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施工技術在住宅工程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裝配式結構成為越來越多住宅工程的選擇,其應用范圍涉及框架結構和墻體、樓板等方面。本文首先簡要介紹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在住宅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形式,闡述由于裝配式結構物理特性帶來的特殊工藝要求。進而分析在具體的住宅工程裝配式結構安裝施工中相關施工技術的應用,從施工準備階段的構件質量控制與技術準備,到施工過程中梁、柱的吊裝和節點連接工藝,重點探究安裝質量控制的關鍵參數的測量與校正方法以及焊接工藝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裝配式結構安裝;施工技術;住宅工程;測量與校正;施工順序
1 引言
住宅工程因受到垂直方向自重的靜載與風力等側向動態變化載荷的作用,對主體結構的承載力具有相對較高的要求。而鋼材因擁有較大的抗剪力和韌性,且自重明顯小于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因而隨著其施工工藝的不斷成熟,在住宅工程工程中的應用范圍逐步拓展。但是鋼材在具備良好的機械和加工性能的同時,也存在耐火、耐腐蝕性相對不足的明顯缺點,需要在應用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時采取特殊的加工工藝予以強化。
2 住宅工程裝配式結構安裝施工的規劃和籌備
2.1 施工現場的構件質量驗收和管理
由于裝配式結構構件是在預制工場加工的,因此在安裝施工前應根據施工計劃順次安排不同的構件進場。根據加工企業提供的技術資料和設計文件要求,在驗收環節首先復測構件的重要幾何尺寸和軸線等技術參數,檢查構件的防護涂層和焊縫等關鍵部位是否存在缺陷,對焊縫質量進行一定比例的抽檢,對構件質量存在疑問的要進行必要的實驗,驗證其原材料的質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其次,在對裝配式結構構件進行質量驗收工作的時候,要引入自動化驗收系統,可以只用紅外掃描儀器,或者超聲波檢測儀器,來對完成施工的裝配式結構構件進行更深層次的質量檢測,在使用紅外線掃描儀器對相應的構件進行掃描之后,工作人言就可以在電腦上看到生成的掃描圖像,從而可以更直觀的檢驗構件是否存在有細微的裂紋。而在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相應的管理工作人員要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對每一批次裝配式結構構件檢驗完畢之后,都要將檢驗的結果錄入電腦當中,并署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另外一個方面可以為今后開展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2.2 吊裝機械設備的選型和安裝
住宅工程裝配式結構吊裝設備的選型和布置,需要根據場地條件和構件的最大重量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根據場地空間大小和建筑主體的結構特點,科學的選擇不同的設備組合,并且根據構件的最大吊裝重量要求確定設備的具體型號。當單一設備無法滿足吊裝要求時,可使用兩臺設備聯合作業。而在選擇吊裝設備型號的時候,還要考慮到環境因素對吊裝設備施工穩定性的影響。對于土質較為松軟的施工區域,在確定了吊裝設備的型號之后,還要對設備底部進行加固處理,從而避免吊裝設備在起重質量較大的鋼構件時,出現沉陷的現象;對于風沙天氣的施工現場,要增加設備養護作業的頻次,從而確保吊裝設備內部的電氣以及機械期間不會由于砂石的滲入,而產生嚴重的磨損,對主電機要一周加一次潤滑油。
3 住宅工程裝配式結構安裝施工的關鍵工藝流程及其技術要點
3.1 裝配式結構柱體安裝基礎的施工技術要點
在住宅工程的裝配式結構安裝中,作為關鍵承重構件的柱體安裝至關重要,因而要控制好柱體基礎的澆筑和柱腳螺栓預埋質量。首先,在基礎澆筑前要經過精確定位預留地腳螺栓的安裝孔洞,在完成螺栓預埋后對其位置進行復核和校正,并且使用卡盤固定后一次澆筑成型。其次,在基礎澆筑固化后對基礎澆筑的標高、軸線以及地腳螺栓的位置進行復測,檢驗在澆筑過程中地腳螺栓的位移造成的誤差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通常情況下標高和軸線的誤差應分別小于±5mm和±2mm。
3.2 裝配式結構柱體的吊裝施工工藝與技術要點
