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對海綿城市理念的內涵與海綿城市理念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從海綿城市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開展專業性技術方面研究,因地制宜開展給排水設計;落實責任制,建立健全的給排水管理體系;設置綠化帶,解決排水與蓄水問題等幾個方面的措施。希望在貫徹海綿城市理念的過程中,保證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合理性。通過開展合理的規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建筑給排水設計;管理體系;蓄水問題
1 引言
海綿城市初期就是為了有效解決城市水循環的問題,又可以稱作為“水彈性城市”,主要就是在利用某些構件或“天然蓄水池”,將雨季降水吸收與存儲,在干旱的季節進行再利用。由于海綿城市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抗壓強度大、建筑材料特殊等優勢?;诖吮尘跋?,能夠使城市的路面滲水效果更好,合理融入建筑給排水設計,得到良好的成效。其材料本身的防滑耐磨等特點,也起到了美化城市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海綿城市理念是有利的理論支撐。
2 海綿城市理念的內涵
在城市建設與規劃的過程中,貫徹海綿城市理念,主要就是為了充分發揮綠地對雨水的滲透與吸納,逐步實現對雨水的徑流控制,進而達到雨水自然消化與滲透,以減少雨水天氣對城市交通的影響,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使用?;诖?,海綿城市理念給建筑給排水設計提供了重要的設計方向。通過堅持“滲、滯、蓄、排”等措施,創建經濟節約型社會,增強城市的防洪能力,緩解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開展合理的給排水系統設計與規劃,貫徹海綿城市發展理念。
3 海綿城市理念的重要性
3.1 為給排水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在建筑給排水設計的過程中,排水系統經常存在缺陷。如果遇到雨水天氣,城市的排水系統就會運行比較緩慢,出現排水不暢通、雨水淤積的現象,影響人們的出行[1]。基于此,在開展給排水設計工作中,應當不斷建立健全的城市建筑排水系統,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改造老建筑的排水系統,開展新城區建筑的規劃,緩解雨天排水的問題。
3.2 滿足給排水設計可持續發展需求
在建筑給排水的設計過程中,貫徹海綿城市理念,能夠有效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保證城市的生態平衡。海綿城市理念作為促進環保、自然與生態等因素的融合條件,屬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務必要立足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求,有效提高城市供水能力。
3.3 合理使用水資源
由于我國的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的占地面積可能會受到許多方面的限制。因此,要想緩解城市人口的壓力,相關的工作人員就要對城市占地空間進行合理的使用,不斷完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在建筑給排水設計當中,應當對建筑給排水系統進行擴建與改造,結合城市人口數量開展建設與完善工作,建立滲透能力較強的排水系統,對水資源進行回收。
4 海綿城市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4.1 缺乏科學性的分析
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我國的經驗還不夠充足,發展思路主要就是來源于少數的政府部門與科研單位?;诖?,相關的工作人員沒有開展科學性的分析,導致各個環節中容易出現問題。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城市的基本特點,編制戰略性發展方案,掌握各項給排水建設指標,進而開展平衡性分析,促進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
4.2 缺乏合理的排水體系
由于我國的城市發展時間比較短,發展的經驗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其中給排水設計過程中經常存在許多矛盾問題,例如許多城市都沒有使用雨污分流機制[2]。尤其是我的西北地區,雨水管道出現長期閑置的問題,并且雨水資源往往都是直接排放到當前的區域當中,容易導致資源浪費。因此,海綿城市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實行雨水的分流存儲,進而合理利用雨水資源。
4.3 管道質量不達標
在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過程中,地下的構筑物數量不斷增多,城市的給排水系統不斷變化,但是由于其對城市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城市的供水管道質量不達標,無法滿足城市化建設的實際需求?;诖?,在開展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應當不斷優化規劃設計工作,建設完善的自然水體系,保證管道質量。
5 海綿城市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
5.1 開展專業性技術方面研究,因地制宜開展給排水設計
由于我國的國土面積廣闊,導致各個城市的具體情況不同。因此,在海綿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應當立足于實際情況,不能盲目學習其他城市的經驗。下面以某工程為例,其主要的海綿道路分布在城市南部,主要就是因為南部地勢較低,能夠將水資源聚集到一起,進而滿足泉水噴涌的需求。要想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建設質量,就要對專業性較強的技術進行研究,進而不斷提升建筑給排水設計水平。目前,海綿城市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技術水平也屬于起步階段,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撐。所以,應當進行不斷的探究,加強建筑給排水專業性技術方面的研究。
5.2 落實責任制,建立健全的給排水管理體系
由于海綿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的時間較長,但是我國的經驗還比較缺乏。在建筑給排水設計工作中,應當樹立責任制,對建筑給排水工作進行統籌規劃,保證各項工作穩定開展,從根本上滿足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需求[3]。在此過程中,對當前建筑給排水體系進行分析,找到薄弱環節,并采取車行道雨水及人行道的滲透功能,收集雨水并進行再利用。通過精心的設計與勘察,并對城市給排水系等基礎設施進行科學規劃,不斷提升排水系統的整體運行功能,有效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率,為地方服務。
5.3 設置綠化帶,解決排水與蓄水問題
在綠化帶的給排水設計過程中,應當不斷加強對給排水的設計,利用透水路面的地表徑流,使自然水體能夠流向綠化帶雨水口。與此同時,設置排水口,保證雨水能夠匯集到指定的區域當中。還可以使用鋪設礫石層的方式,對雨水進行過濾,使其能夠走向自然水系統。通過安裝導流系統的方式,在汛期使雨水能夠滯留,有效減少雨水的浪費。通過設定明溝系統的方式,沉淀雨水,避免路面出現積水的問題,緩解大眾的日常出行壓力[4]。根據車行道與人行橫道的設置要求,在一定的距離內設置雨水篦子,促進雨水收集系統的連通,應對氣候異常問題給給排水工作帶來的不良影響。只有解決了排水與蓄水的問題,才能夠為群眾的財產安全提供保障,使城市的水系統不會受到破壞,實現給排水的統一協調運轉。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緩解城市用水不足的問題。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氣候不穩定的條件下,海綿城市理論能夠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現代化建設的結合,更加符合經濟長期發展的規律。在實際的推進過程中,應當對城市的排水功能進行分析與調研,借鑒國內外的成功案例,編制科學的規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給排水建設的適用性。在促進城市水資源合理利用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建設質量,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參考文獻:
[1] 尤宏亮.“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22):151~152.
[2] 徐鋒.分析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運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7(8):214.
[3] 王家未.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9):159.
[4] 李俊奇.基于多重目標的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與系統方案優化[J].給水排水動態,2017: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091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