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仿古玉雕的傳承與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不同的人對于仿古的印象不同,需要正確認識仿古的概念,熟悉仿古的歷史,才能做好仿古的傳承與發展。從仿古玉的真實面目、仿古玉的欣賞、仿古玉雕的新時代發展幾個方面談談仿古玉雕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 玉雕;仿古玉;均衡
  前段時間,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偶然間發現網上有人對玉器仿古做了不符合實際的解讀,對此,我感到非常氣憤。居然有人在網上大言玉器仿古做舊的歷史,這種現象我不否認,但玉器仿古不是做舊,也不是誰仿誰,更不是簡單的仿照復制。為了讓大家更好地認識真正的仿古,從下面幾個角度談談我多年來經營制作仿古玉器的一些看法,以供大家借鑒。
  一、仿古玉的真實面目
  坊間流傳的玉器“唐仿造戰國,宋仿漢”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首先,仿古是一種風格,是對過去時代流傳下來的風格的一種傳承,就是說這物件做出來的是哪個朝代、哪個時期的風格。高仿品是根據原有物件進行一比一復制,采用的材質和原材質有天壤之別,但做出來的是歷史上已經有的東西,這種物件一般是被當作贗品對待的,做這種物件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而仿古件則是根據特定歷史時期的風格,用特定歷史時期指定的材質,制作那個時代或有或無的物件,這種物件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見傳統,是新瓶裝舊酒的形式,這種物件只要取得合法的經營許可,就可以正常進行生產。而仿古玉雕就是后者,因此前景大好。
  其次,仿古是一種技藝,是藝人匠心的集中體現,小小的一件仿古件凝聚的是一個藝人對中國工匠精神的高度解讀。 仿古玉雕對于玉材原石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這是因為仿古玉雕不同于一般玉雕創作,它是對某個時期的玉器通過工藝創作進行藝術再現,因而在玉材原石的整體色澤、包漿、紋路等多個方面都有著選材標準,在雕刻仿古玉件的時候,一般都會選取較為上乘的、質地和品相好的玉材原石,這就使得在好玉料稀缺的現代,仿古玉雕創作十分不易,價格也就變得高昂起來。
  最后,仿古是一種標桿。仿古玉雕是對前人玉雕工藝的研究與繼承,是現代人對古代玉器深刻研究后的重新創作,通過對玉器背后的工藝探析與文化意蘊的理解進行雕刻,使現代玉具備遠古玉器的韻味。因此,仿古玉雕需要玉雕作者具備過硬的玉雕工藝、精細入微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對傳承玉文化的深刻理解。這樣一來,才能保證仿古玉雕工藝無論是在繼承還是在與現代工藝的結合上實現完美的融合與創新發展。只有把仿古玉做精做細,才能消除人們對仿古玉的誤讀,才能使仿古玉真正成為值得消費者信賴的產品。
  二、仿古玉的欣賞
  仿古玉的歷史比較悠久,從玉器制作出現以來,仿古玉就一直不斷推陳出新。在中國五千年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玉文化一直貫穿始終。玉文化帶動了玉雕產業的發展。從禮器到生活用品,其間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這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提高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升。仿古玉雕,其本質還是來源于對生活藝術之美的展現,尤其是十分講究“對稱”與“均衡”之美,這就對玉雕技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往往需要運用到各種雕刻技法。例如常見的陰刻、淺浮,以及難度更高的圓雕、深浮雕、雙勾陰刻、連透等。古玉器上最為繁雜的紋飾雕刻,對于玉雕技法的要求更是達到了苛刻的程度。因而玉雕的技法同樣是仿古玉雕創作的又一個突出特點。
 ?。ㄒ唬┘y飾之美
  紋飾之美可以說是仿古玉雕中的核心藝術價值所在。發掘仿古玉雕的藝術魅力,首先就要去細細鑒賞和品味玉件上面的紋飾,因為紋飾是仿古玉雕上最為鮮明的符號,這些符號或低調樸實,或簡潔明朗,或熱烈豪放,或精致貴氣,各種豐富多彩的紋飾風格構成了仿古玉器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征與藝術色彩。
