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想象力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教學中更加著重于培養學生創作性能力的繪畫方式,在學習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指導方法,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尤其不能忽略。本文討論了小學美術環境創造設、教學引導、生活實踐、作品展示等教學中學生想象力提升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美術;想象力;培養
小學美術教材的不斷更新,將以前教材中傳統美術的形式轉換為注重美術基本知識的運用及審美能力與藝術理念表現和表達。在教學中更加著重于培養學生創作性能力的繪畫方式,教師應多加注重對學生學習時指導方法的運用,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尤其不能忽略。在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在實際上課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大膽發散自己的思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讓學生喜歡美術的學習,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整體提升學生的素質。
1 環境創設,激發想象力
想要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程,首先要讓他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設一個愉快的課堂氛圍尤為關鍵,良好的心態會帶來創作的靈感,讓繪畫富有生命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尊重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才能勇于表現自己,大膽想象,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潛力。首先小學生對于美術課是很熱愛的。在繪畫是可以大膽表現出自己的思想,在對小學美術的不斷升華,它不僅僅是單純的繪畫,更主要的是要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表現和自由創作的能力,為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大膽想象,一定要靈活使用教學方法,美術課有著自己本身的優勢,學習環境的創設相對容易,讓學生熱愛并享受這個學習過程,不給學生灌輸應試教育的理論知識,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施教的過程中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大膽想象的能力。例如在《漂亮的蝴蝶》這一課的教學時,為學生播放《蝴蝶》歌曲的同時,教師出示早早準備好的“花園盒子”掛在黑板上,打開盒子藍藍的天空下綠草如茵,各色的花朵爭奇斗艷,美妙極了。偷偷噴上幾下子香水,仿佛聞到了花香。伴隨著音樂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初步的形象,然后教師在通過引導就可以讓學生輕松地表現出蝴蝶形象,而且學生畫的各有自己的特點,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2 教學引導,挖掘想象力
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中是重要的目標之一,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主要地點則是美術課堂,教師采取什么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激勵很重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法相結合,通過精彩導入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導入環節在課堂的教學中非常的關鍵。第一。教師可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想象,教學時設置一些問題,開發學生大腦思維,增強想象的能力。第二,運用音樂導入,可以讓學生直接進入情境,感情素材越為豐富,想象空間越為好大,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展開想象。根據不同的課堂教學,我們可以選擇相關適合的音樂,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學生產生一種意境上的共鳴。第三,用講故事的方法創設情境。比如我們在《動物大會》的教學時,可以從六一兒童節入手,森林里要開展動物聯歡大會,所有的動物們都要穿著具有節日氣息的美裝參加大會,瞧那滿身都是漂亮花紋的小斑馬、威風有神氣的小老虎,還有左右搖擺的小企鵝……都是各有各的風采。運用這樣的語言與動作引導孩子喜愛這些小動物,并且繪制小動物。通過這短短的故事,把動物形象生動化呈現在孩子們的腦海當中,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故事的情境,還能聯想出成人們所無法想象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美術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形式,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想象的寬度和廣度。第四,老師要教育孩子通過小組協作互相交流的學習方式,豐富自己發揮想象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自己作品的創作形式,也能夠產生對比學習的念頭,有了這種想法更會促進學生想象力的提升,更好的發揮想象能力。第五,通過優秀畫作的欣賞,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的心理更加強烈,教師要通過講解一些名人作品的形式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這些作品展開分析,如(作者的一些基本情況,作品中背景畫面所引出的心理動態),這些分析超越其就畫論畫。學生在了解到這些知識后就能夠在作品中通過有效的加工體現出來。要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用優秀作品展覽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觀察,從而借鑒其作品的特點與優勢,同時在引導學生觀看展覽的時候還能夠激發學生繪畫的靈感。但是,在觀看展覽的時候教師必須要進行相關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展覽的作品好在哪里。這樣,學生才能夠通過觀看優秀作品的方式真正有所收獲??傊?,激發學生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積極進行作品展示,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它既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又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 生活實踐,培養想象力
想象力是指人能在過去認識的基礎上,在構成沒有經過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它屬于人特有的高級認識過程,是在人將頭腦中已有的客觀事物形象的基礎上主觀進行重組新形象的思維能力,也就是說想象是不同程度地脫離了現實,但必須以現實為基礎,是客觀現實的反應,某些現象的東西,雖然從總體說可能是十分荒誕的,是現實世界中沒有也不可能有的。但構成這個整體的材料,卻總是來源于客觀現實。 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積累的客觀世界的材料越多,學生在作品體現想象力就會越豐富,反之想象如果脫離于生活,就不能很好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變得愛幻想又不切實際,這樣就不能達到對學生美術素養和整體素養提升的目的,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當多增加時間活動,走入生活,感受生活。例如,在教學《我愛我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課前觀察自己的家,觀察家中每一個角落,室內格局、物品擺放、色彩搭配等等。分析一下看看哪些地方既美觀又實用,那些地方需要改進一下,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繪制出自己心中最為理想的居室,然后和同學交流討論,并表達自己對家的熱愛之情。在這樣的學習任務推動下,學生會大大提升對繪畫的積極性,隨著學生想象力不斷增強與激發從而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想象力的培養不能只是一味地空談,在實際的教學中一定要避免此類現象。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需要學生多去觀察生活,社會實踐相關的活動要積極參與,有了生活中最原始的素材,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4 作品展示,提升想象力
積極進行學生課堂作品展示,激發學生想象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多數活潑好動并且爭強好勝,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身心發展特點,通過積極地開展學生課堂作品展示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優秀作業展示、點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學《千姿百態的帽子》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課堂創造成為一個帽子小超市來展示學生的作品。教師扮演客人,學生來充當商販,當教師走過每一個學生時他們要通過叫賣推銷的方式來銷售自己制作的帽子,必須要說出自己所設計的帽子的特點和優勢,學生不但會認真完成好自己帽子的設計,還可以通過推銷的方式來學習其他學生有創意的設計,從而更能提升自己的作品。
5 結語
在實際的小學美術教育中,美術教學的基本目標是想象力的培養。根據美術的新課標,新課程教材的要求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各種形式去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如同一顆種子,需要去啟發它,使它能夠生根發芽,促進學生想象力茁壯成長。學生懂得發現美的事物,欣賞美的形式,感受美的狀態,才會創造美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馮元新.小學美術教學中應注重想象力的培養[J].素質教育研究,2014(04).
[2] 芮鵬媛.學生主動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6(2).
[3] 段君友.淺談如何運用多媒體輔助小學美術教育[J].中國新通信,2018(14).
作者簡介:蔣玲稚(1989—),女,黑龍江虎林人,虎林市新樂鄉中心學校美術教師,美術教育先進個人,主要方向:美術教育中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1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