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音樂教育和聲教學現狀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賀思媛

  摘要:高速發展的高等音樂教育與教育資源短缺的矛盾,傳統教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方向的矛盾,是擺在高師理論教學面前的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作為高師和聲教學,其改革也一樣勢在必行。本論文從對高師和聲教學現狀的分析入手,通過對各階段和聲教學要求、教學方法的改革、相關學科的協調及新的教學手段的開發等方面的探討,尋找新的有特色的高師和聲教學體系的改革之路。
  關鍵詞:高等音樂教育 和聲學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
  隨著高等音樂教育事業的普及與發展,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培養目標也由長期以來單一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培養方向。于和聲教學而言,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在教學資源、課時設計及教學手段的改革等各方面均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而集體課及自主學習比重的增加已經是高師和聲教學中不爭的事實。
  一、和聲教學現狀的思考
  高師和聲教學現狀的第一個方面是音樂教育生源的結構層次的多樣化和復雜化。目前我國師范教育生源分類復雜,可以簡單地分為專科教育、專本科分段式教育及本科教育三種形式。??平逃呐囵B目標主要是小學師資,本科教育的培育目標主要是中小學師資;本科教育中有些學校又往往將有特殊培養前途的學生在一定學習階段轉為作曲、聲樂或器樂主修生,這類學生的教學計劃類似于音樂學院相關科系的設置。
  和聲教學現狀第一個方面是培養目標的改變。現實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音樂教育專業的很多學生都面臨著就業的幾手準備。即便是從事音樂教育,很大一部分人都會在適當時機選擇攻讀各類碩士學位。培養目標的的多元化要求高師教育階段必須打好各門理論課程的基礎,包括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之一《和聲學》。第二個方面是師資力量的不足。一對一教學可以因人施教,增強教學的目的性。但僅僅與十五年前相比,各音樂院校及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招生人數早已呈幾何級數增長,教學資源根本無法滿足一對一教學的需求。同時,互動式學習、自主式學習也是提高大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方面。因此,現在大部分高師和聲教學都取消了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代之以集體課答疑。和聲教學現狀的第四個方面是教材選擇的多樣化。高師和聲教學普遍采用了發源于德國,并經前蘇聯教材傳入中國的功能和聲體系,各類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比如,[蘇]伊?斯波索賓等著《和聲學教程》主要以兩行譜的四部和聲為基礎,對于主修作曲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和聲基礎非常適合。該書把傳統和聲歸納得科學、縝密,為這門音樂學科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而上海音樂學院桑桐著《和聲學教程》既有古典和聲部分,又有現代和聲部分,可以讓學生比較著來學習,既能學習古典和聲,又能了解現代和聲,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和聲學習水平;中央音樂學院吳式鎧著《和聲學教程》中則標記為“SVI”,認為主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VI級和弦主要以下屬功能為主等;上海音樂學院桑桐著《和聲學理論與應用》又在承認功能性的基礎上采用數字化標記體系,學生要做到心里想著功能,譜面標記數字。和聲教學現狀的第五個方面是和聲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落后。在數字化教學手段已經普及到中小學及大學的絕大多數學科的情況下,和聲學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口傳、心授、單純鍵盤演示的階段,現代化技術手段及由此帶來的互動性教學方法還沒有與和聲教學真正結合起來。和聲教學現狀的第六個方面是和聲教學內容的設置。許多院校的和聲教學仍以四聲部寫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缺乏對學生分析、應用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和聲知識僅停留于書本之上,沒有形成基本的音響概念,甚至由于內容枯燥、繁瑣,學生不易理解,學習感到吃力。
  二、和聲教學改革與創新思考
  保持各階段和聲教學的相對獨立性,即各階段教學有各階段的特征,應讓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各階段的理論知識,打好扎實的基礎。根據不同學制,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保持各階段教學的相對獨立性,避免貪多求全,突出基礎學習作用。
  1.注重教學改革與創新。改變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強化創新意識。和聲學課堂教學首先應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必須從單一的、僵化的模式中解脫出來,還和聲豐富多彩、多聲部音響、縱橫思維的本來面目。
  2.相關學科的融合與協調。和聲學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它與曲式分析和鋼琴伴奏等課程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分析曲式和為歌曲配奏鋼琴伴奏的時候,都離不開和聲知識。而音樂院系的教學往往各自為戰,互不通氣,這就加大了和聲教學與相關課程協調的難度。
  3.開發新的教學手段。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進入了電腦時代,電腦集各種電教媒體功能為一體,可以根據需要使用這些媒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和聲教學的內容與形形式變得更直觀、更有效、更有吸引力。
  多媒體種的現代化和聲教學軟件,可以制作出美觀而清晰的四部和聲譜和各種鋼琴、樂器組合譜,大大提高了樂譜的可辨性,避免了在黑板上抄寫譜例的筆誤。多媒體教學消除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形成了和聲教學的基本保證。利用電腦多媒體進行和聲教學,可以將和聲聽覺訓練、和聲分析、寫作、鍵盤和聲等諸多內容,在同一種教學模式中得到出色的完成,必將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雖然近年來高師音樂教育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和聲教學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確實值得認真思考。改革總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和聲基礎知識及寫作、分析技巧的靈活掌握,提高分析、處理作品的能力,進而提高走向工作崗位后的專業素質。針對新的教學指導綱要,認真地分析目前和聲課教學現狀,立足于本學科、本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與教學計劃的制定,放眼于教學內容的革新與教學方法的改進,實現教學觀念上統一思想,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為新世紀的高師和聲教學譜寫出新的樂章!
  
  參考文獻:
  [1]李虻/姚蘭編著.音樂論文寫作[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2]伊?斯波索賓等 合著《和聲學教程[J].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
  [3]喬國輝.對高師音樂專業和聲課的教學思考[J].教育與職業教學研究,2005年第26期
  [4]涂致潔.新課標理念下的高師和聲教學[J].銅陵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362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