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物資供應風險評價及防控措施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物資供應保障是確保電網建設有序進行的基礎,具有物資種類多、項目類型多、采購模式多、供應環節多、供應來源多等特點,在管理協調機制的運轉中會面臨許多不確定性風險,深入分析物資供應管理環節中存在風險,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對指導和規范各級管理機構和人員的業務工作,保障特高壓、配農網物資供應,防范管理、效率、廉政、法律、輿情風險,推動電網公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電力物資;供應管理;風險評價;防控措施
引言:
由于電力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其經濟效益一直較為穩定。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使得電力企業彼此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這不僅給電力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也同樣帶來了機遇。想要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加強對于基礎業務的優化,提高供電的穩定性,降低電力工程的建設成本,從而提高電力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長遠目標。電力物資供應管理復雜且繁瑣,一直是電網企業內部控制的重點與難點。受內部管理機制、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影響,電力物資供應管理中的風險也隨之增加。作為電網管理企業,應當加強規范化、科學性管理,以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為工程建設長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電力物資供應現狀
電能相對特殊,是其他能源所不能替代的,同時儲存難度大,具有典型的即產即供特征,同時決定了電力連續生產的特點。電網物資供應鏈也相對特殊,唯有時效性的電力物資供應,才能確保電網穩定運行。尤其是在電網維護、建設中,需要大量不同規格的物資,一旦供應不及時,將直接影響建設工期、電網穩定運行,降低電力生產的效率與連續性。電力物資供應涉及到多個領域,同時供應鏈長、成本高、品種多,以滿足各環境與部位的使用要求;對此,加強物資供應部門權責利統一尤為關鍵,以加強管理規避風險,確保物資供應鏈完整與安全,為電網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2.電力物資的特點
2.1物資供應的特點
電力物資供應與其他的物資供應有著根本上的區別,電力物資與社會用電有著密切的關聯,一旦電力物資不足,就會影響電力企業的正常生產,從而出現供電短缺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會給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帶來一定影響,還會影響社會的正常運轉和穩定發展。因此,電力物資的供應必須及時,電力企業要確保電力物資的充足,并根據生產所需及時的補充物資。
2.2物資供應具有復雜性
電力物資供應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電力物資的購買,運輸,管理等各項工作分別由電力企業的不同部門負責。電力物資的復雜性主要包括電力生產設備和電力生產資源兩個方面。發電所需的生產設備不僅具有一定的精密性,且專業性較高,無論是管理還是后期的維護都需要由專業人員來操作。此外,國內具有生產電力設備資格的廠家屈指可數,一旦設備出現損壞,后期的修復也很成問題。現階段,我國的主要發電手段包括火力發電,水利發電和風能發電。鑒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所以絕大多數的電力供應都來自于火力發電。正因如此,電力企業不僅僅是能源的提供者,更是能源的購買者,因為生產電能需要大量的煤炭資源。電力企業在購買煤炭資源的時候會與多家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從而避免出現煤炭資源不足的情況。
3.防控措施研究理論與風險評價方法
針對于電力物資供應業務,圍繞電網公司,對物資供應管理的特征,如配農網物資等,從電力物資簽約,到物資倉儲、配送等各流程入手,對風險識別與評價、管控多角度入手,對物資供應基礎保障展開研究。同時分析各環節潛在風險,通過預定量、定性聯合法展開風險評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陲L險管理角度,對供應鏈展開研究,即供應鏈風險管理。國內外對其研究,主要從概念模型,以及管理定性描述、實踐研究、定量分析等角度入手。國內研究重點管理中的風險識別、評估,基于其管理步驟角度分析,主要包括風險識別、評估、管理三方面內容。
故障模式影響分析法,是指在策劃設計階段,對構成產品的各程序,展開逐次分析,找出潛在模式,分析故障的影響,并評估其風險,進而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故障出現及其出現后的影響,從而確保產品質量與服務,以提高顧客滿意度、認知度的設計分析方法。
4.電力物資供應風險防控措施
4.1事前防范
事前控制風險,即對風險的主動性、及時性規避,主要通過業務研討、培訓教育等方式實現,以提高職工歸屬感、認同感,保持思想、行動同步,樹立起全員契約精神。除此之外,還需加強處理與供應商關系的處理,以及各種管理規定的宣傳,優化供應商選擇、評價體系,以實現共贏的供應關系。
4.2事中控制
風險事中控制多通過定期自查,以及垂直抽查、信息監測途徑實現,落實崗位職責與責任劃分,加強權利運行中的監控,發現傾向性問題及時處理,以規避供應風險。風險根據可控程度、多占比重、后果嚴重性、發生頻率等進行等級劃分,針對于一般風險,可通過提高業務人員工作能力、專注度等措施入手調整,風險通常能夠得以有效規避。控制中等風險,通常需要從完善規章制度,優化工作辦法,提高職員業務能力入手,以確保規章制度有效貫徹執行,規范展開業務執行。或是采取風險防范卡等措施,提示業務人員規范工作。針對于重大風險,為規避經濟損失與企業運轉影響,需加強風險影響因素分析,根據風險原因制定相應的規范與制度,實現業務工作展開的有章可循。積極制定風險防范手冊、崗位防范卡等,實現重大風險的有效轉化,實現電力物資供應風險的可控性。
為規避供應風險,需合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物資供應的信息化管理??赏ㄟ^管理信息庫,對各供應鏈業務,展開定性、定量分析,合理評估潛在風險。將與物資供應有關聯的風險類別、內容、危害與頻率等信息匯總,歸置管理信息庫內,實現物資供應實效性管理。確保信息安全與暢通,避免消息不對稱引起的供應不及時等問題。在規避與管理物資供應風險時,首先應確保工期達標。利用管理信息庫,物體供應雙方能夠隨時掌握物資狀況,一旦出現物資供應問題,可以及時調整未按規定時間達到的物資,以滿足工期需要,消除物資供應風險。風險識別、處置是風險管理重要工作內容,通過風險等級化識別,可實現其差異化管理。同時潛在風險征兆,實現了提前預警,對相關人員處理風險起到了提示作用。尤其是重大風險,應當加強風險源頭控制與轉化。
4.3事后處理
電力物資供應各類風險出現后,都會對物資及時供應、企業正常運行帶來影響。為了規避風險事件產生,應當對物資管理業務,設立完善的風險處理流程,實現風險事件預警,以及上報、審核、處置與歸檔等工作流程的優化性,防止風險事件演化、發生,以確保物資及時供應。
結語
物資供應風險,對電網建設與企業發展意義重大,但物資鏈中的風險多樣且不能有效消除;對此,加強風險識別、防范,控制風險影響尤為關鍵。除此之外,還需加強人員培訓,以及業務工作制度與流程優化,從而將各類風險調整為可控狀態。
參考文獻:
[1]王鐵錚,常少志,于夢遙,盧正達.電力企業物資供應合同履約管理研究[J].機電信息,2015(36):169-170.
[2]仇愛軍.電力物資全流程管控[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10):36-37.
[3]劉杰.我國電力物流供應鏈管理研究述評[J].物流技術,2014,33(21):390-3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74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