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農民建設新農村 新農村發展新農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譚美蓉 龐 濤

  
  “新農村建設”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是年10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擺在“十一五”時期主要任務的第一條?,F如今三年過去了,在美麗的黔中地區--平壩縣,這里的農村又是怎樣呢?
  憑借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和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平壩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方興未艾。該縣有2個省級試點村、7個市級示范村和11個縣級試點村。其中,羊昌鄉本寨村已進入全省“百村試點”村的行列。走進這些村寨,你能夠切身感受到什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
  這里的農村很美麗。走過一道頗具特色的石板牌坊,就是羊昌鄉本寨村了。漫步于村間平整的大道上,可以看到,每一戶村民的房屋無不是門廳整潔,老人在樹下閑聊,兒童在歡聲笑語中嬉戲,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見著外來的客人,村民們熱情大方地請進門去,斟上一杯茶水,邀著圍坐在一塊。好客的王老伯迎來客人,待以據說是自家種的花生,大家自然說起這幾年村民生活的巨大變化。老伯顯得非常激動,他說,村里新建起了一所水沖式公廁,有了寬敞干凈的村文化活動室。尤其說到家中的玻璃鋼沼氣池,他更是興奮不已。他說,我們也過上城里人的生活了。老伯還興致勃勃地領著客人到村里細細觀看,滿足之情溢于言表。
  本寨村村委會主任熱情地向我們介紹,為了將村里的環境改善好,省、市、縣的領導們來看過多次,給予本寨村多方面的指導和幫助。有的專家一住就是個把月,為的就是幫助我們科學嚴謹地把家園建設好?,F在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建起了5個鋼架大棚,用來種植瓜果蔬菜和經果林。村里還建了移動機站,有50多戶人家實現了無障礙通訊。
  村委主任和我們一起沿著美麗的羊昌河順流而上,沿路空氣清新、風景宜人。抵達四道壩后,他告訴我們,這里河流落差比較大,發展水電的條件很好,是黔中水利工程的建設重點之一。根據上級的要求,村里已經著手實施土地治理項目,綜合治理山水林田路,使村里處處呈現出“渠相連、路相通,田成方、樹成行,房齊整、人和諧”的景象。2008年度,本寨村新農村建設項目主要有沿河步行道修建、通組公路建設和封閉式垃圾池建設等,目前已全面完成。
  這里的農業較發達。在平壩縣農村,我們親眼看到了較為發達的農業生產。多年來,平壩縣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各鄉鎮、各村寨都有專門的生產基地。在種植業方面,具有農業生產優勢的高峰鄉、羊昌鄉等鄉鎮都積極推行無公害優質大米種植、標準化生產,種植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板田大蒜、碗豆、花生、苦瓜、經果林、蓮藕等。平壩所產的優質大米榮獲了“放心大米”的稱號,產品遠銷省內外,蔬菜主要銷往貴陽、安順,不愧為知名的“黔中大糧倉”、“黔中大菜園”。在養殖業方面,縣里緊緊依托羊昌河、麻線河流域的優勢,發展平壩灰鵝、麻鴨養殖,大力推廣三元雜交商品豬。目前,該縣齊伯鄉、十字鄉等地,養殖業都比較發達。
  我們驅車來到聞名已久的“葡萄園基地”――高峰鎮王家院村。在距村數里的地方,便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變化。一色藍檐灰墻的房屋錯落有致,在高大的樹木中若隱若現。,若隱若現地充斥在田間地頭。高峰鎮王家院村不僅種植葡萄,還種植了蓮藕、辣椒等蔬菜。同樣是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的天龍鎮蘆車壩村,以及縣級示范點夏云鎮阿腰村,他們種植的白菜、辣椒、西紅柿等優質農產品都銷往省內各大知名蔬菜瓜果市場,以及廣西、福建等地。很多銷售商都是提前預訂了大批量的蔬菜瓜果。健康環保的綠色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也為農民們創造了可觀的收入。
  我們了解到,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平壩縣邀請國內著名的農業專家、學者,多次來到本縣、深入鄉村,進行專業指導,縣委、縣政府積極籌措資金,對全縣農民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多種農村實用科學技術;指導農民在適宜的土地上種植花卉,養殖桑蠶。不少鄉村還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特色農業”,為農民提供了更多更有利的致富渠道。此外,縣級部門還根據各地的條件,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在一些示范點搞起來農業觀光游、休閑娛樂游和鄉村旅游,扶持發展“農家樂”。
  這里的農民講文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全面的系統工程。所謂“新農村”,就是農村經濟發展了,整體環境變化了,基層民主建設完善了,農民的素質提升了。
  
  在我們所接觸到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中,看到許多勤勞淳樸的農民朋友,他們思維活躍、語言豐富、頭腦靈活,通過新農村建設的良好契機,得到了很多實惠。應該為“有的經營葡萄種植,有的從事蔬菜栽培,提及農經更是津津樂道、滔滔不絕。高峰鎮的一位果農在回答“你所理解的‘新農村建設’是什么”的時候說道:“村里的干部很久以前就在村民大會上告訴大家了,農村是我們大家生活的地方,中央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說到底就是為了改變我們農民的生活和生產環境,讓我們都過上好日子。作為農村的主人,我們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只會伸手去要,要先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質樸的果農帶著憨厚的笑容,繼續說道:“我沒有什么文化,但是領導為我們請來的專家們都十分耐心地給我們上課,教我們怎樣‘種莊稼’,還告訴我們如何把自己種出來的水果賣出去……”
  通過積極主動地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平壩縣許多“新農民”實現了科學種植,他們增加了收入,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借助新農村建設的東風,許多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動室,組建了文藝宣傳隊,豐富了村民的文體活動,杜絕了賭博、封建迷信、打架斗毆等現象。
  農業是我國的根基之業,其發展水平、狀況關乎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惠及廣大的農民群眾。如今,平壩縣許多農民普遍有了新思想、新觀念、新追求,他們的眼界比過去寬了,精神境界比過去高了。他們有的依靠政府扶持、自身努力改建自家的房屋,拓寬村里的道路,清理周圍的環境;有的熱情好客,用自家的房舍、院落辦起了城里人很喜歡的休閑游、農家樂;有的大搞特色種植、養殖,既豐富了市場供應,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他們正在用勤勞的雙手創美好的生活。
  朋友,如果你有什么疑問,不妨親自來一趟。平壩農村特有的田園風光、民俗風情,還有村民生活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定會讓你心情愉快、流連忘返……(作者單位:平壩縣委宣傳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994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