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水墨元素在禪意美學空間中的意境營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國傳統水墨元素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藝術語言。隨著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藝術語言及觀念的相互滲透,傳統水墨元素在當代空間設計中的運用日趨成熟。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國傳統水墨元素的審美特征,探討了中國傳統水墨元素在禪意美學空間中的意境營造,意在對空間設計中有效應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傳統水墨元素;禪意美學空間;意境營造
1 中國傳統水墨元素的審美特征“禪意”
禪意主要是指禪的意境,即情景交融和意象統一。中國傳統水墨畫的藝術十分注重畫作的內在氣質,在古典藝術和現代美學的發展中,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即意境。現階段對禪意并沒有統一的定義。禪意的內涵十分豐富,其也被應用在了多種藝術品的評價當中,禪意是禪和意的有機結合,能夠引發人的情感共鳴。
在傳統的水墨畫當中,禪意主要表現在簡單的畫面當中,傳統水墨畫當中的留白就是禪意的重要表現,其營造出了縹緲的意境??罩饕缚瞻?,其展現出了人心靈上的虛空。只有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才能在審美活動中得到深刻的感悟。
虛實結合一方面是禪意,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繪畫理論。畫面上的虛實相生實際上是一種重要的審美情趣,可將禪意真正地引入人們的審美觀念當中。將國人的宇宙觀與美學有機結合,可全面展現出國人對藝術領域的追求。
2 中國傳統水墨元素在禪意美學空間中的意境營造
2.1 空在禪意美學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創作中,虛空和靈動是極其重要的特點。其主要是指水墨畫當中空的意境,其不僅體現出空無一物的境界,也展現出了諸多互相聯系的物象,是一種由極度抽象所形成的空洞的透明。另外,其也展現了創作者淡然和超脫的情感內涵,這種設計理念受禪意的影響較為明顯??罩饕侵笩o實體的本體,將一切作為虛化的事物,心靈上的感悟才是最為真實的存在,其也是真正的忘乎心境,從所有的禁錮當中解脫的境界。
禪意的美學思想與西方少就是多的思想極其相似,所謂大道至簡就是這樣的道理。禪意美學空間設計并不是一種大規模的設計活動,室內空間和物品的選擇十分考究,只有合理地設置物品,才能創設更多的活動空間。在設計中應高度重視空間分割,空寂的空間能夠展示出豐富的境界。在設計中要減少家具的數量,增強空間的生動性和靈活性。因此,在禪意美學空間設計時多采用最簡單的幾何形態、單一空間和直線的設計理念,摒棄奢華和煩瑣的設計方式且高度重視設計重點的打造,將其作為空間中的重要元素,這就是空間的空靈感。另外,在設計中,要保留空間最為原始的狀態,引領人們走入最為真實和原始的境界當中。禪意中空就是少,這與少即是多的思想有著一致的審美追求,二者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能夠相互借鑒和學習。
2.2 自然在禪意美學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水墨畫當中的禪意始終十分崇尚自然事物,在很多書畫藝術品中均可發現這一特征。禪意當中的自然觀展現了空的宇宙自然觀,每個人都能夠在自然當中受到不同的啟發,人與自然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二者無法形成敵對的關系,而是一種非常和諧和親近的關系。禪意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其產生于大自然,同時也回歸于大自然,物我合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高境界。這種自然觀下,人們渴望走進自然,回歸自然,該點也充分地反映在了禪意美學空間的設計當中。
簡單和自在是自然的基本屬性,人們在自我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也追求簡單和自在。在簡單當中找尋令人回味的韻味。禪意在設計中融入了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其將空間美與自然美有機結合,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全面體現出了自然和諧的空間設計理念。在禪意美學空間設計中,材料質感的變化是應用最為普遍的方式。另外,光照和照明也是營造不同效果的有效途徑,其也成為展現自然禪意空間的重要方法。在選擇器物時,要選擇天然肌理的物件。同時,還可利用木材的干濕、冷暖及軟硬對比為人們營造更加親切的質感。天然的巖石中粗糙的質感延伸了自然的內涵,自然材質的器物不可經過過多的雕琢,需充分保留其本色和原本的肌理,從而展現出事物的自然之美。
2.3 虛界在禪意美學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虛界主要指的是模糊的邊界,其迎合了兩個空間區域,以虛來實現空間的過渡,進而給人完全不同的空間感受。其通常采用圍合的方法設計禪意美學空間。實與虛之間的分界能夠使空間具有不同的功能劃分標準。所以,禪意十分崇尚寧靜及流動的生活,其主要展現了物我界面的消融,讓人體驗模糊和虛無的感受,故而其也被人們稱為沒有距離的圍合空間,即空間之間的相互滲透,虛實結合的方式增強了空間的流動性,全面地闡釋了虛實相生的境界,將性質完全不同的空間產生的不同的虛化融入虛的空間當中,不僅會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還會使人們感受到室外景觀的模糊感。
3 結語
在禪意美學空間設計中,意境的營造成為設計師們十分重視的環節。而中國傳統水墨元素就能夠很好地展現出禪意的多重意境,進而豐富禪意美學空間的文化底蘊,最終達到更為理想的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 盧忠仁.漫談“空靈”之美[J].美與時代(下),2017(05).
[2] 張春卉.繪畫與音樂中的禪宗“空”境[J].美術觀察,2017(01).
作者簡介:郭廣宇(1995—),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專業2018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