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控制及監管重點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作為一種新型建筑,由于其規范標準的不健全、技術體系的不完善、建筑人才的不足加上監管機制滯后等原因,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質量安全隱患,筆者從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多年,結合工作實際,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控制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監管重點建議,為后續此類工程監管提供了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流程;質量控制;監管重點
  1  引言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是指將建筑拆分成各個構件在工廠進行預制,然后運輸至工地現場,通過一定的連接方式而形成的一個整體建筑。其施工流程主要為:預制構件的運輸、堆放和吊裝;現場構件安裝連接和后澆混凝土施工;裝飾配套施工等。
  2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控制
  2.1  構件運輸、堆放和吊裝
 ?。?)構件運輸應根據構件尺寸及重量選擇相應車輛,宜采用專用托架和低平板車,同時注意裝卸和運輸過程中保持車體平衡。應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構件移動和傾覆同時對構件采取保護措施,如捆綁、支撐處采用柔性墊襯加以保護。(2)構件應按類型、吊裝順序及使用部位分別堆放,并設好標牌。存放場地宜滿足平整度和承載力要求,并做好排水措施。堆放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構件破壞及污染。(3)構件吊裝應根據其受力性質、重量等特征選擇合適的吊具及吊裝方式。吊運時,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若設計無要求時,到達75%強度即可。構件吊運過程中應保持平衡、穩定,吊具受力應均衡。預制構件吊裝后,應及時采取固定措施進行有效固定。
  2.2  構件安裝和混凝土后澆
 ?。?)構件安裝前再次核對構件類型、規格及編號,同時檢查已完成結構混凝土構件的軸線位置及尺寸偏差,混凝土強度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預埋鋼筋位置、數量、規格及連接方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預制構件宜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單元進行試安裝,經各方驗收確認后,方可進行正式安裝。吊裝就位后,應及時設置臨時支撐進行固定。臨時固定措施應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能達到后續施工承載要求后進行拆除。對采取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和鋼筋漿錨連接的,應保證所有出漿孔有漿體連續流出。(2)后澆混凝土施工模板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同時保證其穩定性;鋼筋宜采用專業化生產的成型鋼筋,其數量、規格、位置、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宜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炷翝仓驼駬v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模板、連接構件、鋼筋及預埋件位移,同時要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后澆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撐。
  2.3  裝飾配套施工
  裝配式建筑宜采用一體化設計施工,建筑專業、結構專業、機電專業及裝修設計應協同進行,在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到工廠預制生產、施工現場裝配施工的需要。室內裝修宜采用工業化構配件組裝,減少現場手工濕作業等操作。裝修施工嚴禁違反設計改動建筑主體、承重結構或主要功能。預制墻板上保溫施工應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界面處理,并著重做好細部斷熱橋節點及防水節點的施工。構件中預埋管線、預埋件及預留洞孔的位置應準確,不應安裝后隨意剔鑿。
  3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監管重點研究
  區別于傳統式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需要進行深化設計,預制構件企業納入責任主體,構件現場安裝連接質量作為施工質量控制關鍵工序,因此,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管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根據監督管理要求,從內容上來說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監管:①對包含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在內的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②對裝配式建筑原材、構配件、工程實體質量控制資料的監督抽查。③對預制構件安裝、混凝土后澆施工過程中關鍵節點和最后成型觀感質量進行監督抽查。從監督流程上來說應包括三個階段:①構件的運輸、吊裝、堆放階段;②構件現場安裝及混凝土后澆施工階段;③裝飾裝修配套施工階段。每一階段,具體監督的重點內容如下。
  3.1  構件運輸、吊裝及堆放
 ?。?)施工單位應對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制作構件履行施工總承包質量管理責任:構件生產時會同監理單位駐場代表進行生產質量監督。(2)預制構件出廠前應由廠方對構件的外觀質量、尺寸偏差進行全數檢查。此外,還應對預制構件的結構性能(如承載能力)及實體質量(如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等)進行抽檢,抽檢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安排出廠。構件出廠時,涉及的質量證明文件應真實、齊全、有效,構件顯著部位應設置具體出廠標志,包括構件的生產日期、類型、規格、編號等相關信息。(3)預制構件進場時應由施工單位對每批構件進行外觀質量及尺寸偏差驗收,同時還須復核預制構件的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并報監理單位抽檢合格方能使用。發現不合格的構件,應立即退場。(4)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在構件出廠進場前應編制并報批運輸、堆放及吊裝方案,并落實交底,嚴格按照技術方案執行。從事運輸和吊裝作業人員必須經教育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構件運輸、堆放及吊裝過程中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構件損傷及污染。
  3.2  構件現場安裝及混凝土后澆施工
 ?。?)施工單位應當根據設計文件及規范標準,對構件運輸及堆放、吊裝及臨時固定、首層裝配結構安裝、標準層結構安裝連接等關鍵工序施工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報監理審批,同時就具體施工向班組工人進行技術交底。此外,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質量檢驗制度,對構件連接灌漿作業等關鍵節點進行重點管控,并形成齊全的質量控制資料。(2)施工單位應積極落實樣板引路和技術交底制度:一是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主要構件安裝連接、混凝土后澆等細部節點施工制成圖片和實物樣板,明確細部做法,進行樣板引路。二是現場預制構件宜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元進行試安裝,經各方驗收認可,并落實交底后,方可大面積施工。(3)監理單位應對進入施工現場的預制構件成品、半成品進行質量查驗;對首層及標準層裝配式結構連接關鍵工序、關鍵部位實施旁站;對施工隱蔽工程進行驗收。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的,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4)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及預制構件生產企業應當共同制定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驗收方案并遵照執行,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基礎上進行。
  3.3  裝飾裝修配套施工
 ?。?)施工單位應在工地現場制作外墻保溫及防水、門窗安裝、水電管線安裝等細部節點樣板,經各方驗收確認并落實技術交底后,方可指導工人施工。(2)監理單位對進場的節能、防水及其他裝飾裝修材料應進行查驗和見證取樣送檢;對外墻密封防水、節能保溫施工應重點進行旁站或巡視。(3)裝飾裝修工程結束后,監理單位應組織施工單位對涉及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進行檢測,如防水房間及屋面蓄水試驗、外墻及門窗淋水試驗、管道通球及水壓試驗等等。
  4  結語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工程建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重要舉措,然而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筑仍處于發展初期,當前的監管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夠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需要,工程項目施工關鍵環節質量監管甚至出現了盲區,導致工程質量安全得不到保證,這就不斷地倒逼我們監管部門加快探索新型監管制度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董志龍,董艷秋,王強.. 淺談建筑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產業化工程的質量控制要點[J].建設監理,2016(3):57~62.
  [2] 張興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安裝常見質量通病與防治[J].安徽建筑, 2014(4):99~100+106.
  [3] 曹詩定,王偉.裝配式建筑優點、技術難點剖析與監管重點探索[J].工程質量, 2015(12):197~198.
  [4] 張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質量控制及監管研究[J].施工技術,2016,(17):137~140.
  [5] 王亮,裴予. 關于我國裝配式住宅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J].中國建材科技,2017(1):47~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52262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