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地質災害滑坡防治關鍵技術及處理方法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國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逐漸向周邊鄉鎮拓展覆蓋,人類的活動軌跡也開始向山區蔓延,依山建房的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但這些建設活動卻會對山體穩定性造成一定的破壞,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山體滑坡事故的發生?;诖?,本文就地質災害滑坡防治的關鍵技術和處理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
  關鍵詞:地質災害;山體滑坡;防治技術;處理方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204
  0 前言
   地質滑坡不僅會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若是人員撤離遲緩,還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近些年我國對地質滑坡防治的重視力度不斷提升,使得災害防治技術和處理方法獲得了一定的發展,本文將就此進行研究。
  1 地質滑坡災害簡述
  1.1 地質滑坡的危害分析
   地質滑坡會對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其多發生于山區,在我國的發生范圍十分廣闊。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帶動了山區經濟的發展,建設活動的增加對當地環境造成了不小的損害,導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尤其是在一些鐵路和公路工程建設的過程中若是防護不當,很容易出現地質滑坡災害,不僅會對工程建設的推進造成影響,還會威脅到廣大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1.2 地質滑坡災害形成的原因分析
   地質滑坡災害多發于山區,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地形原因。山體滑坡是地質滑坡災害最常見的形式,其中存在斜坡和洼地的地段會是滑坡的多發區。同時,在河流的凹岸地段,水流長期對地形的侵蝕導致坡體的穩定性嚴重不足,有很大概率出現地質滑坡。其二,地層地質原因。包含軟質巖層、密度不均勻的黏土、膨脹土層的地層若是具備貯水和聚水條件,很容易引發地質滑坡災害。同時,在地質結構脆弱的地段也容易發生滑坡現象,如斷層交接面、連通節理面、不整合面等。其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引發地質滑坡災害,如亂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工程建設破壞地層穩定,導致滑坡現象。二是自然災害,如連續暴雨導致山洪暴發,引發滑坡,或是因地震導致的滑坡現象。
  1.3 我國地質滑坡災害防治現狀分析
   在進行滑坡防治的過程中,由于勘察數據不完善,導致對滑坡性質的判斷出現錯誤,在這樣的情況下,防治措施的實施很難起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國地質滑坡災害的綜合防治效率處于較低的層次。此外,我國地質滑坡災害治理技術發展十分緩慢落后,治理手段較為單一。近些年來,雖然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地質滑坡災害防治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地質滑坡災害往往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特征,這為災害防治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相關部門目前還不能做到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防治方案,導致實際防治工作中常常出現錯誤。
  2 地質滑坡災害防治的關鍵技術及處理方法分析
  2.1 采用抗滑樁
   設置抗滑樁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山體滑坡防治手段。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關鍵點在于樁體在平面設置時彼此之間的距離,這些參數通常需要經過嚴密的測量和計算之后才能確定。同時,樁位的不同將會對地質滑坡災害的安全穩定系數以及滑動面的形狀產生影響,因此必須保障樁位的合理性。一般情況下在確定樁位時使用懸臂梁法、地基梁法等方法。
   此外,還應注意抗滑樁體型號和長度等參數的選擇,通常來講,這些參數應與具體地區的地質條件相適應,并符合當地相關領域的規范要求。在選擇抗滑樁之前,應對其所要承受的力進行精準的分析,具體可以通過地基梁法測定樁體承受自周圍的擠壓力,綜合分析樁背作用點、分布情況、滑坡類型等對樁體上部的滑坡推力進行計算,為抗滑樁的選擇提供依據。
   在抗滑樁具體施工設置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測量放樣工作,并對施工圖紙進行多次測驗,保障其科學性。其次根據測定的樁位中心實施樁孔開挖,在開挖過程中,為了避免孔口塌陷的情況發生,應在孔口采用鋼護筒。需注意的是,最好選擇在完成固定數量的樁基施工后再進行其他樁基施工,保障各個樁基之間土體的穩固性。最后,在灌漿施工中,應做好鋼護筒的固定,合理選用施工方法。
  2.2 快速錨固技術
   在地質滑坡災害防治工程中,快速錨固技術主要是將快速鉆探成孔、快速下錨、快速注漿工藝等進行組合應用,該技術比較適用于一些較為復雜的地層條件下。在技術實施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錨索施工的效率,多采用機械設備輔助進行下錨,保障錨索能夠快速精確的安裝到位。同時,為了保證錨索的安裝質量,應將樁孔底部的裝置送到樁孔內的底部位置,在特定機械設備的幫助予以固定,之后將送繩裝置和錨索連接起來,如此就可以將錨索順利有效的安裝到位,之后將送繩裝置取出即可。
  2.3 錨索加格構梁系統在地質滑坡災害防治中的應用
   錨索加格構梁系統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將系統的一端在坡面上進行固定,另一端則錨固在穩定的巖體,如此就可以構建一道穿過邊坡滑動面的預應力鋼絞線,形成抗滑阻力。在坡體出現滑動現象的情況下,該阻力能夠保障結構面的穩定性,改善山體的力學性能,從而避免地質滑坡災害的發生。目前,這種復合型系統在我國地質滑坡災害治理過程中的應用十分普遍,在具體施工中的過程中,關鍵點有二,一個是錨索的安裝,其中涉及到了孔位確定、鉆孔、清孔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二是錨索的張拉,需保障框架梁制作的質量。
  3 結語
   本文對地質滑坡災害的危害以及形成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闡述,即地形原因、地質原因以及外部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種災害防治的有效技術手段,其中包括抗滑樁、快速錨固技術以及錨索加格構梁系統,以期為我國地質滑坡災害綜合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杜春彬.研究滑坡防治中的關鍵技術及其處理方法[J].低碳世界,2017(18):46-47.
  [2]溫陳坤.地質災害滑坡防治關鍵技術及處理方法分析[J].西部資源,2017(04):127-128.
  作者簡介:歐國華(1982-),男,貴州福泉人,本科,技術員,水工環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地質災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3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