吊裝對于裝配式結構的施工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工序,它不僅僅決定了裝配式結構的施工質量和穩定性,因為吊裝順序的選擇問題,往往還決定了整個工程的施工效率,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當代社會,施工效率顯然也是衡量一個施工團隊好壞的重要標準。
根據住宅工程的裝配式結構吊裝次序設計原則,柱體吊裝要先從主框架結構的柱體開始,由建筑的中間依次向四周擴展,其次吊裝樓板和主梁、次梁。在每一節柱體起吊就位后,利用激光經緯儀或校正儀測量其軸線位置,根據測量數據用事先準備好的墊塊和鋼楔進行調整,待誤差達到設計允許范圍時進行連接和使用厚鋼板進行焊接固定。其中第一段柱體在吊裝就位時要避免損壞地腳螺栓,必要時采取防護措施。
3.3 裝配式結構主梁的吊裝施工及其節點連接工藝
裝配式結構主梁與柱體之間的連接工藝是影響住宅工程裝配式結構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主梁吊裝前和安裝過程中,都需要利用激光經緯儀對柱體間距、軸線位置誤差以及標高等關鍵位置參數進行復核和跟蹤測量,進而調整主梁與柱體之間的限位鋼板,使梁柱整體的位置參數經校正滿足誤差控制要求。其次,在主梁吊裝和位置校正過程中,要根據焊接工藝設計要求預留焊縫收縮量,并且在吊裝完成后對連接用高強螺栓分三次依次緊固[4]。最后,由于裝配式結構的主梁吊裝以及固定工藝比較復雜,需要相關人員進行高空作業,應注意在施工前檢查防護措施是否齊全,避免出現高空墜物等意外事件。
3.4 裝配式結構安裝施工過程中的空間位置參數測控與校正
在裝配式結構構件的安裝施工過程中,通過科學的布置測量控制網點,利用激光經緯儀和校正儀跟蹤測量每一個構件以及完成連接的結構整體的位置參數,是保障整體結構的承載力與穩定性的重要手段[5]。因此,要根據施工段的劃分,在每一施工段的作業空間選擇和布置測量控制點,從而在構件就位之初進行位置參數的測量,進而對校正后的相關參數予以復核,并且在構件固定和連接完成后對整體結構的空間位置進行測量和進行必要的校正。此外,根據安裝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還可以根據測控數據采取必要的預變形工藝,減少因安裝過程產生的結構內部應力造成的變形。
3.5 裝配式結構的涂裝
為了確保裝配式結構的使用壽命,提高裝配式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裝配式結構的設計之初,就要考慮裝配式結構的防腐性能和防火性能是否優良,傳統的裝配式結構防腐蝕或者防火,一般依賴于熱浸鍍鋅,這種工藝流程復雜,成本較高。所以目前市面上更為主流的裝配式結構防腐、防火工序,是使用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對裝配式結構進行涂裝。
一般來講,裝配式結構的涂裝主要是使用涂料對裝配式結構進行保護,主要目的是防腐蝕和防火。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裝配式結構會有生銹腐蝕的情況發生,這樣會破壞高層裝配式結構的穩定性,增加了事故風險,對建筑周邊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都會造成威脅。
另外,相比于腐蝕這種經年累月才可能出現的隱患來講,火災的破壞性則更加驚人,為此,我們也需要在裝配式結構涂刷防火涂料來確保裝配式結構的防火性能滿足整個建筑的防火等級。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防火涂料是不能直接涂刷在裝配式結構上面的,一般來講,我們會選擇在底層涂刷防銹漆,如:環氧底漆、環氧富鋅漆等,之后再涂刷防火涂料。為了保證建筑的整體美觀性,最外層還會涂刷一些美觀的面漆。
4 結束語
在住宅工程工程的建設中應用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既滿足了其復雜的荷載要求,又由于可以應用裝配式施工技術而節省了施工時間,有效利用了現代城市住宅工程施工場地空間,并且能夠獲得更大比例的內部使用空間。因此,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在未來的建筑工程中必然會得到更多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嘯天.高層裝配式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6(18):33.
[2] 牟金柱.淺談住宅工程裝配式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J].門窗,2016(5):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6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