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黨員,這里是你溫暖的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段 華 周 祎
江北區現有流動黨員3116人,其中從區外流入的黨員達2350人,占75.4%。面對這支龐大的流動黨員隊伍,江北區委組織部指導轄區各級黨組織,向流動黨員們敞開了懷抱――
?。荆?給流動黨員安“家”
為了破解流動黨員的管理難題,江北區建立了讓流動黨員“歸隊回家”和“雙向聯系雙向反饋”等9項制度,全區有363名流入黨員領取了流動黨員活動證。重慶雅昌印務公司黨員向惠穎,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當她回居住地開具參學證明時,當地社區黨組織的工作人員十分驚喜,稱贊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流動黨員管理,還專門到江北區西普大廈黨委取經。剛從香港返回江北區工作的黨員向光榮也深有體會地說:“以前沒有制度管理,我們想來就來,說走就走,游離于組織之外?,F在制度健全了,我們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為了增強“家”的凝聚力,江北區通過開設“網上課堂”、“空中課堂”、“午間課堂”等形式,對流動黨員進行電化教育。中冶大廈商務樓宇黨委聘請中央黨校博士研究生導師卓澤淵上黨課,并將課件制成光碟,贈送給沒來聽課的流動黨員。法商企業家樂福黨支部黨員白銳深有感觸地說:“樓宇黨委開展的這些活動,對我們這些久離組織懷抱的黨員來說,就像久旱的天空下了一場及時雨!”
?。荆?讓流動黨員戀“家”
為流動黨員特別是農民工黨員排憂解難,一直是江北區加強流入地黨員教育管理的重點,為讓流動黨員戀“家”,他們將教育管理融入服務之中。
觀音橋農貿市場流動黨支部的黨員唐大全在勸解糾紛的過程中被他人砍傷,對方拒絕承擔責任。流動黨支部多次同派出所等部門協調,對肇事方進行了處理,保護了唐大全的合法權益。唐大全說,作為一名流動黨員,盡管離家千里,但是有了黨組織,就像回到家一樣。
觀音橋街道建北社區87歲的流動黨員汪壽康,每天都堅持到社區黨員活動室參加活動。他說,以前,文件資料要一個季度才能送到我的手中,現在在黨員活動室,我天天都能學習黨的政策。
有了“家”的關懷,流動黨員們紛紛回報社會。石馬河街道南橋寺社區的流動黨員羅小林,從1992年起在社區黨組織的幫助下經營起了一家超市,他還積極幫助社區解決失業人員就業問題。截至目前,在他超市工作的人員累計有上百人次,其中有16名轄區下崗職工。2005年他被評為黨員文明經營戶,2006年他被區委組織部命名為“紅巖黨員誠信經營先鋒崗”。從新疆烏魯木齊建材研究所退休來華新街街道東方家園社區居住的流動黨員吳英和,主動提出加入社區志愿者服務隊,并利用自己的書法繪畫特長,利用每周星期二、四以及假期免費開設成人書法班、少兒繪畫班,先后有20多人成為他的學生,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年齡最大的有75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302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