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院校體育職業化發展問題及趨勢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體育職業化是我國發展的大趨,根據我國國情來決定。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對自身生活條件要求也不斷提高。很多人都是在花錢買健康,而個個高校的體育項目也愈來愈多,健身的渠道也隨之變多。體育院校將體育職業化的過程中存在也存在這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將其解決與運用。
關鍵詞:體育 職業化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139-02
1 體育院校體育發展現狀
體育院校對各項體育的專業程度要求要比一般綜合與師范院校的要高一些,他們的專項設置范圍更廣更深一些。將體育職業化發展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條件,在開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場地設置、管理、分配等方面都涉及到經費以及歸屬上。在開展的過程,老師一味去追求生源,而忽略了本校生的優勢所在。目前中國的體育院校,例如成都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對于體育專項的各項配置都有所區別,每個學校都有自身的特色與長處,根據自己的特色發揮特有的優勢。也有許多專業教師在校外開展俱樂部,作為自己的副業,這樣對學校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好處,教師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歸屬感,同時對學校的這份職業也相對于重視一些,顧全大局,有大家的利益,才能贏取自己的利益。教師在外面辦理培訓班,對于學校對教師的管理有些不太方便,在外面面對的人群很復雜,有時也會對學校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就將專業院校隱身為職業化,這樣組織起來就更加規范條理一些。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盧文云《在制約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改革的相關問題探究》中研究出制約我國體育職業化轉變的因素,政府的過度干預使體育職業化不能如期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考慮的方面太多沒辦法實行,沒有決策,沒有力度。在文章中還指出要解決此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分別在指導思想、職業體育喜愛產權關系層面、職業體育市場地位層面、職業體育法制建設層面來闡述了制約體育職業化的發展因素。
梁曉龍在《我國體育職業化改革中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考》中指出在將體育職業化的過程中,吹黑哨、故意讓成績等職業體育的最大支持這就是觀眾,觀眾就是職業體育的一切,觀眾決定這職業體育某一項未來的發展。將競技體育變成了利益的利器,失去了原本的體育競技原本的精神品質。反過來講,職業體育同時也促進了相應的經濟發展以及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許永剛的博士論文《中國競技體育制度創新中政府與壟斷問題研究》中認為中國正在處于轉型階段,中國體育職業化發展過程中,主要是政府壟斷形式。在不同的領域階級中,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將利益最大化,其中受利益最大的就是體育系統有關的部門盈利最大額度。
綜上所述,職業體育在中國的發展既有利也有避,在比賽場地各種假球、黑球通過媒體的傳播給社會也帶來一定的影響。然而在各種政治干預的過程中,也將體育職業化的各個方面規范化、法律化。減少體育職業利益化,穩定社會秩序,減少各媒體的負面報道。職業體育化更加的適應社會,提高觀眾的公信力度,在觀眾方面也應有所控制。在政治干預的過程中,注意適度。
3 體育院校將體育職業化所存在的問題
在邏輯演繹上,從問題中來,即從我國職業體育運行狀況不樂觀開始,引出我國職業體育有序發展與理性建構問題,然后分析問題,第一步是解讀秩序的基本理論知識,重點分析不同視角下的秩序理論,并結合職業體育的內涵認識,明晰職業體育的秩序規定性,第二步將職業體育發展歷程問題放在秩序演進過程和狀態維持結構中進行研究,深入分析西方職業體育演進與秩序特征,并揭示我國職業體育轉軌秩序特質。并涉及建設理念、目標趨向、建設內容、路徑選擇及機制依賴。體育院校面對的群體是學生,國家應給予大力支持,并制定相應的政策。學??梢耘c俱樂部或者商家合資,往外租賃場地,選取本校資質較好的運動員參加比賽和裁判工作,不斷培養優秀運動員,將體育院校的辦理模式更加的職業化、專業化,為國家提供更多的體育項目后備人才。
4 未來發展趨勢
體育院校的辦學模式慢慢的轉變,專項設置更加新穎前沿,具有更高的權威性。體育院校適當地將某幾項體育項目職業化,這樣既促進了學校體育的發展同時也是為體育職業化的開展帶動了周圍經濟的發展,對學校體育利大于避。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為中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還可以從青少年兒童抓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可以更好的選拔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減少社會體育職業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矯正不規范的比賽,對于體育職業化不僅僅存在于利益,更多地趨向于運動員的更加專業化,面向社會具有宣傳的效果,將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培養更多的體育人才,為未來國際比賽提供更多的優秀運動員。
5 結語
根據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以及國內外市場分析得出結論:國外的體育強國所走的路線,給中國未來體育的發展也會有所影響,在適合自己國情的情況下找到適合本國的發展路線。高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也相應的提高,在專業教師方面要求標準也越來越高,教師素質高了,同時也隨之影響到學生的自身素質,在中國全民身體素質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使百姓在健康的生活環境下成長。中國舉國體制下體育職業化的趨勢越來越接近,所面臨的問題也是諸多,我們應該辨證的去看待問題,體育職業化的發展會給中國體育相關事業的經濟以及體育職業化所帶動周圍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迄今,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發展而且中國的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將體育職業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因此,加快經濟發展,轉變人們的思維,增強國民體質,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6 建議
(1)加大政府的支持與資助,建設更多標準的比賽場地。每年各大體育院校、師范與綜合院校的體育專業的老師集中培訓學習兩次。
(2)學校設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設備。體育器材不定期的更換,保證上課的質量和每場比賽客觀因素的控制。
(3)學校體育職業化的標準與社會體育職業化標準有所區別,適應的人群不同,所以相應的政策也隨之改變。
參考文獻
[1] 唐炎,盧文云.制約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改革的相關問題探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20-22.
[2] 孫志鵬.江蘇省高校競技網球運動現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7.
[3] 彭耀磊.北京市普通高校網球課程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
[4] 陸樹兵.上海市高校網球運動發展模式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6.
[5] 趙立霞.湖北省大學生網球運動參與動機的比較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6.
[6] 習楊宏.山東省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狀況的調查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4,26(105):88-89.
[7] 宮曉麗,梁斌,楊濤,等.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網球運動開展現狀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20(5):89-91.
[8] 羅艦,宋保華.對我國普通高校網球開展的現狀調查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6(2):77-79.
[9] 海立.我國建立職業體育聯盟的可行性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4):45-48.
[10] 靳勇,李永輝.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發展進程[J].體育文化導刊,2008(12):15-17.
[11] 于立賢,鐘樞.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研究綜述[J].中國體育科技,2000(10):8-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8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