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非專業院校的舞蹈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藝術課是大學校里是不可少的必修課。舞蹈是最能直接表達人類活動的藝術樣式之一,不僅可美化人的身體線條,塑造美的形象和氣質,而且有利于提高人的藝術感知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促進人的綜合素質發展,特別對增強非專業學生身心健康、個性塑造、審美能力、道德修養等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非專業院校;舞蹈;教育
舞蹈是一種以人的肢體為主要表現的藝術形式,舞蹈的表現要素有演員、舞臺、環境,包括布局、肢體動作、音樂配合和舞臺效果。因此,舞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學科,也是提高藝術素養和塑造優美氣質的必修課程。
1 非專業院校開設舞蹈課是十分有必要的
目前,我國的素質教育已全面展開,是一種普及性的教育。舞蹈專業教育能夠使受教育者本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在專業層面提升其對于藝術的認識和體驗,使其成為當今社會的復合型人才。藝術教育則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沒有藝術教育,就不是完整的素質教育。
1.1 舞蹈可培養學生道德修養
舞蹈對于學生的道德培養主要體現在教育目標上,藝術課程的教育離不開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可通過舞蹈相關知識的講解以及對舞蹈審美的判別來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和藝術識別度。在藝術作品中,能夠流傳下去的一定是符合核心價值觀、主流價值觀并被世人認可的,這本身也是一種道德培養教育。
1.2 舞蹈可對進行學生感恩教育
舞蹈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其中的手法和要素非常多,藝術作品也十分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有充分的互動,很多時候不僅僅是言語上的互動,還有肢體上的互動,通過加強表現力對藝術作品進行感悟和體會,這無疑對于內心情感的構建具有積極作用,在領會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感恩之心,如手語舞蹈《感恩的心》,將音樂與手語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的愛心,使其自發地表現出感恩的情感。
2 非專業院校怎樣開設舞蹈課才合適
目前,國內很多學校都開設了舞蹈課,并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舞蹈課的開設比重。當今社會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受社會的追捧。許多學校都會開設一些專業以外的素質課程,藝術課就是素質課之一,那么在藝術課中,舞蹈課就尤為重要了。并不是每個院校都有舞蹈專業,也不是每個人都從事舞蹈行當,但現代人也需要培養這方面的素養。因此,在非專業院校應該適當地開設這門課程。怎樣開設才合適?先分析一下學員的現狀,在校大學生絕大多數是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基礎較差且大學生入校年齡基本均在16歲以上,骨骼發育基本定型(比較硬,軟度低),因此不適合“童子功”的訓練方式,應著重從培養其個人氣質,使其在舞姿、舞感上下功夫。
在非專業院校中,舞蹈教育以專業選修課程的方式展開,依照前文所講述的教學目標,非專業院校的舞蹈教育并非以培養專業型舞蹈人才為主,而是在道德和審美層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那么基于這樣的培養方向,應該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注重教學的進行程度。第一學年培養學生對于舞蹈的認識,同時輔以一定的舞蹈功底介紹和訓練;第二學年在加強形體訓練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鑒別鑒賞能力;第三學年注重舞臺的表現力,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開發學生的實踐能力。
3 非專業院校的舞蹈創編方法
3.1 歌編舞式
歌編舞的形式是為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一種舞蹈編排形式,受眾在觀賞時,事先已經被歌曲的表現力吸引,舞蹈的表演強化了原來就已經存在的情感共鳴。編舞者創作有一定的新鮮感,同時還給舞蹈創編者留下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使舞者跳著有新鮮感,不覺得在重復演繹作品。不過,改編歌曲不像完整歌曲那樣容易獲取,它需要作詞、作曲者和錄音師等人共同創作,才能獲得最終結果。
3.2 模仿舞蹈
模仿舞蹈就是選定一個作品照著跳出來,舞蹈的意思、意境、主題、感覺、服裝、音樂等和該作品完全一樣。跳別人的作品是非專業院校里一個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只是為了應付某場晚會的演出,沒有太多的創編元素。但是在此種編排方式下,依然可以通過結合各種要素來進行創造和創新。舞蹈的基本功固然重要,它是表演者登臺的門檻和前提,但是基本功或者說基本規律并非一成不變的公式,打破原有的定式,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對于藝術創新至關重要。實際上,90%以上的文化藝術作品都來源于生活中的模仿,創新只不過是加入了非常細微的元素而已。
3.3 半創作舞蹈
“藝術來源于生活”也就是說生活是藝術的創作源泉,其實很多舞蹈作品和舞蹈形象都是從生活中來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讓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逐步積累大量素材。在創編時可以針對某個事件來創作,從而“跳生活、演故事”。敘述是非常容易被接受的一種方法,通過舞蹈這種表現力極強的藝術手段來加以強化,以人們不能隨處可見的渲染方式拉近觀眾與藝術情感的距離,這對于創作也是至關重要的。
4 結語
舞蹈是一門綜合表演藝術,非專業院校的舞蹈課程要以人為本,發揚人文精神。藝術源于生活同時高于生活,那么非專業院校培養學生的藝術認知、審美能力和道德水準便成為其專業建設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 陳沖.舞蹈的基本訓練:舞蹈知識叢書[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3] 黃明珠.中國舞蹈藝術鑒賞指南[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