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肉牛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和防治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肉牛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是指在各種應激因素(如長距離運輸、飼料營養不足、管理不當等)誘導下,混合感染多種病原而導致發病。最早在肉牛育肥過程中發現,病牛不會表現出感染單一病原而導致的典型癥狀。在我國,該病給養牛業帶來較大影響,由于具有快速發病、傳染力強的特點,嚴重損害養牛業的經濟效益?,F主要介紹三種常見的牛呼吸道疾病,并概述其發病機理、臨床癥狀以及防治措施,為廣大養牛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肉牛;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發病機理;臨床癥狀;藥物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5-0086-02
  1 發病原理
  肉牛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是世界范圍內都能夠發生的一種疾病,由于頻繁發生給養牛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很多原因都能夠引起該病,其中以牛支原體、牛巴氏桿菌以及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是引起發病的主要病原體。
  1.1 牛支原體病
  牛支原體是引起牛支原體病的病原。牛支原體病一般是犢牛和青年奶牛易感,主要是引起急性呼吸系統疾病,還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肺炎。當牛上呼吸道感染支原體后,機體的抵抗力降低,最終引起呼吸道疾病。
  尤其是在犢牛經過長時間、長距離運輸后,由于免疫力降低,各種機能會發生應激反應,也能夠引起呼吸道疾病。
  1.2 牛巴氏桿菌病
  牛巴氏桿菌病是由于感染多殺性巴氏桿菌導致,主要會導致敗血癥,且組織器官發生出血性炎癥,是傳染性較強的一種疾病。
  1.3 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病
  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病是由于感染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引起。合胞體病毒通常以直接接觸進行水平傳播,主要通過牛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者水汽進行傳播。2 臨床癥狀
  2.1 牛支原體病
  病牛基本會表現出相同的臨床癥狀,主要是精神不振,被毛粗亂、失去光澤,機體消瘦。病程進展快速,食欲減退,很快停止反芻,初期體溫明顯升高,往往可達到41~41.5℃,并持續3~4天,伸頸呼吸,鼻孔張開,明顯氣喘,后期呼吸加速并且嚴重困難,且在半夜和清晨劇烈咳嗽,開始流出清樣鼻涕,之后變為膿性鼻涕,聽診肺部發現肺泡音變小或者完全消失,還可聽到支氣管呼吸啰音以及胸膜摩擦音。部分發生腹瀉,排出混雜血液的糞便,瘤胃鼓氣。部分會繼發關節炎,關節腫脹,呈現跛行,甚至只能夠臥地不起。部分牛耐過后變成慢性型,此時采食基本正常,鼻腔存在較少的分泌物,有時會排出膿性分泌物,體溫基本正?;蛘呗杂猩?,一般為38.5~39.5℃,脈搏也正常;有時會出現嚴重干咳,且往往為單發性;聽診胸部前腹側,有哮喘樣啰音、哨笛聲,尤其在呼氣時更易出現。
  2.2 牛巴氏桿菌病
  病牛體溫明顯升高,通常達到40℃左右,部分可超過41℃;呼吸急促,一般為80~90次/min,有時可高達108次/min,呈腹式呼吸;心率加快,達到100~110次/min。隨著病程的延長,病牛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減少反芻,鼻鏡干燥,并伴有腹瀉,開始排出惡臭的粥狀糞便,之后變成水樣,且其中混雜黏液。病程持續短的病牛,少數會呈現出興奮狀,呼吸急促,全身震顫,發生便秘,排出帶血的糞便,經過1~2天發生死亡。
  2.3 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病
  一般具有2~3天的潛伏期。溫和型,病牛表現出體溫明顯升高,精神不振,但很快恢復;出現干咳,并有少量的漿液性鼻液流出,經過2周左右即可痊愈。急性型,病牛往往突然出現發病,精神萎靡,食欲減退,體溫升高至40~42℃,流漿液性鼻液,流涎,張口呼吸,出現單純的呼吸頻率加快,一般為40~100次/min,伴有痛苦呻吟。除最輕型病牛外,該病每次暴發都會有一些病牛發生皮下氣腫,尤其是接近肩峰處。聽診肺部有多種聲音,如支氣管音增強、支氣管水泡音增強、由于氣腫出現捻發音。病牛在沒有繼發感染細菌時,病程可持續10~14天,基本不會發生死亡。
  3 防治措施
  3.1 藥物治療
  當發現肉牛表現出類似呼吸道疾病的癥狀時,要盡快就醫,禁止隨意用藥治療,尤其是一天內使用多種不同的藥物,這樣不僅會導致藥物的劑量和濃度無法達到治療呼吸道疾病的需要,導致藥物無法發揮出最大作用,還容易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直接損害養牛戶的經濟效益。
  同時,病牛使用多種不同藥物進行治療會給機體帶來非常大的負擔,加之機體因患病已經變得較為虛弱,藥物反而可能會給機體造成損傷,促使呼吸道疾病對機體自身機能造成的損害進一步加大,即使最后能夠康復,也往往會給機體造成一些不良影響。
  3.1.1 牛支原體病
  慢性型病牛和病程持續時間較長的病牛,可按體重肌肉注射4~10 mg/kg泰樂菌素、10 mg/kg土霉素,或者按體重肌肉注射20 mg/kg螺旋霉素、20~30 mg/kg壯觀霉素,每天1次,1個療程連續用藥10~15天。一般來說,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如螺旋霉素、泰樂菌素等)可在肺部達到較高的濃度,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急性型病牛,可選用頭孢類抗生素和喹諾酮類藥物治療(如恩諾沙星、氧氟沙星等)。
  3.1.2 牛巴氏桿菌病
  病牛體溫升高、食欲不振時,可肌肉注射5 g丁胺卡那,并配合靜脈注射由1000 mL 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20 mL 20%安鈉咖、5 g氨芐青霉素組成的混合藥液,每天2次,連續使用4~7天。同時,對同群沒有出現發病的牛,可盡快免疫接種牛巴氏桿菌病疫苗。
  3.1.3 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病
  病牛表現出呼吸困難時,不僅要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還要配合使用抗炎藥物,常用10~20 mg地塞米松,每天1次;抗組胺藥鹽酸撲敏寧,按體重使用1 mg/kg,每天2次;阿托品,按體重使用0.048 mg/kg,每天2次;阿司匹林,每次使用15.5~31 g,每天2次。如果發生肺水腫,可使用250 mg速尿,每天1~2次。
  3.2 加強飼養管理
  牛場盡可能采取自繁自養,防止引入攜帶病毒的外地犢牛。如果必需到外面引入犢牛時,要先仔細檢查引入的犢牛,并經過基本的防疫處理。在之后的運輸途中,要全面保護犢牛,防止在該過程中感染病原體。犢牛運送到養殖場后,不允許立即進行混養,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飼養,在確認健康、沒有感染疾病后才可混養。
  3.3 定期檢測
  在飼養過程中,牛群要定期進行基本的疫病檢測,以便及早發現攜帶病原或者已經患病的牛,之后立即對其采取隔離飼養,并選用適宜藥物進行治療。對于引入的犢牛,如果在隔離飼養期間發現感染疾病,則要盡快采取有效治療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處理,防止其將病原體擴散至牛群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