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壯家喪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覃劍萍

  唱起山歌訴悲傷,有人不知說荒唐。
  肝破膽裂心也碎,只好唱歌訴衷腸。
  這首山歌,就是壯家喪歌的開篇。人死以后,親人為其唱歌,哭訴哀思,追念死者的生平,寄托后人的愿望,這是鄉下一些地方的一大風習。以歌陪葬死者,從古流行至今。壯家喪歌是壯族民間歌手、親人或魔公在堂屋和野外墓地演唱的,往往要唱幾天幾夜,聽眾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壯家老少逝世,都唱喪歌,有的追述死者勤勞儉樸、誠實善良的美德,有的回顧患難相交、同心同德的生活,有的叮囑死者安息九泉、重生于世的祝愿。廣西紅水河兩岸的東蘭、巴馬壯族山村,喪歌習俗盛行,尤其是老人逝世那天,四方親友穿白衣、掛白巾,帶著祭品,結隊趕來。人未進門,就由歌手哭訴唱道:
  今天過坳來,白鳥語悲傷。
  鳥報大樹倒,我斷九節腸。
  今天下山來,看到白紙幡。
  前人安息了,后人得安祥。
  晚上,各方親友陪伴主人坐地上,沉痛哀悼死者的時刻,歌手或魔公為了緩和悲哭氣氛,就唱喪歌。喪歌因以主人身份訴述死者生前的恩德,聽眾都肅然靜聽。許多老人還把兒孫帶到身邊,要他們認真聽唱,學好人做好事,尊敬長老。我祖父病故的那天晚上,歌手們就這樣唱著喪歌:
  天不公,地不公。
  奪走我親人,折斷大樹根。
  您辛勞一世,您艱難一生。
  創立了家業,養育我兒孫。
  那年正月初,世道亂紛紛。
  您闖進山洞,苦竹林安身。
  苦竹根不老,苦竹筍又生。
  苦水泡苦人,才有我兒孫。
  那年三月三,苦竹葉吐艷。
  我出世那天,紅蛋掛身邊。
  紅蛋是您血汗染,紅蛋是您苦力錢。
  父母愛兒女,掏心又掏肝。
  那年中元節,人家小孩背書包。
  我家斷煙火,老人滿村跑。
  討錢無人送,賣工無人要。
  苦竹林下人貧窮,苦您日夜把心操。
  那年九月九,家家老人喝喜酒。
  您慶賀生日,苦竹葉茶來祝壽。
  不是缺糧錢,省吃省用為長久。
  省糧養兒女,省錢起竹樓。
  情未謝,恩未還。
  今日生離死別,灑淚訴心愿。
  請您護佑兒孫,請您安息九泉。
  后人踏您腳印,勤勞清白在人間。
  我祖父的為人,陌生的歌手們如此熟知,小時候我很不解。祖母告訴我,貧苦人家都有共同的家境,父母都有愛子之心,老人生平也是類似的。后來我才明白,壯家喪歌源遠流長,它贊頌我們祖祖輩輩勤儉持家,關愛后代的高尚品德。
  有一年,我的好友日潔的媽媽不幸難產喪生,那時我們還未懂事,見他爸爸在墳前種下芭蕉樹,非常奇怪。每天晚上他爸帶我倆到芭蕉樹下守靈,常見他眼含淚光,嘴里又輕聲唱歌。他怕驚動我倆,歌聲壓在嗓喉里,我們聽不清,更是莫明其妙。后來,芭蕉樹長出花蕾,他領著我倆離開墳地前,才聽到他放聲哭唱:
  我種下的芭蕉樹,今時長花了。
  你孕喪九個月,今天歸陰了。
  我陪伴九個月,現今要離別了。
  長得最大是芭蕉葉,我已待它長足。
  開得最慢是芭蕉花,我已等它長出。
  世間最恩愛是夫妻,我已陪你九月足。
  扇霧氣給你洗臉,積露水給你洗身。
  滴眼淚給你洗發,用恩愛安慰你靈魂。
  你已洗得干干凈凈,你的靈魂即可歸陰。
  你盡了你的情,我也盡了我的愿。
  快摘下這芭蕉花,重返美麗的仙山。
  快帶上這芭蕉花,重變凈潔的姑娘。
  我倆恩愛固然深重,可惜已化為青煙。
  我倆生活固然美好,可惜它太過短暫。
  種下這棵芭蕉樹,請你來往多留連。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壯家這種特殊葬禮,即懷孕的妻子喪亡后,丈夫要在一段時間內,每晚到墳邊陪伴,寄托哀思。從埋葬妻子種下芭蕉樹的那一天起,直到花蕾長出,一般為九個月,丈夫陪伴才告終止,這叫做“還花”,即死者重變花姑娘。還花期間,不是歌手的丈夫都求請歌手,或求借古歌本,每晚在墳前唱喪歌,述訴舊情,吐露哀思,寄托心愿。
  壯家小孩不幸夭逝,有的母親在孩子臨終時刻,用藍靛或墨煙在其身上押手印作記號,盼其重生來世。押手印時,淚如雨下,但仍要念誦喪歌:
  母子(女)無緣份,分手在人間。
  我的命多苦啊,眼前太孤寒。
  得生不得養,實在心不安。
  臨別囑心愿,托生回陽間。
  降生富貴人家,日后再相見。
  手紋留記號,藍靛作證件。
  母子(女)再見面,不必吐真言。
  你是別家子女,也是我骨肉之連。
  壯家喪歌是民族百花園里的奇花異卉,散發一股清新的芳香。以歌寄托哀思,是壯族民間別具一格的葬習,也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29520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