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同期線損管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持續加強了對公司系統的線損管理,并建立了同期線損管理體系,以期實現對電網線損指標的實時監測,及時發現線損異常的原因。
【關鍵詞】電力;大數據;配電網;同期線損;線損管理
引言
線損一直是各電力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頑疾,特別是在節能減排背景下,更是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傳統的線損管理技術及方法顯露出了諸多弊端,制約著線損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線損率的降低。然而同期線損管理技術及方法的應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線損管理所存在的諸多不足,因此,對電力企業同期線損管理的研究具有深遠的實際意義。
1同期線損管理系統的構建
1.1系統功能
(1)數據管理,對于線損的相關數據,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存儲與管理,并且還要對數據的整體質量進行相應的驗證,進而確保數據的精確性和完整性符合要求。(2)指標管理,線損是通過對多個參數進行系統的計算分析得來的,其中包括了較多的細化指標,需要結合線損計算的實際需要構建基于電量和線損的綜合性指標體系。(3)監測預警,對整個電網的電量和線損情況需要進行實時的監測。(4)輔助決策,根據所監測到的各項線損數據,對電網進行綜合性的系統評價,進而為降損規劃、電壓優化、電網無功優化方案的實施提供數據參考和決策依據。
1.2數據支撐
同期線損管理系統是建立在各項檢測信息數據的基礎之上,因此,為了確保線損管理系統能夠進行平穩的有效運行,就要對電網運行的相關數據進行相應的采集、存儲以及處理工作,進而為同期線損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充分結合電力企業的基礎數據架構,進而確保所獲取的數據能夠完整、清晰以及準確的反映電網的運行狀況,為線損管理工作人員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個全面的觀察、了解以及分析視角。
1.3系統架構
(1)信息交互層,根據SOA的信息交互功能,將相關數據和功能進行系統全面的有效集成。(2)數據倉庫層,數據在管理過程中要充分遵循統一、標準以及共享的原則,進而為內部提供良好的數據利用,為外部提供相應的數據服務。(3)應用設計層,結合同期線損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將統計、查詢、分析以及評價等功能有效的融入于同期線損管理系統。(4)分析展現層,為了能夠將所收集的相關數據向同期線管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形象、直觀以及清晰的展示,通過分析展現層能夠以圖形化、網絡化的方式進行有效的展示,進而為線損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重要的參考。(5)數據管理層,該層主要為線損管理系統提供數據存儲和查詢服務,將所收集到的所有數據進行可靠的存儲,以便線損管理人員能夠隨時進行查閱。
2同期線損管理方法
2.1完整供售電數據的治理
?。?)采集全覆蓋治理。全面覆蓋關口、設備及智能電能表計,實現采集覆蓋率的100%。首先結合采集指標進行“摸家底”,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加裝表計及采集設備。(2)營配貫通、測點梳理。對現場所采集的數據進行核查,并詳細對照營銷、運檢間系統的數據信息,保證數據的統一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建立動態準確的站-線-變-戶關聯關系、計量點普查、測點核查等。(3)接口配置治理。依照國家電網公司標準,改善、更新和統一各類接口配置,以提高系統的通用性和擴展性。(4)數據治理質量復檢。為了保證采集至同期線損管理系統供售電關口數據的精準性,應采取系統自檢與人工排查結合的方法,對采集數據的全面性、正確性進行復查。(5)增量數據同步治理。嚴格按照營銷系統流程添加負荷割接、線路改接、新上用戶,并實時維護和同步更新,實現增量數據的全面治理。
2.2同期線損系統異常自檢及處理
由于線損同期管理系統所涉及數據量較大,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錯誤和異常,因此,應建立數據異常自檢及處理系統,以提高數據處理效率。結合實際業務,對各種數據異常進行分類和級別劃分,并形成參數報表。根據輕重緩急,系統可自行判別,并告之處理部門,保證異常處理效率。
2.3GIS系統與同期線損系統的整合
充分利用GIS系統,可實時顯示同期系統線損監測結果,實現線損相關環節的圖形化管理。同時開展同期系統聯絡線開關置位和GIS拓撲研究,基于配電網專題圖應用成果,為線損統計與管理提供新思路。
3同期線損管理的改善措施
3.1完整供售電數據的治理
為了確保同期線損管理系統能夠進行有效的運行,就要采取聯合治理的組織模式,通過加強電力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對電網運行整個過程所涉及到的數據進行系統全面的綜合管理,進而為線損管理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①采集全覆蓋治理,結合電網監測的實際情況增設一定的監測設備,對電網運行的所有數據進行全面的采集;②監測數據復檢管理,對監測數據進行相應的核查,進而確保數據的統一性、準確性以及完整性;③接口配置治理,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對電網的各類接口配置進行標準化的更新管理,進而提高系統的通用性和可擴展性。
3.2同期線損系統異常自檢及處理
由于線損管理所涉及到的數據量非常大,這就給同期線損管理系統帶來了不小的管理難度,在實際的管理工程中錯誤難以避免,進而影響了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為了對所有的監測數據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判定,要建立相應的數據異常自檢及處理系統,進而能夠將異常數據及時排除,促進數據處理效率的不斷提高。在實際的異常數據管理過程中,要對異常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和級別劃分,進而根據數據異常的輕重緩急,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從而確保同期線損管理系統能夠進行有效的運行。
3.3GIS系統與同期線損系統的整合
為了進一步提高同期線損管理系統的運行效率,可以將GIS系統與其進行有機結合,進而能夠實現同期線損管理系統線損監測結果的實時顯示,大大提高數據的獲取效率,同時,GIS系統還能將線損的相關環節進行圖形化的有效管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據的直觀性,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查看。
3.4加強用電采集系統運維
由于同期線損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是建立在所收集數據質量的基礎之上,因此,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數據采集系統能夠進行正常的運行。①要結合采集系統的工作強度的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維護措施,明確維護工作的重心,在保障采集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上,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②要采取可靠的監督措施,對維護工作的進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
3.5重視管理人員的培訓
由于同期線損管理工作是由管理人員進行的,其整體素質對于線損管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要充分重視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促進管理人員整體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要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全面的專業培訓,并采取可靠的考核機制,確保管理人員的整體水平能夠逐漸提高。
結語
總而言之,同期線損管理對于電網的有效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要對電網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從而促進同期線損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韓旭.基于采集全覆蓋系統的臺區同期線損統計平臺[J].河北電力技術,2018(06):48~50.
[2]呂欣.基于非完全量測的配電網同期線損計算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3]冷華,陳鴻琳,李欣燃,等.基于功率或電量預測的智能配電網統計線損同期化方法[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6,44(18):108-1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0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