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中文比賽成功因素論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為世界各國學習漢語的青年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漢語能力的舞臺,創造了一個互相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激勵其學習漢語的熱情和興趣,增進其對漢語和中華文化的理解。第十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是整個項目成功的一個縮影,本文力圖從該屆比賽的考核內容、考核方式以及節目設置等角度挖掘“漢語橋”中文比賽舉辦成功的因素。
關鍵詞:“漢語橋”;中文比賽;成功因素
0 引言
“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的大型國際賽事。自200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17屆,來自世界上110多個國家的3000多名大學生應邀來華參加了比賽,各國參與海外預賽活動的大學生達80萬余人。該項目已成為各國大學生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重要平臺,在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青年間架起了一座相互學習、傳遞友誼的橋梁。
1 第十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概述
第十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作為項目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已趨近成熟與完善。這一屆比賽由孔子學院總部/中國國家漢辦、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是“夢想點亮未來”,參賽者為年齡18歲至30歲、具有外國國籍、在國外出生并成長、母語為非漢語的外國高校在校生。比賽分為預賽階段、復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其中預賽在國外進行,復賽和決賽在中國進行。在華復賽、決賽的承辦單位是湖南省教育廳、湖南廣播電視臺、國際漢語言文化傳播基地,協辦單位是湖南衛視、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教育電視臺。比賽內容主要包括漢語語言能力、中國國情知識、中國文化技能和綜合學習能力。
經過全球初賽的層層選拔,來自五大洲108個國家的146名選手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他們通過過橋、復賽、決賽的激烈對抗,競相角逐各大洲洲冠軍的寶貴席位。在長達一個月的鏖戰后,亞洲洲冠軍鄭佳佳、非洲洲冠軍大偉、歐洲洲冠軍曾子儒、美洲洲冠軍安德烈、大洋洲洲冠軍胡曉5名選手入圍總決賽。最終加拿大賽區的安德烈擊敗其他選手,脫穎而出,奪得本屆“漢語橋”比賽的總冠軍,并獲得“漢語之星”的榮譽稱號。
2 第十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成功因素分析
2.1 傳統文化穿針引線
過橋比賽階段,評委提問和才藝展示都蘊含著濃濃的中國風。評審老師先后提出的問題涉及了“中國茶”“中國詩詞”“中國名樓”“中國菜系”“中國水墨動畫”“中國民族服飾”“中國民族樂器”“中國十二生肖”“中國名勝古跡”“中國成語典故”“中國三十六計”“中國四大文學名著”等問題。而才藝展示環節選手們表演的快板、相聲、南拳、太極拳、中國書法、中國方言、中國戲曲、中國民歌、中國民族舞等,無不說明了選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癡迷和熱愛。
復賽階段,146名選手通過機試考核晉級30強。他們在機試區解答的考題同樣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如“四君子”“歇后語”“文房四寶”“中國婚俗”“中國神話”“中國象棋”“中國四大發明”“中國歷史故事”“中國傳統節日習俗”“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等等,在題目中都有不同方式的呈現。
決賽階段,30強選手需要面對激烈的游學考試。他們游學體驗的其中一站是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在文廟,選手們換上漢服,感受孔孟之道,學習“仁者愛人”的思想;在藏書閣,選手們在書法愛好者們手把手的指導下學習中華文化的瑰寶——中國書法;在學院講堂,選手們與中國大學生們一起誦讀校規,感受入學事師的中華禮儀,并且在朱張會講之辯學精神的感召下,與中國大學生們重啟辯學活動,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和為貴的思想精髓。
總決賽階段,在“中西交流兩千年”的環節,著名演員尤勇帶領沖擊總冠軍的選手們來了一次時光旅行。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西洋,這些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貢獻的歷史名人的故事被搬到了舞臺上,讓選手們在歷史情境的還原中與中華文明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2.2 考核方式耳目一新