  (二)對稱均衡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對稱美,講究左右對稱,從北京天壇到五臺山白塔,無一不是中國對稱美的典范。對稱體現的是中國經典,展示的是大國氣魄,更彰顯中國包容的氣度,在各行各業并不鮮見,尤其在歷史建筑的構架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而我們今天談到的玉雕仿古件同樣體現的是中國博大精深的對稱美,在某種意義上,它就是一種地域文化標志。毋庸置疑,在仿古玉雕的制作過程中,處理對稱問題也是一件需要詳加考慮的事情。對于玉料的選取,因為要考慮對稱,所以在看到每一件玉料時要胸有成竹,把準這塊玉料究竟能雕刻成哪種物件,而且在雕刻的過程中要用一萬分的小心對已經成型的部分做好保護,避免在成型過程中因處理不當造成瑕疵或斷裂,這是每一個玉雕師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對玉料的選取和成型過程中的每一步、每一環都應進行嚴密的計劃,保證這件玉雕按預期的價值創作。在仿古玉器當中,對稱與均衡同樣是其一大特色。即使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與創新,但是這一特質一直被玉雕作者所重視。玉雕中的對稱與均衡之美,其實就是典型的“東方之美”,也就是說,這是華夏人民歷來的審美習慣,這是中國人對于自然的崇尚與審美天性在玉雕上的生動反映,更是我國人民對“統一”“和諧”這一思想的追求。因而,在仿古玉件上面,這種對稱均衡之美的創作,往往會給人以平衡、穩定的感受,讓人的內心變得平和安靜。古玉器中對對稱與均衡之美的運用,使得其具備了平和穩定之意與和諧自然之美。
 ?。ㄈ┮庀笾?
  玉雕作品的意象是玉雕的核心內涵所在,是玉雕作者思想情感的具體表達。在仿古玉雕創作當中,就已經將意象選取作為了玉雕題材創作的重要依據。使得玉雕或是表達祝福,或是表達某種文化,或是表現政治權利等,在幾千年的發展與傳承當中,玉雕作品的意象題材已經具備了十分豐厚的積淀,這種積淀當中,既包含了優秀的歷史文化,同時也包含了玉文化。因此,這種意象之美也就必然成為仿古玉雕藝術審美當中的重要構成。
  三、仿古玉雕新時代的發展
  仿古玉雕在新時代有了更好的發展,在當前“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玉雕工作者對玉雕的創作更有了新的理解和創意,仿古玉雕雖然是一項傳統工藝,但是在新時代下,我們借古代的題材體現現代的內容,何嘗不是對仿古玉雕的一種傳承和創新?當然,這種創新在仿古玉雕的制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古法古構,把該傳承的傳承,把該發展的發展,把好創作關,統一創作前的構思布局,完善創作后的后期處理,努力把創新的思想滲透到創作中。
  總之,好的仿古玉雕必然能夠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具備貼合時代的精美紋飾、雕刻工藝的內涵意蘊。讓人們在鑒賞的同時,就能夠感受到作品身上濃濃的時代氣息,這也就是仿古玉雕的核心藝術價值所在。改革創新吹響了號角,傳統仿古玉雕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張迎君.玉,石之美者——從事仿古玉雕工作的一點心得[J].美術教育研究,2012(18).
  [2]丁修民.玉雕中的審美情趣[J].天工,2017(2).
  [3]馬杰.仿古紋飾在玉雕金銀錯中的運用[J].新疆人文地理,2017(9).
  [4]邵湘藩,仿古和田玉雕中的繼承與創新探析[J].中國寶石,2004(1).
  [作者簡介]
  魏玉忠,男,生于1951年7月,當代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玉雕大工匠,河南省玉雕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鎮平縣寶玉石協會副會長,鎮平縣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理事,鎮平縣政協委員,國家級一級/高級技師。
  由于在素活方面的獨特造詣,一直被業內贊譽為“中原第一平素”;從事玉雕工藝40余年,所設計創作的器皿件、仿古件等作品,在全國歷年歷屆天工獎、百花獎、玉星獎、玉龍獎、神工獎中分別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及最佳創意獎、最佳工藝獎;在創作中大膽創新,敢于打破舊框架,挖掘新體裁,吸收其他藝術的長處與玉雕藝術相結合,設計出的作品體積感、空間感和運動感在和諧中達到統一,嚴謹中透露出靈秀之氣,寫實中暗含微妙變化,形成了自己嚴謹、精準、大氣、古雅端莊的獨特風格。
  代表作有白玉《云龍瓶》、白玉仿古《雙耳瓶》、白玉《瓜棱壺》、白玉《松竹提梁壺》、和田玉《鴨壺》、青玉《爵》等。其中白玉《云龍瓶》獲2004年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金獎,并載入全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編輯:李博寧 )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76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