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觀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結構和社會矛盾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不斷加速,城市面積不斷向郊區甚至鄉村擴張,河流改道、湖泊和綠地重新規劃等,這些天然的海綿體占地面積不斷較小,被大量不透水的材料替代,城市的自然水循環和水系統遭到破壞。城市景觀的設計關系到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休閑娛樂,是解決民生工程的重大問題。將海綿城市理念運用于城市景觀設計中,保證城市在滿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礎上緩解城市化帶來的水循環問題,這是城市規劃可持續性發展中必不可缺的改造實施方案。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城市景觀;設計研究
  0 引言
  工業化發展迅猛,城市化發展加速都導致水資源的緊張,城市土地在開發中循環系統遭到破壞。例如,城市公園是城市景觀中市民休閑娛樂的最重要場所,其對于雨洪的管理調控應當平衡城市擴張改造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作為調節城市溫度緩解熱島效應的重要支持。本文先介紹了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觀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分析景觀的結構和理念的技術實施,提出對于城市景觀設計的目標和原則;其次針對上節的理論基礎,提出不同城市景觀中系統設計的具體改造辦法;最后分析城市中不同場所的設計方案,總結出城市景觀設計的具體改造方法。
  1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觀設計研究基礎
  1.1 城市景觀設計的構成要素
  海綿城市理念在實際運用中不管是細節還是整體的運用上都需要深思熟慮。首先要了解城市景觀的整體布局,其次針對細節,要了解局部景觀的用途以及當地的風土民情,掌握城市景觀的設計趨勢和政府的要求,基于海綿城市理念提出設計思路和技術保障,為景觀改造提供一個符合現實意義的方案。在對城市景觀進行設計之前,需要了解景觀的重要構成元素和位置,進行整體的分析。地形是城市景觀基地的地貌形狀,是設計改造的基礎,只有熟悉地形,對地形充分利用才能打造出符合生態系統循環要求的景觀骨架。例如,如何通過天然的地形或者改造地形來有效的收集處理雨水等問題都是景觀設計的重中之重。此外城市景觀的水景有大型和小型,大型水景是景觀空間的構成要素,小型是作為點綴體現水的特點和個性。[1]其次綠色植被是城市蓄水和水循環的主要緩解,改造時需要考慮植被占地面積以及與基礎設施結合的相互作用,保障其他景觀功能正常發揮。道路是城市景觀中的交通保障,道路形態明確邊界清晰,便捷和安全是道路設計的考量因素。此外城市中的景觀小品是城市的點睛之筆,除了城市各功能完善之外,一個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可以通過小品來體現,提升整體景觀的藝術和修養??偟膩碚f城市景觀在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設計時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考慮景觀中各部分與整體的聯系,各要素的設計要與整體相互呼應。
  1.2 城市景觀設計的開放性和趨勢分析
  從城市的空間層面來看景觀設計的開放性包括功能的開放和空間形態的開放,就是指任何人在出入景觀的時間和場所都沒有限制,各部分作為城市綠地系統的一分子為城市整體景觀而服務。城市景觀的開放性要求景觀作為休閑和工作結合的空間,便于人們日?;纳詈蛯徝浪囆g的參考,實成為用性和景觀性兼具的建筑設施。其次,城市景觀設計要以人為中心,將市民的體驗和感受貫穿景觀設計的全過程,更新設計要素,突破傳統的主觀介紹的方式呈作品,增強觀眾體驗性,在觀眾的參與之中完成設計。其次每一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歷史背景和人文情懷,景觀的設計要配合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當下文化的融合,加入新時代的設計手法使得景觀設計具有歷史的厚重感也有流行文化的審美藝術,延續歷史性的特點,協調好人文價值與娛樂價值之間的關系。[2]此外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環境,地球上多種元素之間相互協調構建一個可循環的整體,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城市景觀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景觀設計時要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系統平衡的調節,保護好動物、植物的多樣性,不能缺失或者破壞生態鏈中的任何一項,以免因此而帶來生態入侵等生態破壞問題,景觀的整體和局部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2 海景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觀設計的相關技術設施
  2.1 滯留滲透系統的設計
  海綿城市理念的重要思想就是通過自然和人工的力量將城市設計成一個完整的水循環生態系統,凈水、儲水、吸水都如同海綿一樣的城市。城市景觀設計涉及的相關技術主要有三個,首先是滯留滲透系統,其中生物滯留設施主要包括土壤層和淺表植被,這些生物在水循環過程中可以清除凈化雨水中的懸浮固體、碳氫化合物等污染,增加水的滲透率,流經地表的水被植物帶入土壤中后進入循環系統。春季雨水較多,水位高,生物滯留設施因季節性的因素底部排水系統設計不同。植被土壤層設施是為植被生長提供生長的養分,吸收空氣和水土中的污染物,因此具有一定坡度的土壤層設置可以讓更多的水分流入植被中,同時避免將植被設置在景觀中心,導致植被一直處于被淹沒的狀態。土壤層下方是起過度作用的砂土層,厚度設置要足夠大,達到土壤層滲透率兩倍以上。生物滯留層在景觀中位置的設置要以生態優先為原則,在此基礎上考慮景觀審美效果。此外,透水路面相較于傳統水泥柏油路透水性更強,雨水能夠及時滲入下層土壤中,減小地表積水補充地下水,透水路面鋪設講究材料和方法,多孔鋪設和透水鋪設根據材料來區分鋪設方式,儲存式鋪設和非存儲式鋪設更具存儲層的需求有無來區分,存儲層不僅蓄水還可以過濾進化地表水。
  2.2 傳輸進化系統
