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肉牛流行熱的流行特點、臨床表現及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肉牛流行熱也叫做三日熱或者暫時熱,是由于感染牛流行熱病毒而發生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該病主要特征是急性發病、快速傳播,病牛表現出高熱、呼吸道發炎、四肢關節疼痛、步態僵拘等,該病的流行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該病的發病率高,但死亡率較低,且往往呈良性經過,但由于大面積流行及迅速傳播,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給養牛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危害?,F概述肉牛流行熱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以及防治措施。
  關鍵詞:肉牛;流行熱;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對癥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3-0096-02
  1 流行特點
  主要是黃牛和奶牛容易感染發病,水牛感染較少。一般來說,產奶量高的母牛容易發病,體況肥胖的?;疾『蟀Y狀比較嚴重。該病的發生呈現明顯的周期性,一般3~5年左右流行1次,在大流行后往往間隔出現一次較小的流行。
  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牛,其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中都含有病毒。該病的傳播媒介是吸血昆蟲,其通過先后叮咬病牛、易感健康牛來傳播該病。因此該病的發生往往與吸血昆蟲的出現時間一致。
  該病的發生呈現明顯的季節性,通常在夏末至初秋、氣候炎熱、潮濕多雨、滋生大量蚊蠓的季節流行。但在一些南方地區,少數牛場會在3月就出現發病,出現這種早發也與其氣候相關。該病的傳染力強,發生后會快速傳播,短時間內就會導致大量牛發病。
  2 臨床癥狀
  牛感染病毒后經過3~7天的潛伏期就會突然出現發病,病程往往持續2~5天,可分成四期,分別是發熱期、失能期、恢復期和后遺癥期,具有較低的病死率,在加強護理的情況下,死亡率一般在1%以下。臨床上,該病可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呼吸型、癱瘓型、消化型。
  2.1 呼吸型
  呼吸型是該病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發病初期,病牛表現出精神萎靡,體溫急劇升高,往往可達到39.5~42.5℃,經過2~3天就開始下降。泌乳期母牛此時的產奶量會明顯減少,但其他癥狀相對比較溫和,較難被覺察。接著進入失能期,此時大部分病牛又會呈現持續高熱,鼻鏡變得干燥,鼻端存在黏稠分泌物或者水樣黏液;口邊有泡沫,口角流涎;眼結膜潮紅、腫脹,流淚增多,眼睛畏光,存在黃白色的眼眵;脈搏快而弱,達到100~120次/min;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達到80~120次/min;體表皮溫不均,肌肉震顫,關節腫脹,四肢僵硬,跛行或者呆立不動;少數病牛的頭部、頸側、肩胛以及前胸等部位皮下組織發生氣腫;聽診發現支氣管音粗糲、肺泡音高亢,并有干濕性音。妊娠母?;疾『髸霈F流產、死產或者形成死胎;泌乳母牛的產奶量會進一步減少,甚至停止產奶,同時奶品質變差。少數病牛會由于繼發肺水腫或者肺氣腫等在3天后死亡。
  2.2 癱瘓型
  主要是由于病牛的關節囊腔和后驅運動神經感染病毒引起,一般是妊娠超過6個月和產后1個月以內的母牛容易發生。病牛臨床上主要癥狀是關節發生腫大,四肢伴有疼痛;往往呆立不動,走動時步態蹣跚、跛行或者無力,甚至出現癱瘓,無法站起;停止采食,發生下痢或者糞便干燥。妊娠母牛會發生流產、早產或者出現死胎等。
  2.3 消化型
  病牛表現出體溫升高,往往可達到大約40℃,典型特征是出現胃腸炎。發病初期,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完全廢絕,流淚、流涎,瘤胃鼓氣、蠕動緩慢,伴有腹痛,發生便秘,排出散發惡臭的糞便,尿量減少且尿液混濁,后期發生腹瀉,排出帶血稀糞;妊娠母牛也會發生流產、早產或者形成死胎等。
  3 防治措施
  3.1 對癥治療
  3.1.1 呼吸型
  治療原則是解熱平喘、緩解呼吸困難、輸液強心、避免酸中毒和繼發感染。
  解熱,病??杉∪庾⑸?0~50 mL安乃近,每天2~3次;或者肌肉注射20~40 mL安痛定或者復方氨基比林。對危重病牛或者非妊娠病牛還可配合靜脈注射50~80 mg地塞米松磷酸鈉,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或者使用氫化可的松,妊娠母牛也可使用。
  如果病牛呼吸困難可進行輸氧,主要是采取鼻孔插入輸氧法。
  輸液強心,取2000~4000 mL 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40~60 mL 20%維生素C、10 mL 20%安鈉咖,混合均勻后病牛緩慢靜脈注射,根據實際情況每天2~3次。
  為避免發生酸中毒,病??伸o脈注射500~1000 mL 5%碳酸氫鈉,每天2~3次。
  為避免病牛出現繼發感染,每頭每天可靜脈注射480萬~800萬IU青霉素。
  3.1.2 癱瘓型
  病牛不僅要按以上方法進行解熱、避免繼發感染,還要補充鉀離子、氯離子,可靜脈注射500~1000 mL 10%葡萄糖酸鈣、50~100 mL 10%氯化鉀;刺激神經興奮,如肌肉注射或者在大胯穴、百會穴注射1 g維生素B1,也可在大胯穴或者百會穴注射10 mL 0.1%硝酸士的寧,每天1~2次。
  3.1.3 消化型
  治療原則是消炎止血、輸液強心。病牛發生腸炎(如卡他性和出血性腸炎),在消化道形成潰瘍、伴有出血時,可肌肉注射30 mL 5%安絡血,每天3次。對急性彌漫性腸道大出血病牛進行急救時,可緩慢滴注1000~2000 mL 10%葡萄糖溶液、10 mL 0.1%腎上腺素,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果病牛急性大出血或者長時間慢性出血,要采取大劑量輸血,適宜控制在1000~2000 mL。
  另外,還要使用腸道抗菌藥,如痢特靈等,并配合使用腸道保護劑,如活性炭、氫氧化鋁凝膠等,才可確保治療效果良好。
  3.2 加強飼養管理
  牛飼喂時采取少喂勤添的方式,避免飼槽內堆積剩余飼料出現發酵酸敗變質,盡可能增加飼喂品質優良的粗飼料,確保滿足營養需要。同時,要確保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適當增加青綠多汁飼料的喂量,如品質優良的牧草等,改善適口性。飼喂時間,適宜在每天的比較涼爽的早上或者傍晚增大飼喂量,確保牛采食足夠。改變牛作息時間,盡可能在傍晚溫度較低的時間進行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牛場要采取封閉式管理,外來人員必須按要求做好消毒后才可進入牛場,且牛場大門口要設有消毒池內,池內必須裝有足夠的消毒液,保持濃度適宜,確保消毒效果良好。本場工作人員和飼養員要減少接觸外界,防止交叉傳染。
  各個牛舍的工具和飼養員都要經過嚴格消毒,還要對牛舍以及周圍環境進行定期消毒,及時消滅吸血昆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6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