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行:默默領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巴達拉科
所有看似平凡的決策,其實一點也不平凡。因為決策背后有復雜的動機,也有各種政治角力,長期成功需要步步為營。大部分困難而重要的問題,都不是由高層的英雄人物以迅速果斷的方法解決的,而是那些遠離聚光燈的默默領導人。
在不斷變動的新競爭時代,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領導與決策?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約瑟夫?巴達拉科,在新著《默默領導》(Leading Quietly)中點出,英雄式領導的成就被盲目崇拜、夸大,但在快速變動的后工業時代,真正對世界造成影響的,是默默且嚴謹地執行出數百萬件瑣事的"默默領導人",他們為組織、同事、自己,做出正確的事。
本文特別摘錄《默默領導》一書部分內容。
每種專業、每條人生的路上,都有偉大的領導者和英雄。大企業的創辦人和轉型者,重塑社會的政治領導人,冒著生命危險救人的消防隊員,我們視之為模范,歌頌他們的成就。我們覺得,他們就是領導人的真正典范。
但他們真的是典范嗎?我這么問,是因為我一生都在研究管理和領導。我觀察到,最實際的領導者,很少是英雄。這些人不是知名度很高的優勝者,也不想變成那樣的人。他們默默地、嚴謹地,為組織、為周遭的人、為自己,做正確的事。
我稱這些人為"默默領導人"。因為他們的成就,絕大部分來自于謙遜和自持。因為許多大問題,只能以持續的小努力來解決默默領導,雖然看來步履緩慢,卻常是讓組織和世界變得更好的最快方法。
領導的英雄觀點以金字塔的方式來看人。最頂端是偉人,他們擁有清楚且強有力的價值觀,能辨別是非。他們大膽行動,為了高貴的原因犧牲自己,為別人樹立典范,最后改變了世界。金字塔的底層,則是生命的旁觀者、逃避和懦夫。這些人是詩人埃羅奧和特(T.S.Eliot)所說的"空心人"(hollow men),害怕行動,自私自利,他們無法激勵別人,也改變不了任何事。
但多數人在多數時候,既不曾拯救世界,也不曾傷害世界。他們只是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工作,試著照顧周遭的人。
小努力解決大問題
思考一下著名醫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的觀點,從任何標準來看,他都是一個真正的英雄領導人。史懷哲在近30歲時,放棄了兩條生涯路,一條是成為音樂家,另一條是成為神學家,這兩條路,都能帶給他舒適穩當且安全的生活。但他卻成為傳教醫生,終身奉獻給中非的病患。他那艱困、孤獨、有時危險的工作,讓他贏得195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史懷哲將獎金拿來擴建醫院,并在那里工作直到90歲死去。
史懷哲改變了許多生命,激勵了無數人。然而在他的自傳中,他卻提到何謂改變世界的偉人:"人類追求理想的決心中,只有一小部分為人知。其余的力量,則必須處理很多瑣事。這些瑣事的總和,比那些被公眾表彰的人所做的事,更難上千倍。"
史懷哲要我們重新思考偉人在人類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偉人所做的事,不過是"泡沫",他贊揚"瑣事"。
史懷哲的觀點代表了在思考領導時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讓我們看看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泰諾(Tylenol)事件。1982年,有人在止痛藥泰諾膠囊里,加入氰化物,造成7個人死亡。強生公司的董事長詹姆斯?柏克(James Burke)未曾卸責,他當機立斷,帶領公司渡過眼前的危機。他立即從市場上收回泰諾,損失幾百萬美元。強生公司迅速對泰諾膠囊加裝三層安全包裝,整個制藥業也跟進。柏克的做法,獲得極高的評價,并且當之無愧。
