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驛站:為受傷的心安一個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陳 穎
在此次抗震救災中,心理援助倍受關注,政府的災后救援更加注重人文關懷。
我們在感嘆這一大進步的同時,也感激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在這個強大而人文的國度里生活的我們,定能戰勝苦難,安穩而舒心地生活。
地震只是一剎那,痛苦卻持久蔓延。
親人至愛好友生離死別,那份痛刻骨銘心;搶險救災,對受災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巨災過后受傷的心靈無處安放
?。翟碌?,在腳下的余震和不絕于耳的鳴笛聲中,綿竹市天池鎮68歲的老人林海被家人從10公里外的災民安置點送到醫院?!皬牡卣鸬浆F在,他都一動不動,跟他講話也沒反應,飯也不吃,現在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這樣下去,恐怕要不行了!”老人的兒子向醫生求助。
老人在地震時只是肩膀受了一些皮外傷,但他目睹了自家房子倒塌、所有家產瞬間被掩埋在廢墟中的場景,這對老人來說,刺激很大。
心理危機干預組對老人進行了會診評估,老人的癥狀屬于“心因性木僵”。服用了鎮靜藥物和心理治療后,老人慢慢轉動眼睛看了看醫生和兒子,過了一會兒,他的手和腳也能輕微活動了,還輕輕地講了幾句話。老人的兒子感動得哭了起來,連連感謝幾位心理專家。
21歲的羌族女孩小麗,地震前跟男友分手,感情受到打擊,地震又讓她本來很富裕的生活不復存在。在露天醫院的幾天中,她只是流淚,不講話,反應遲鈍。進行心理援助的李淑英對她進行了系統的心理輔導,女孩恢復了正常?!拔沂切疫\的,我的爸爸媽媽還在,如果不是我大聲叫,他們也會有危險。”女孩開口講話,并認識到自己勇敢的一面。李淑英把自己的電話留給女孩,希望跟她保持聯系,持續輔導。
李淑英告訴記者,大災以后,一般普遍出現的心理問題就是悲傷、焦慮、恐懼、抑郁、憤怒、意志行為減退,覺得生活沒意義。頃刻間遭受的重創,讓受災的人們無所適從,受傷的心靈無處安放。
組建隊伍為心理援助配備精兵強將
有些人認為先把吃住就業等安頓好了,治療心理創傷可以慢慢來。但四川團省委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李霞認為,心理撫慰越早越好,早期介入,事半功倍?!?月12日發生地震,我們是5月17日開始行動的,現在想來都覺得晚了點?!崩钕几嬖V記者。
從5月17日起,23個兄弟省(市)和其他社會團體的40余支心理援助專家團隊,被四川團省委陸續派送到各個重災區,組織災區學生到外地開展夏令營,與日本的地震孤兒對話……
這一系列行動在短時間內對受到地震傷害的人們起到了有效作用??墒?,心理重建是個長期而持久的工作,它需要3年、5年甚至更長時間,而外?。ㄊ校┑膶I人士因為工作及地域等關系,不可能在四川長久地進行心理援助。
為此,團省委組建了包括心理援助專家組和心理援助專業志愿者隊伍在內的兩支省級隊伍、一支災區志愿者隊伍。
專家組由國際、國內知名心理專家組建而成,主要對省級心理援助志愿者和災區專業志愿者定期進行培訓和督導。
省級心理援助專業志愿者隊伍由具有心理咨詢師專業資質的志愿者組成,并由團省委通過公開招募選拔而來的。
在當地組建隊伍,尤其是在地震災區中尋找和培養心理救助的專業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省級心理援助志愿者由省內外、國內外的專家在成都對其培訓合格后,再到災區“尋人”,尋找擅于溝通的教師、醫務工作者、當地干部、社區人員等構成災區專業志愿者隊伍,對他們進行培訓,讓其便于就近就地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災區的心理志愿者隊伍主要對本地受災群眾的心理狀態進行摸底、分類、登記、造冊;并長期開展“一助一”、“多助一”的結對幫扶;另外還要負責發現個案,跟進個案。
這三支隊伍成了心靈驛站的精兵強將。
安營扎寨就近就地隨時進行心理撫慰
“有了隊伍,還得有‘陣地’,尤其是災民們住進了過渡性住房或者永久性住房后,敲門進行心理援助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崩钕冀榻B道。
為災區群眾,特別是災區兒童營造心理救助場所,使其有傾訴的港灣,有輕松的樂園,有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心理撫慰,這是援建“心靈驛站”的初衷。
團省委將在重災區援建18個“心靈驛站”,作為開展心理撫慰工作的陣地。人們有了心理問題,就可以直接找驛站尋求幫助。
驛站通過打造悄悄話空間、娛樂空間、管理空間三大空間,以音樂治療、儀器治療、體育治療、沙盤治療、繪畫治療等形式給需求者們營造一個輕松的環境,使之成為人們傾訴的港灣、輕松的樂園。
心理撫慰非常細致,驛站的建設也體貼入微。幾經易名,最后定為“心靈驛站”,唯恐引起人們的抵觸情緒;在災區科學選點,爭取能最大限度地覆蓋受災人群;統一外觀形象,標志明顯,以便能讓人們很清楚地找到;窗簾顏色選擇為綠色,能給來驛站的人們安慰和舒適……
驛站的志愿者們就是在當地“尋”來并培訓合格的專業人士,為了能持久有效地為人們服務,全省尤其是成都有一定資歷的心理學專業人士將定期對口提供幫助。一些學術機構也會定期地對這些驛站提供技術支持。
援建一個這樣的驛站需要3萬元,每個驛站配備一名專職工作人員。
當被問到建設驛站的費用和管理此站的人員工資時,李霞告訴記者:“現在主要是由一些企業在支持。我們會努力讓‘心靈驛站’長久地存在于人們的生活當中。在許多發達國家,人們平常也極為重視心理衛生,遭受災害更會像提供食物一樣地提供心理援助。我希望我們國家很快也能那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74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