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苗族語言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苗語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苗族人群日常生活中占據著極其重要地位。但隨著國家普通話的推廣和城鎮化的發展,黃平苗語受到了不同程度地沖擊。本項目通過實地走訪、文獻查閱、問卷調查等方法對黃平苗族苗語做了研究調查,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保護苗族語言傳承的建議。
  關鍵詞:黃平苗族;苗語口語使用現狀;雙語教學
  
  一、引言
  “自人類出現民族后,任何一種語言都屬于一定的民族”。[1]“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也是一個富有斗爭精神的民族”。[2]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黃平苗族語言在該地區苗族人民的生活過程中起著重大作用?,F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少數民族青年出外求學、進城務工、搬遷等諸多原因,該地區苗族語言正在逐步弱化和被漢化,黃平苗族語言的保護和傳承正在經受著巨大的考驗。因此,本項目致力通過對該地區苗語口語、文字素材、文字使用現狀的收集、整理和調研,提出保護和傳承該語言的路徑,以期該地區苗語文化能在中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永存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五十六個民族中開出自己的絢麗之花,在中國多民族的和聲中唱出自己的美妙之聲。
  二、關于黃平苗族苗語的調查
  在我國苗族分布的地區中,貴州苗族人口居首位,而貴州的苗族主要分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黃平縣位于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該縣大部分是苗族聚居,所以至今還保留著相對純粹的苗族語言。
  1.調查方式:
 ?。?)實地走訪。走訪苗協會專家,村民(包括苗族、穿青、布依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侗族、畬族、水族、漢族、白族)。(2)文獻查閱。黃平縣圖書館查閱苗族語言相關資料。
 ?。?)問卷發放。對六盤水師范學院少數民族班和非少數民族學生發放紙質調查問卷。
  2.調查結果:根據對調查素材的收集、整理、統計、比較和分析得出結果:黃平苗語被使用的頻率越來越低,會說苗語的人群也日漸減少,黃平苗族苗語使用呈現衰退狀態。
  三、苗族苗語使用現狀
  1.改革開放以來,苗族語言在學校教育中急劇萎縮,苗、漢雙語教學班越來越少。而黔東南黃平苗族交流主要使用苗語和漢語?,F今苗族人們使用苗語的頻率越來越低。他們會根據不同的交談環境和對象而選擇交談的語言。大部分表現為,如果交談對象會苗語就說苗語,如果在苗族聚居村內就說苗語。在外界日常社交中,由于會說苗語的同胞較少,所以說苗語的情況也比較少或者幾乎不說苗語。由于現在社會中基本上都說普通話,所以在苗族聚居村落中說苗語的也越來越少。學校主張普通話教育教學,苗族教育日漸衰落,導新一代學生逐漸被漢化,苗族語言的傳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使用苗語的情況不同
  一是長期呆在家里的中、老年村民,他們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苗語,這類人在苗族聚居村落中大多數。二是長期在外務工的村民,他們大部分是中青年人,能聽得懂苗語。由于身邊的人大多說普通話,所以他們交談都使用普通話,通常只有當他們回到村里和本村落的年長者交流時才說苗族語言,但苗語使用并不是那么流利。三是就讀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和在外長大的村民,他們既不會說苗語也聽不懂苗語。四是通過婚嫁遷入本村的村民,經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她們能聽懂并且會說苗語。
  四、黃平苗語衰退的原因分析
  1.苗族語境的變化給黃平苗語衰退帶來了極大影響?!耙皇敲缱逦幕鷳B變化的影響,首先,苗漢通婚近年來已呈上升趨勢,由于歷史的原因,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苗族和漢族都較少通婚,在新中國成立后,苗漢通婚已不再是禁區,各地的苗族都不同程度的與漢族或其他民族通婚”。[3] 苗漢通婚的家庭多數是使用苗語和漢語進行交流,其子女大多數改說漢語,尤其是苗漢混居區域的苗族,大部分人苗語已說得不流暢,這對于只會用苗語進行交流的人來說無疑是失去了語言基礎。其次,高考制度恢復后,一部分學習成績優秀的苗族青年通過高考,招工,招干等各種途徑到不同地區就業,從而離開了苗語的語境,這些苗族青年,隨著工作性質和生活環境的變化,已經很少有機會再講苗語,大部分人也不會再回到苗族村寨生活,所以造成了苗族語言的衰退。