這個故事很戲劇化,也很振奮人心?然而,從史懷哲的觀點來看,這種故事卻很容易誤導我們。泰諾事件,是20世紀80年代強生公司負責領導的真實故事嗎?這段期間,公司的其他人都做些什么呢?幾千名生產泰諾膠囊、急救繃帶和其他產品的經理、主任和員工,難道都在享受美好的道德假期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像其他組織的人一樣。他們每天都得處理生活和工作上的挑戰;確定他們所賣的產品是安全的、幫助同事解決個人問題、研發新藥和醫療設備,并確保員工得到公平的對待以及尊敬,強生公司的"非英雄"們并沒有獲得公司高層的資源和支持,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了這許多事。從最偉大的角度來看,他們所做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事實上,從史懷哲的觀點來看,他們的努力,本身就是偉大的。
從更寬的視野來看,每天多數的問題都需要領導來解決。這些狀況不具策略性,并不重要,也無須組織高層來解決。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能面對這樣的挑戰。困難的抉擇在每天的生活里未曾間斷,而且相當復雜。
聚沙成塔改變世界
想象你翱翔在城市上空,將家庭、辦公室和其他建筑物的屋頂都掀起來,看看里頭在做什么:一對夫婦正在爭辯是否要將公公送到養老院;某間辦公室,兩位政府官員正在竊竊私語,討論某位長期雇員被謠傳侵占公款的調查案;醫院急診室主任正看著一張報表,想辦法避免單位所處理的貧窮病患量銳減的問題;銀行的財會人員剛發現一個嚴重的會計錯誤,他該向上級報告,引起組織里的混亂,還是置之不理?
每天都有很多實際的問題、例行公事和瑣事,乍看之下都只是小事。但近看之后,卻透露了別的訊息。表面上看來很普通的問題,可能非常混亂,復雜、模糊,而且重要。這些問題是真正的領導挑戰。
以財會人員的例子來說,還有什么比會計問題更實際,甚至更煩人的?一旦財會人員停下來,仔細審視,就會發現這問題并不容易,例如,為什么這樣的大問題總是會長期被忽視?一個令人沮喪的可能性,是管理高層想要文過飾非。將問題攤在陽光下,可能讓他的同事丟掉飯碗,并且讓銀行的客戶破產;但隱瞞問題卻可能違法,也違反財會人員的專業和正直感。
就像其他組織的人一樣,這個財會人員,所處理的正是一種棘手的、普遍的挑戰。舉例來說,當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資源來做你認為該做的事時,該怎么辦?如果做對的事得打破規則呢?如果情況模糊且不確定,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對的?如果位高權重的人逼迫你去做錯的事呢?這些問題,都說明了每日領導以及負責范圍的復雜性。
這位財會人員做了對的事,但卻不是以英雄的方式。他找出揭露這個問題的方法,重新架構貸款,保住同事的工作,也避免危及自己的工作。他未曾以戲劇化或英雄的方式來完成這些事,他謹慎而且計劃周詳,他干練行事,保持敏銳,并且在做對的事時,繞過了許多銀行的規則??傊?,他以特別的、非正統的、非常實用的思考和行動,來解決他的問題。
我對這種領導方式的了解,來自于對狀況核心的小心檢視,那些狀況通常是一個組織的經理人,面對了一個困難的道德挑戰,卻能以實際的、負責的方法來解決。我發現,在這些狀況中,個人很少采取大膽而勇敢的步驟。他們未曾標舉特別的價值,并慫恿一大群人來跟隨他們。他們也不太想犧牲自己。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通常不確定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這些人謙遜且不喜歡出風頭。保持懷疑而且謹慎務實;他們沒什么魅力,沒什么權力,就傳統的方式來看,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領導者。他們三思而后行---耐心、小心、謹慎。
最后,他們會做出對的事,或者至少讓事情得到解決。他們以讓世界更好的方式,做出棘手的抉擇,應付艱難的情況。
這些需要耐心的、不迷人的、每天的努力,又代表什么呢?答案是,幾乎每件事情,大部分困難而重要的問題---不管是在組織內還是組織外,都不是由高層的人以迅速果斷的做法解決的,而是那些遠離聚光燈的人,透過小心翼翼、深思熱慮、小小的、實際的努力來完成的。總之,默默領導才是推動及改變世界的那雙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69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