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聯網應用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物聯網領域在研究等工作上也逐漸獲得了一定的成果。故此,本文以面向物聯網應用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究作為描述對象,以期幫助相關領域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099
隨著2019年教育部批準35所高校設立人工智能專業,人工智能已經正是登入人類發展的大舞臺。在此背景下,各領域均開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和發展工作,而物聯網作為在技術形式上更加接近人工智能技術的領域,自然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故此,本文就物聯網應用中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研究進行探討,以期為行業內工作者提供些許理論支持。
1 人工智能技術概念與發展現狀分析
人工智能提出實踐較早,也是計算機應用的早期構想之一。但是因為材料科學的不成熟,故此一直被限制至今。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首要表現在智能化理念的突破,早期以遺傳算法為基礎,對人工智能實現了記憶及應答模式,使其具體了人類的基本思維反應能力。雖然其中仍舊存在著大量的漏洞,但在生活、生產領域,已然能夠對大量人力進行替代。故此,人工智能技術在當今社會中已經十分常見,如生活領域中的各類智能識別系統,生產領域中的自動生產化生產糾錯系統等。而在發展層面,人工智能近年來已然逐步出現“思維化”的方式,即以人類思維模式為主導,促使計算機具有相同的能力,繼而幫助人類解決生產問題。眾所周知,在生產資源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促使高效率的智能化生產替代人力,必然能夠更有效帶動人類總體生產力的提升,繼而減少人類在生產工作上所需要消耗的時間。由此,便能夠逐步實現人類生產的替代,徹底解放人類在生產工作上所消耗的時間。而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已然明確,隨著技術的革新,以及材料科學發展所帶來的支持,人工智能必然逐步實現生產領域人力的替代。同時,也能夠由此幫助人類有效提升生活的效率。
2 當前常見的面向物聯網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探究
2.1 物聯網核心技術分析
物聯網是指以互聯網(Internet)為橋梁,實現各終端連接的一種具有廣域性質的管理模式,其中涉及到傳感器技術、Internet技術、RFID技術、信息技術,以及近年來將人工智能技術逐步融入其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技術模式。物聯網的核心技術主要借助于RFID的標簽識別,以標簽化信息進行存儲,繼而配合線下工作實現對物質的線上管理。簡而言之,便是通過一些列技術模式,對物質實現信息化處理,繼而提升管理的效率。但由于物質本身對物理空間的要求,目前物聯網的核心仍舊是在于提升信息管理效率,如采取藍牙、遠紅外等信息傳輸模式,以及加強對RFID標簽的分類等。而人工智能引入到物聯網后,也更多是在信息管理效率層面提供作用,即以更加科學的方法,通過人類的思維模式,優化信息結構,從而實現高效率的信息管理工作。
2.2 建立在物聯網應用基礎上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
以物聯網應用需求為基礎,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應用,無疑能夠為其管理效率提供一定的助力。目前,相關領域中組要應用了自動駕駛技術、3D全系影像技術、視網膜屏幕技術等三個方面,如下將進行詳細的介紹。
(1)自動駕駛技術。我國于2019年4月正式實現了無人自動駕駛擺渡車的應用,意味著在商業領域的無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正式得到應用。而在工業生產領域,巡航型無人自動駕駛技術實則已經更早的體現了價值。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便是在于對物理空間的識別,其中需要射頻技術、識別、反應系統、激光測距等技術的支持,由此實現在非人工控制下,能夠確保車輛的正常行駛。而該技術應用在物聯網中,等同于可以實現了非人工狀態下,對于物理空間物質的移動,繼而實現真正的“一網物聯”。但值得一提的是,自動駕駛技術目前的成熟度仍舊不夠,在物理空間內的影響,也僅限于非交通環境內。即,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無法滿足交通上的自動駕駛,在物質運輸上的受限性仍舊較大。不過隨著技術的完善,自動駕駛技術必然能夠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助力。
(2)3D全息投影技術。3D全息投影技術早期主要應用于科學研發和娛樂領域,主要原因是受限于成本。不過,隨著技術應用成本得到控制,3D全息投影技術所能夠帶來的全息模擬,將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助力。即通過全息模擬行為,真正意義實現對物聯網生產的模擬,由此便能夠擺脫以數據為主導單一量化管理模式。而在此背景下,一些管理人員便能夠通過經驗而幫助物聯網獲得更優管理成果,繼而實現生產等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見3D全息投影技術對于物聯網應用的現實意義。
(3)視網膜屏幕技術。該技術的核心在于更優化的視覺識別,從而彌補人類肉眼在生產領域的不足。而從物聯網的工作環境來說,目前視覺識別技術的局限性仍舊較大,繼而影響到相關的生產工作。而視網膜屏幕技術目前已經可以實現每單位326像素的分辨力,由此對于物聯網的提升將在未來更加可觀。
3 結語
本文以物聯網為研究對象,主要闡述面向物聯網應用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究,通過對自動駕駛技術、3D全息影像技術、視網膜屏幕技術的描述,闡述了當前物聯網領域發展的客觀訴求,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趨向,以期研究工作能夠為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肖靈.面向物聯網應用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09).
[2]宋瑾.基于面向物聯網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8(09).
[3]李晶,馬建敏.基于物聯網應用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07).
作者簡介:陳嚴(1988-),男,湖北京山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物聯網應用技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