塑料薄膜和毛氈進行覆蓋;第二采用改進的骨料級配,尤其是混凝土為干硬性的摻混合料通過增加添加劑等方法降低混凝土使用的水泥用量;第四散進行攪拌混合過程中,降低混凝土溫度主要使用水將隨時進行冷卻才可達到的效果;第五按照規定進行操作,在合適使勁進行拆模并進行保溫以此減少混凝土因為溫度變化產生溫度梯度;第六要重視在嚴寒季節的保溫措施,特別是應用于長期暴露的薄壁結構等等。
3.4加強混凝土施工的后期養護
對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養護管理,是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縫產生的一個重要環節。首先,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進行及時的養護能夠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從而使混凝土澆筑后的自身降溫速度變慢,緩解了混凝土自身的約束應力的出現,并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性,有效的降低了溫度裂縫的產生。其次,適當的對混凝土進行保溫措施,不僅能夠緩解混凝土澆筑后的降溫速度,使其內外溫差平衡,避免了混凝土表面應力松弛干裂等引起的收縮裂縫出現。此外,如果沒有按照相關養護要求進行混凝土的養護管理,不僅將會降低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還會導致混凝土硬化時水分的快速流失,從而產生嚴重的裂縫。
3.5溫度裂縫的預防
各地區存在早晚溫差,有些地區較為明顯從而容易致使混凝土建筑損耗風險,當房間內外存在溫差較大時也會出現裂縫現象。對于此現象我們應該加強預防,減少裂縫情況的發展,在溫度較高地區可以降低混凝土厚度減少內外溫度變化。其次在施工中特別是澆筑中,采取降溫方式減少材料溫度,使混凝土成形。在對于超級高溫地區可采取涼水潑灑、遮擋陽光等方式進行減少材料溫度升高等問題,在澆筑時,要將冷凝管加入降溫管道的墻壁上。當發生氣溫驟變時,對建筑物因做好防護養護工作,減少氣溫驟變所帶來的混凝土磨損問題。因此對于溫度變化問題我們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各地區情況進行妥善決策。
4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今后在混凝土裂縫的治理上將會有更多有效的辦法,從而使建筑工程的質量得到提升,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谷克翰.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22):112-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9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