在決賽的五輪比賽當中,由歐洲組7人、亞洲組7人、美洲組6人、非洲組6人、大洋洲組4人構成的30強選手組成藍隊沖關團,迎戰由15位芒果主持人組成的紅隊主播團。對抗名曰“中外對對碰”,每一輪碰撞都火花四濺,如對“漢字筆順”的考察,無論是選手還是主播都為自己慣常的書寫方式所掣肘,從而一次次推倒重來,最終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又如“漢字麻將”,兩名選手和兩名主播一起“打麻將”,各自將手里的漢字牌組成詞語,在規定的時間里,或者自己摸牌,或者吃掉上家的牌,率先組成七對詞語即獲勝。麻將在中國十分普及,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和益智性,將它與“漢語橋”比賽結合起來,可謂匠心獨運。
總決賽分為三輪比賽,其中第二輪為“挑戰冠軍團”。選手們挑戰的對象分別是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總冠軍,漢字英雄第一季總冠軍,2016年湖南省高考狀元,《挑戰主持人》年度總冠軍,第八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總冠軍,2016年《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2014年《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冠軍,第四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總冠軍,第四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得主,《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屆總冠軍,第十八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金獎得主,2014年“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總冠軍,第十八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冠軍,2011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全程最佳辯手”。冠軍們來自不同領域,他們在各自的優勢項目上獨領風騷,選手們對冠軍們的挑戰毫無疑問是最大的榮耀。
2.3 節目設置精彩紛呈
總決賽不僅有三輪空前激烈的總冠軍爭奪戰,還有精彩絕倫的武術、舞蹈表演。
首先在著名演員元華老師的帶領下,一群來自中外的熱愛武術的小朋友們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功夫盛宴——《漢字功夫》。孩子們手拿毛筆表演中國功夫,展示中國書法文化。書法彰顯了中國人以柔克剛的思想,武術代表中國人強硬剛勁的一面,《漢字功夫》全方位地闡釋了中華文化中剛柔并濟的理念。同時節目中身著紅衣的美國小男孩還以簡潔生動的方式演示了他的故事:從一開始熱愛中國武術,學習中國武術,卻屢遭挫折,到最后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成為功夫小高手。表演的最后,孩子們用身體擺出四個字“天地人和”,中華民族獨有的處世觀念予以呈現;“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孩子們聲音朗朗,具有獨特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的《三字經》響徹全場。
然后,中外姑娘們用柔美的舞蹈和精湛的柔術為大家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青花》。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它是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節目一開始,身著繡著青花圖案裙子的中國姑娘們就“搭建”起一個4米高的青花瓷瓶的造型,緊接著,她們從瓷瓶中“剝裂”開來,以變幻的舞姿以及各種組合造型,表現青花瓷多樣的胎體形狀。烏克蘭姑娘在中央用柔術配合大家的舞蹈。柔術,作為雜技家族中一個傳統項目,被譽為“超越極限的人體藝術”,它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中的一朵藝術奇葩。舞蹈和柔術動靜結合,柔中帶剛,極致的視覺享受配上古典的音樂,讓人心醉神迷,和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的《青花瓷》中“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有著同樣唯美的意境。
3 結語
第十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在考核內容上偏重中國傳統文化,在考核方式上講究標新立異,在節目設置上追求獨樹一幟,這都是使其成為世界各國漢語學習者高度關注的“漢語奧林匹克”以及最權威的漢語推廣品牌之一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王巧嫻,徐杰.“漢語橋”的語言文化傳播探析[J].文化與傳播,2014,3(1):41-44.
[2] 單天罡.“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發展論析[J].現代語文(語文研究版),2014(6):15-19.
[3] 徐開妍.弘揚文化 溝通心靈——評《漢語橋》系列節目的成功[J].當代電視,2014(12):53-54.
作者簡介:袁凌(1978—),女,湖南長沙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現代漢語教學和漢語國際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