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甸縣水果銷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羅甸縣水果種類有火龍果、柑橘、李子、桃子、百香果、小米蕉、葡萄等,種類繁多,品質優質,除3月份外,其余月份均有水果上市,銷售期長。但受氣候、管理、果品特性等因素影響,隨著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產量不斷提高,銷售問題逐漸凸顯。為切實解決果品銷售問題,本文通過對目前羅甸縣果品銷售存在主要問題進行簡單闡述,并提出建議對策。
[關鍵詞]羅甸縣;水果銷售;果品
1基本情況
2018年,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19.55萬畝,投產面積達10萬畝,實現銷量5.6萬噸,銷售額3.5億元。主要銷售渠道有批發、零售、網絡,采取“農戶自產自銷”、“公司+合作社”、“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線上線下同步”等模式進行銷售。
2存在主要問題
2.1果品差異大、果量不足,
一是水果基地大都在山地、荒坡、陡坡,少部分在田地種植,難以按水果標準化規程進行管理,加之受氣候、天氣、管理水平不均衡等因素影響,即便是同一地區同一種類同一品種,品質、外觀差異也很大,商品果、精品果占比也不同。二是因受產品季節性影響,在果實成熟上市上期和下期,由果實上市量不多,出現供不應求現象。
2.2保鮮期短,消費者更青睞新鮮果品
水果以鮮果銷售為主,但因受產品本身特性制約,保鮮期較短。產品從樹上采摘,存放1-2天后,開始出現萎焉,不僅影響整個產品外觀,還影響銷售價格,盡管通過使用冷庫對果品進行冷藏,但消費者需求的是新鮮果品,在鮮果上市時大部分果農為盡快銷售只能打起惡性價格戰。
2.3缺乏冷鏈物流,儲藏期短
水果以鮮果銷售為主,而水果產品除柑橘外,其他類水果常溫下存儲時間短。楊梅常溫下最多能存放1天,冷藏條件下也僅能存放2-3天;櫻桃常溫下能存放3-7天,但受采摘、存放等條件影響,即便采摘第一天也會有個別果實腐爛;火龍果常溫下能存放5-7天,冷藏條件也僅能存放15-20天左右。而目前縣內無一.家冷鏈物流配送,在時間和流通的效率上,由于水果的運價、運力、交通基礎狀況等原因而受損,果子失去固有的新鮮度或腐爛變質。
2.4宣傳力度不足,品牌效應不明顯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羅甸成功申報獲得“羅甸火龍果”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羅甸臍橙”農產品地理標志和正式被譽名“中國火龍果之鄉”,羅甸火龍果和臍橙知名度有了大幅提高,但因宣傳力度不夠,品牌效應還遠遠不夠。一方面在人流量密集和高速路段沒有任何羅甸水果相關的宣傳牌,比如貴陽至羅甸高速公路,金陽客車以及羅甸縣汽車站。另一方面在品牌打造和宣傳上,側重火龍果品牌和宣傳,對其他類水果宣傳和打造較少,全靠農戶自行宣傳,宣傳面有限。
2.5精深加工吸納能力有限
擁有深加工企業3家,其中2家已正常運營生產,1家正在建設,但3家均為火龍果深加工企業,其他類水沒有任何一家加工企業。此外因深加工企業設備不完善、設備工作性能不穩定、產品生產跟不上等問題,深加工吸納果實量小。
2.6電商銷售受到制約
一是楊梅、櫻桃、葡萄等產品只適合短距離運輸,加之沒有配備任何冷藏運輸條件,因此這些短距離運輸產品只能在本地市場或周邊縣城市場銷售,而像火龍果、柑橘類水果、百香果等產品,雖能適當的長距離運輸,但存在一定風險。二是物流成本高。物流費是制約產品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火龍果,在羅甸縣內通過普通快遞發往省外,物流費為45元/件,而省內是10-20元/件,而通過順豐快遞發往省外則80元/件,物流成本高,無形中給經營者增加了經濟負擔。
2.7水果交易市場幾乎空白
對于一個年產水果幾萬多噸的縣,目前尚沒有一個水果交易市場,果農生產的水果只能在公路邊、街道的人行道上及菜市場銷售,不僅給城市管理帶來不便,也給果農帶來很多苦惱。
2.8供需信息不暢通,目標市場不明確