  傳輸系統也有很多部分,草洼地就是用于雨水的傳輸和處理,覆蓋在草坪下的草洼地可以將雨水邊傳輸邊過濾到下游。雨洪進入草洼地的徑流途徑有兩種,可以從單點進入,也可以沿著草洼地線形分散進入,后者應用更為廣泛,植被的設置不僅美觀而且增加了綠色占地面積。[3]線型草洼地的設計長度、深度、雨洪流速等都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結構和地形,設計出適合環境的合理配比。草洼地的位置設計有所講究,需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保證植物正常生長,還要進行定期修剪,保證其傳輸功能的正常運作。   植物層過濾帶也是傳輸進化的一種,植物層設置的坡度小,帶狀穩定,用于清除雨水流過后沉淀在表面的污染物。植物的截留和土壤的下滲作用使得過濾帶可以起到減緩流速和延緩流經匯流的作用,避免出現洪峰或者緩和洪峰對土壤的壓力。
  3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觀設計方法
  3.1 水體景觀的海綿化設計
  海綿城市理念的核心就是處理好水循環與景觀設計之間的協調問題,運用好海綿城市理念就需要處理好雨水景觀改造設計中的水循環難題,通過地面、土壤、建筑、生態環境各因素調整,形成一個集視覺藝術與蓄水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景觀設計。水體景觀的設計首先要根據水的形態,盡量保護和維持原有水態的平衡,其次根據海綿城市理念,一句水的特點充分發揮其可能性,動靜結合營造多樣性的水體景觀,帶來視覺藝術的審美享受。[4]然而隨著全球化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是水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工業、生活廢水污染排放超標,水質下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健康。通過對城市水體景觀的修復和改造,重新培育被嚴重破壞的動植物資源,保護和維護現有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通過水體景觀的改造提升城市整體的生態景觀。對水體進行設計首先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尊重生物生存現狀和生存空間,最大程度維持其生物鏈的循環平衡。注重水域和陸域還有空域之間的連貫性,保護水體周邊環境的完整性。
  3.2 道路的海綿設計
  道路設計的主要難點在于交通的便利和原環境的維持,難免會遇到選擇繞道還是改變原有空間分布的難題,良好道路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人為元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認為活動限制在道路區域。一些景區、公園、小區的道路鋪設透水性差,沒有很好的起到收集地表水、凈化雨水的作用。對于非交通要道,休閑娛樂區的道路設計要使用透水性材料,增強其徑流滲透作用,例如礫石、瓦片、木質等透水性強材料平整鋪設。道路的設計要與溝渠系統結合,溝渠中配置植被增加雨水凈化能力,補給土壤水源,例如草洼地在道路旁鋪設,可以美化道路景觀的同時可以緩解道路兩側雨洪的積水壓力?;蛘咴O置景觀式的排水溝,和蓄水設施結合,收集利用道路內的降水。[5]這種排水溝的設置增強了市民對水循環過程的理解,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循環之間和諧發展的關系。對于重要的交通樞紐,道路材料通常有限制,成本較高,因此可以在道路中間和兩旁設置條狀綠地,擺上花卉和綠植,收集雨水的同時也很好的點綴美化了城市的景觀。
  3.3 園建小品的海綿化設計
  城市景觀中的建筑和景觀小品是城市中集點綴裝飾和功能于一體,是空間的焦點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包括城市中的住房、商店、商業街、餐廳等建筑,市民的工作、休憩、娛樂的所有場所,另外一些雕塑、景墻等也是屬于小品,而這一類觀賞性比較強。聯系本文強調的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店鋪、茶室等建筑物上綠色屋頂的設計可以保護建筑,豐富景觀層次,同時和周圍的動植物相互映襯,提供給飛禽類動物棲息地。[6]此外綠色屋頂可以減少雨水徑流合理建筑,緩和熱島效應。對于市民居住區域或者公園內的建筑,進行簡單的改造,將落雨管與市政管道的連接轉變為將建筑屋頂收集到的雨水排至建筑物腳下的雨水花園中,在優化水循環系統的同時,豐富了景觀審美的空間性。
  4 結語
  本文通過城市不同景觀的分析,基于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總結出景觀改造的具體方案,從城市景觀的具體設計方案出發,協調水循環保護和景觀美觀之間的平衡,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景觀設計的多樣化??偟膩碚f,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生物鏈的結構,遵守海綿城市理論的核心思想,設計符合市民工作生活同時不破壞水系統循環的城市景觀。
  參考文獻:
  [1] 賈果.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8.
  [2] 桑楠楠.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18.
  [3] 方月堃.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居住區景觀設計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8.
  [4] 彭佳佳.海綿城市背景下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2018.
  [5] 秦亦楠.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雨水公園景觀設計[D].湖南工業大學,2018.
  [6] 孫碩.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校園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
  作者簡介:侯婷(1986—),女,湖南溆浦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22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