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庭院景觀規劃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農家庭院的設計主要以綠化為主,適當點綴園林小品,做到常年有景,有效地改善了當地的環境氣候。植物優先選用當地優良樹種,栽后易管理。庭院也適當引用了觀景樹木,增強了視覺效果及遮蔭納涼的實用性。
[關鍵詞]農家庭院;樹種;綠化
農家庭院的綠化不僅可以改善、保護,美化住宅周邊的環境,而且還能充分利用土地,生產木材,果品等林副產品,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本設計中的庭院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庭院成長方形,東面與北面毗鄰人家,南面與西面是農家耕地。
1庭院立地條件
本庭院周邊為半荒漠草原區,屬氣候干旱區,風大沙多。土壤類型以鹽堿土為主凹。
2規劃設計理念和原則
以人為本,了解主人的日常生活。而在具體的規劃中,主要以綠化植物的合理選擇及植物間的合理配置為主,優先選用當地樹種,如榆樹、臭樁、檉柳、沙棘等,能更好地適應當地的環境氣候(21。充分考慮庭院環境的舒適性,在本庭院中,一些活動區設有休息座椅,可供主人臨時歇息并賞景。
3設計指導思想
以綠化為主,適當點綴園林小品并配以小景,做到常年有景。因地制宜,優先選用鄉土樹種,方便今后的養護管理凹。
4平面構圖布局
主要采用四周圍合式布局。因當地生態環境惡劣,常伴沙塵,故在庭院四周栽植高大落葉喬木榆樹、臭樁及灌木沙棘、檉柳等,用于防風固沙,保持水土,而對于庭院內部的綠化,只是零星的栽植一些觀賞樹如合歡,臭樁等及叢植的連翹,紫丁香等。
5庭院綠化設計
5.1合理的組織空間
此農家庭院中,各個活動空間之間主要采用了綠化分割和滲透的方法,進行空間間的彼此分割和相互聯系用。利用草坪,種植池等綠化空間將不同的活動空間彼此分割,借用庭院道路聯系了各個活動空間,以取得活動空間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滲透。
5.2庭院綠化樹種的選擇與配置
5.2.1庭院綠化樹種的選擇原則
樹種的選擇需充分考慮樹種的生物學特性。本庭院中,選擇栽植了臭椿、榆樹、紫穗槐、沙棘、檉柳、桑樹等鄉土樹種。它們抗旱、抗寒、耐風沙、耐鹽堿、耐貧瘠,能夠很好地適應庭院的環境條件[5]。
5.2.2庭院綠化樹種的設計與配置
首先充分考慮主人的日常生活;其次,樹種的配置方式應講求一定的美化構圖效果,在此庭院中,樹種選擇及配置應做到:
庭院四周群植落葉喬木榆樹、臭樁、喬木林下密植沙棘及檉柳等灌木。因它們抗風力,抗寒力都較強,植于庭院的四周可以起到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對庭院內部的小氣候,小環境也起到了改善及保護作用。
庭院的內部規劃,需充分考慮實用功能。如在此農家庭院設有座椅的休息區,其附近栽植有樹體高大,綠蔭濃密的桑樹、臭樁,夏日里可以為主人遮蔭降溫。
農家庭院的綠地形式及其植物配置需講求多樣化,在整個庭院中植物配置采用了混合式種植。農家大門口兩側對植了大小,形態相近的龍爪槐;庭院草坪的中央,邊緣及道路的末端,岔路口處分別孤植有合歡、桑樹、臭樁等觀花觀葉樹種;在庭院道路的兩側對植了多叢紫丁香;草坪拐角、道路轉彎處叢植了迎春花連翹;在庭院的四周,群植了高低錯落有致的榆樹、臭椿、沙棘、檉柳等喬灌木。
庭院設計配置圖如下所示:
6有關技術經濟指標
總占地面積:500
總建筑面積:108
建筑密度:0.3
綠地率:68%
7結語
農家庭院的規劃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通過對農家庭院綠化美化,可以改善并維持當地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村民的身心健康。只有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社會才可持續發展。而大自然帶給人類的快樂是不言而喻的。
[參考文獻]
[1]張生英.寧夏鹽池機械化林場總志[M].寧夏鹽池機械化林場場志編會,2003.26-30
[2]富英俊.談談園林植物配置[J].園林,2001,5:19-20
[3]胡長龍.園林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37-48
[4]王庭熙.住宅庭院設計圖集[M].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5-12
[5]成玉寧.園林建筑設計[M].東南大學,2000.53-54
[6]李繼均.農家庭院綠化及其模式要多樣化[J].國土綠化,2004,10:4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