一是零售銷售主要在公路沿線、農貿市場、旅游休閑及垂釣區、縣城內擺點銷售,供需市場信息閉塞,果農不能及時掌握批發商、廠商進駐時購買鮮果信息。二是果農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跑市場、尋找市場,果子成熟后只將果子拉到本縣城路邊或農貿市場銷售或等老板上門收購,果實集中上市后,出現供大于求情況。
3對策建議
3.1加強市場開發
根據現有的經營主體,采取補助鼓勵政策,支持經營主體探索市場,找尋市場,積極到四川、重慶、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外目標市場開展調查。成立水果銷售專班,建立銷售客商檔案,加強同省內外銷售客商、本地機關學校、超市等對接,收集整理需求信息,定時發布水果產品供求情況。支持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在省內外開設水果直銷點、直銷店、連鎖店,拓寬銷售渠道。
3.2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爭取資金扶持,配套齊全冷庫、冷藏車、烘干設備等流通設施,建立起在采摘、分級、包裝、預冷處理、運輸和銷售冷鏈物流體系,進一步化解鮮銷產品集中上市后銷售困難和風險,減輕果農產品積壓、儲藏等問題,減少果園生產成本。
3.3抓宣傳和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借助電視、廣播、微信、微博等媒體和手機APP客戶端,“鋪天蓋地”“無死角”向外發布產銷對接信息,吸引主流消費群體的“眼球”。二是在省內重要旅游景區景點、主要接待會議場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地方設立宣傳牌;三是每年投入一定資金,支持企業、合作社、大戶積極參加各地舉辦的農博會和大型展示展銷會,進一步提升知曉率。
3.4引進優強企業,延長產品附加值
一.是出臺優惠政策,以財政資金為杠桿,重點培育和扶持市場營銷、電商及流通企業。二是圍繞已研制出來的火龍果下游產品,采取引進合作等多種渠道,投人資金,大力研發火龍果新產品,以火龍果系列產品加工為重點,著力培育、引進、扶持一批資金、科技、管理綜合實力強、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水果加工企業。
3.5加大電商銷售扶持力度
鼓勵果農,建立電商平臺,利用微信,QQ、淘寶、天貓等公眾平臺,通過線上將水果銷往全國各地去,同時按照實際電商銷售斤數補助一定物流費。
3.6建設水果交易市場
針對發展能力不強、沒市場、沒客源,全靠零售銷售產品的種植戶,由政府統籌協調,建立水果交易市場,配備信息服務平臺,給果農提供穩定的水果交易市場,讓果農及時了解市場銷售動向和掌握外地客商相關信息。
3.7層次定位目標市場
根據果農自身發展條件、產品適宜運輸特性,分層定位目標市場。實力雄厚,發展能力強、耐運輸產品的企業和合作以省外一、二線城市為目標市場;發展能力較弱、次耐運產品輸的企業、合作社、大戶以省外三、四線城市,省內各大城市為目標市場;散戶、發展能力不強的種植戶、不耐運輸產品以本地縣城及周邊縣城向省內各城市輻射為目標市場。
3.8抓科技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加強與科研團隊合作,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業服務專家團隊,邀請有資質、有技術人士,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式有針對性的給專家團隊“充電”,同時加大果農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技人員技術水平和果農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潘彩,王剛,鄭偉,等.羅甸縣火龍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農業,2017,453(4):36-37.
[2]林正發.羅甸縣火龍果產業發展存在問題及建議[J].農家科技,19-20.
[3]穆永祥.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J].2002(12):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