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在音樂教學中的融入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基本的吃穿住行,而對自身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不斷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追求更高層次的自身道德素養和文化情操陶冶,也慢慢將人本理念融入到工作、生活和學習當中。因為人本理念本身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更容易提高學生的文化道德素質。因此,近些年來,教育界已經開始將人本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學當中。在如今的時代中,教學有著多樣的專業和復雜的教學方式,音樂教學是其中的一部分。音樂教學是常見的專業之一,但又是特殊的專業,它不同于普通的知識類教學專業(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音樂教學有著自己的特點。一方面,音樂教學需要學生有著一定程度的人文知識素養,能夠接受和運用所學到的音樂知識;另一方面,音樂教學要求學生能達到和作品有情感交流和溝通。因此人本理念在音樂教學中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人本理念;音樂教學;融入;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人本理念的由來和含義概述
人本理念,簡單來說就是以人為本,人是這個概念的核心要素和基本衡量原則。人本理念在中西方有著不同的淵源歷史:在古希臘,普羅泰戈拉(哲學家)曾提到過“萬物的尺度就是人”,認為事物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感覺而存在的,雖然這樣的言論在如今看來些欠妥,但在當時確實很好的反擊了傳統宗教神學,是西方人本理念的開端;在中國,春秋時期的管仲寫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是中國人本理念的開端。在當今社會,人本理念總體來說就是在一切活動中都要堅持從人的立場出發,調動和促進人的工作生活積極性和創造性,目的是達到社會生活的高質量、高效益以及人的全面發展。
二、音樂教學的特點
不同于基礎知識學科的教學,音樂教學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每個學生有著完全不同的生長生活環境、家庭成員組成以及個體自身發育的特異性,所以學生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這些情況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但在音樂教學中更加突出。因為學生不可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所以在相應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應正視每個學生自身的差異性,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年齡、家庭、自身身體素質、認識、感知以及情感和審美的特殊性和差異性,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和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個性化音樂教學。音樂教師也要最大化節省教育資源和加大教育工作的力度,最后確保每個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大幅提升。
三、音樂教學中加入人本理念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加入人本理念的重要性
1.人本理念將保護不同差距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進行音樂學習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基礎情況。有的學生在原生家庭中很小就接受了音樂素質的培養,音樂基礎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就是說,音樂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可能存在著接觸音樂知識時間長短的可能,因此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會在無差別教學之下很快的顯現出來,這些均屬于客觀現象。但是,這些客觀的差異現象將會深刻地影響到每個音樂學生的主觀感受,將會在本來就有著較大差距的主觀心理世界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如果在這時,音樂教師未能敏感的察覺到這些變化,不能及時給出不同學生的差異化指導,就會產生不良的后果。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自信心,部分學生獲得過多的自信心以至于自負,最后導致這些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十分艱難。
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作,根據每個學生對于音樂的不同理解,進行對音樂的追求,這樣也能真實地表達并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時,在指導學生的自我創作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多用含著鼓勵的點評,幫助同學提高音樂素質,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
2.人本理念將保護學生的情感差異性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一張船票對于不同人有著不同的情感寄托,那么音樂作品更是如此。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學習到同一個音樂作品,因為每個人人生經歷的不同,導致在學習過程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情理解很可能也是不同的。同樣的一段音樂,不同的學生可能聽出不同的情感,這時就需要音樂教師加以正確引導,而不是將情感規范統一化,磨滅少數人的情感差異。本著人本理念的原則,音樂教學應鼓勵情感差異獨特化,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當中獲得情感的滿足和心理上的刺激,最終將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3.人本理念將尊重個性化存在,進行真正合理化教學評價
音樂教師的教學評價在學生的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小到影響學生一節課的上課體驗和學習感受,大到影響一個學生從今以后的音樂學習方向和生涯道路。因此,音樂教師在做出自己的評價之前,應先進行比較慎重的思考,以免一個小的失誤影響到一個學生的一輩子。許多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展現自我,這是由學生在生活社會閱歷方面的狹窄性導致的,在此階段,學生開始有了更加主動的主觀思想意識,其自我表現的欲望也極大增強,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學生的這一行為定性為“出風頭”,然后用規章制度將學生的棱角磨平,這樣的做法危害極大。人本理念之下,藝術創作的特點之一是自我展示,將自己展現給別人,這也是藝術學習的靈魂之一。因此,要在尊重個性化存在的前提下,經過慎重思考,進行合理化的教學評價。
(二)音樂教學中融入人本理念的方法
1.加強教師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的生命,雖然不是唯一的考核標準,但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之一。因此,首先要加強音樂教師的業務培訓,而不是簡單機械地將固有的知識反反復復地教給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其次,應多次組織教師參加心理講座,觀看全國優秀教師教學視頻,做到在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方面雙雙提升,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能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2.嘗試學生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轉化身份
在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學應該在學生和教師的融洽關系的前提下進行交流。為了促進雙方的關系融洽,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交換雙方的關系,讓學生嘗試主導教學的過程,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單方面的輸出,學生被動的接受。將人本理念融入音樂教學后,學生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嘗試轉換身份,在這樣新穎的模式下,學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也能及時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學習程度以及是否錯誤地接收到教師傳遞的信息,為廣大教師和學生積極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真正將人本理念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使音樂教學融洽地進行,教師和學生亦師亦友。
四、結語
音樂教學有著不同于普通教學的特點,因此不能將音樂教學和其他教學一概而論。在現在這個時代,人本理念已經很大程度的融入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要創新、要嘗試將人本理念融入和應用在音樂教學之中,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情差異性、合理分配音樂教學資源,也可以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融洽地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戚萬學.大學是一種文化的存在[N].光明日報,2016-12-19.
[2]王曉路.高校自治組織運行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1(24):215.
[3]施宇.構建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職業,2013(23):54-55.
[4]譚江.淺談人本管理理論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8(5):185-186.
[5]李俊杰.淺談人本管理在高職院校的運用[J].當代職業教育,2010(1):21-24.
[6]許麗英.對建立以人為本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思考[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2016(6).
[7]趙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探討[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1).
[8]李寒丹.試論人本原理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商界,2009(6):111.
[9]付曉梅.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4(8).
作者簡介:閆飛(1981—),女,漢族,焦作市人,碩士,河南省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音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71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