  2.普通話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黃平苗語的傳承。黃平苗族聚居地經濟發展較落后,沒有穩定收入的苗族中年人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選擇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務工,孩子們也跟隨著父母到外地接受教育,這些地區實行普通話教學,基于說普通話的習慣,他們寧愿用普通話與父母交流而不愿用苗語。在外省出生的孩子,由于受語言環境的影響,大多被漢族同化,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失去了苗族語言基礎。
  3.苗語教育意識淡薄使學生缺乏學習苗語的機會。苗語的傳承不僅依靠良好的語言環境還要有正規的苗語教育,而現今在黃平的學校中,在職的大部分老師都是來自各個地區的漢族或者是已經被漢化的苗族,他們本身就不會說苗族語言,并且沒有苗族語言的意識,自然不能教授學生苗族語言。而大多數學校并沒有開設苗族語言班,導致學生沒有條件去學習苗族語言,從而使苗族語言被淡忘。再加上苗族地區教育的落后也讓苗族語言學習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五、苗族苗語保護的措施
  1.政府加大對苗協會工作的支持,尤其是關于苗族語言課題研究方面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通過苗族文字的普及和開展苗族文藝活動來傳承苗族的語言文化。把苗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組織苗協會專家深入調查苗族聚居村的語言、文字的記錄,描寫和保存村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民情,盡量降低苗族語言失傳的速度。   2.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苗族語言的保護和傳承,鼓勵苗族人民穿苗族服飾,重視苗族的每一個節日。定期組織傳承和發展苗族語言的活動,例如:苗族情歌、酒歌比賽、蘆笙節、苗族服飾展覽等。開發旅游產業(關于苗族風情類)以此來讓苗族同胞對外宣傳苗族文化、語言,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同時吸引非苗族人來學習和交流,不同民族間進行接觸,其語言也必然會發生接觸“社會因素決定接觸的深度,決定干擾和借貸的方向”。[4]從而達到保護苗族語言的傳承與發展的目的。
  3.當地教育局及人民群眾應當重視苗漢雙語教學,開設苗族課程。把苗語引進課堂,引進和培養會說苗族語言的優秀教師。為對苗族語言有興趣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從而加深他們對苗族文化的了解,增強對苗族語言傳承和發展的責任感和認同感。
  4.當地上級領導部門應當起帶頭作用,加大宣傳苗族文化美的力度,聯系媒體新聞發布會。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是一個苗族聚居地,當地的領導干部大多數為苗族,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應當多說苗族語言并且帶動和鼓勵當地群眾參與到說和學習苗族語言當中來,以提高群眾保護苗族語言的意識。
  5.苗族與非苗族人民互相借鑒和體驗本民族的語言;在大學校內開設一個“苗語小天地”(每星期一次),把愛好苗族語言的同學聚集在一起學習和交流建;建立苗族文化學習網站。
  6.保護現有的苗歌傳承人,培養新傳承人。傳承人是苗語傳承和保護的重要媒介之一,苗族歌曲口耳相傳,傳承人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同時,鼓勵傳承人開展授藝培訓,讓更多本土苗族年輕人參與到苗族歌曲的學習中來,有利于培養新的傳承人代代相傳。
  7.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將苗語、苗族歌曲等錄成音像視頻,并將其上傳于網絡平臺,讓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8.從自身開始,以身作則做一個苗族語言的傳承者和弘揚者。
  六、結束語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實行苗語保護和傳承的必要性、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黃平地區實行雙語教育、重視和鼓勵苗族節日的開展,既能保證苗語的自由使用和傳承,又有助于少數民族獲得全面的發展。而作為當代青年苗族大學生有義務和責任號召苗族人及其群眾一起參與到苗族語言的保護和傳承的活動中去。通過苗語走進校園、走進日常的生活等有效途徑,讓同學、群眾認識到苗族的優秀文化,感受到苗族語言的魅力。
  參考文獻:
  [1]何俊芳.語言人類學教程[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2]王朝文.黃平苗族情歌[M].貴州大學出版社. 2010年9月20日.
  [3]王朝文.黃平苗族情歌[M].貴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20日.
  [4]彭.語言接觸研究述評.[J].2007年3月第二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5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