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時代”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機制創新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社會依然進入了微時代的發展階段,尤其微時代所產生的各種應用工具發展非常迅速,這使得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和考驗,尋求一條適應現今微時代背景下的新型學生管理機制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主要從轉變學工管理理念、優化學工管理隊伍、完善學工管理平臺、開拓學工管理方式等方面來探索適應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方法。
  關鍵詞:學生管理;微時代;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社會依然進入了微時代的發展階段,尤其微時代所產生的各種應用工具發展非常迅速,這使得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和考驗。據統計,現今高職院校95%的學生上課要帶手機,97%學生使用微信、微博等微媒體。這種微工具雖可以帶給學生諸多視野的拓展,但產生的消極因素遠遠的大于積極因素。這些微媒體極大的影響著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甚至是價值觀念。這勢必會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諸多新困難。如何憑借微時代下的各種微工具來服務并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已然成為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轉變學工思維理念
  學生管理者要從認識到微時代背景下的媒體平臺具有良好的潛在功能;要能夠由實實在在的管理轉變成可以虛擬化的管理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較好的接受這種新事物;同時要借助這種微時代的機遇樹立和諧文明的高校校園,構建出完備科學的學生管理機制;同時,作為主體的高職院校也要適應社會,適應新環境和新要求,主動尋求變化,運用微時代進行微管理,探求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學生管理工作道路。
  二、打造新型的“微隊伍”,建立健全學生管理工作隊伍
  微時代背景下,微平臺運用的良好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管理的質量好壞,而學生管理隊伍不僅僅是輔導員(班主任),而是籠統的包含專職授課教師、各級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學生家長等部分。要建立和加強以上述群體為集合的學生管理隊伍,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作用,要加強相互之間的配合和交流,要優勢互補,協調推進學生在微時代背景下的全方位發展。要運用輔導員(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扮演好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導者;要運用專職教師在學生專業知識上的教育作用,盡可能運用微時代背景下的各種微工具,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要充分發揮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在學生群眾中的影響力,廣泛傳播學院的權威官方消息,及時關注學生中的輿情,傳遞出應有的正能量;要讓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微時代生活中的各種微工具,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成才。
  三、搭建“微媒體”平臺,推進和優化學工管理平臺
  除了要轉變學生管理理念和完善學生管理隊伍外,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能夠構建相應的平臺作為支撐,這個平臺包含微信、微博等多種媒體工具,且相應工具之間能夠相互聯系。具體搭建過程如下:第一,為學校為單位,在網絡上注冊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構建家庭、學校、企業、社會的立體化的微媒體溝通平臺,平臺能夠及時更新官方消息,動態保持與相關網站的信息聯系和信息交換,例如招生信息、就業信息、學生活動信息、社會信息等等。第二,學院里面的二級機構(二級學院和職能部門)之間要保持足夠的溝通和聯系,每個部門和機構應該有各自的微信公眾號等微媒體平臺,相互聯系,積極互動,對學生在平臺上提出的各種意見和建議要及時反饋,并積極改善,以便能夠更好的并及時的解決學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第三,在平臺搭建中,要求專職教師開通各自的微信、微博、QQ空間等平臺,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學習上和生活上對學生提供學業幫助。第四,在學生組織中(校院系學生會、學生社團、團總支、班級等),建立相應的微信公眾號交流溝通平臺,鼓勵群體之間進行多維度的互動和交流,促進學生及學生工作的健康發展。搭建了學院、部門、教師、學生形成一連串的多元微媒體平臺后,同時建立完成后,還要加強管理,及時安排專人進行維護,補充實時動態信息,充分發揮微媒體的功效。
  四、開展“微時代”活動,探索和開拓學工管理方式
  大學生尤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生活,因此營造和諧團結的微時代背景下的“微時代”活動顯得尤為重要,構造出這種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這種形式可以充分調動高職學生積極參與到這種新型的活動中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嘗試將微博、微信、QQ空間等微媒體平臺運用于構建校園“微活動”中,通過活動向大學生傳播專業知識,也可以弘揚社會主旋律,甚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也就為更好的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實踐基礎。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也能夠更好的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為人處世的能力,積累了更多的社會經驗。
  五、結論
  本文依托“微時代”這一發展基礎,從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開始,提出了“微管理”、“微媒體”、“微隊伍”、“微活動”的四維方案,逐步的形成了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例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為促進同類型高校學生管理理論的豐富提供一定的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許英.德、法等國職業教育的立法比較[J].職教論壇,2003(9).
  [2]趙鵬云,褚笑清.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初探[J].遼寧高職學,2006(8).
  [3]肖麗.英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啟示[J].山西教育,2006(7).
  [4]曹文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美國借鑒[J].中國高等教育,200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70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