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愛溫暖他們的心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社會時代的發展也促使人們的思想觀念有所改變,傳統的婚姻觀念在現代社會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逐年上升的離婚率便能真實反映。而離婚率的上升也就意味著我國單親家庭數量不斷增多,對于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則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基于此,文章便立足學校教育角度,對單親孩子的教育對策展開分析。
  關鍵詞:學校教育 單親孩子 教育對策
  單親孩子也就是指成長在家庭因為離異、喪偶、分居或其他原因而破碎的環境中的孩子,也正是因為家庭主體結構的破裂,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則存在較大弊端。我們基于教育的角度來看,唯有給予良好的教育,才能夠保證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而單親孩子因為家庭環境的特殊,很容易便會形成性格方面的缺陷,所以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單親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當給予更多關愛,讓愛去溫暖單親孩子的心靈[1]。
  一、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
  家庭結構的不完整,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與傷害,由于在成長的過程中,單親家庭孩子缺少父親或母親的關愛,使其相較于正常家庭學生而言,在行為、心理等方面都會產生差異。一般來講,他們會更容易陷入自閉、自卑的狀態,對生活與學習都提不起興趣,既不滿足現狀,也無能為力改變現狀。也正因為家庭的不完整,會給孩子的教育帶來不可避免的消極影響,常常會因為家長疲于工作而缺少對孩子的管教,使其行為與思想產生偏差,比如整體玩游戲、在外面閑逛、深夜不歸等等,而且很容易對社會有消極看法,內心中充滿仇恨種子,感受不到來自他人的關愛,這對于家長和老師來講,都對他們的教育工作開展帶來極大挑戰。
  二、單親孩子的教育對策分析
  1.傾注愛意,一視同仁
  相較于完整家庭的孩子而言,單親家庭孩子生活中的關愛會相對缺失,所以其成長過程中的性格形成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教師在對單親家庭學生展開教育時,一定要傾注愛意,使其能夠感受到除親情之外的關愛,唯有讓孩子感受到了愛,其情感需求得到滿足,才會變得更加開心,在生活中、學習中便會更加自信與積極主動。而從本質上來看,真正的愛實際上包含對一個人的尊重,所以教師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2]。單親家庭孩子因為家庭的不完整,往往會變得極為敏感,而在中國傳統觀念中,不完整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異樣眼光,無形中也給單親家庭孩子更大壓力。所以教師一定要不露聲色地給單親家庭孩子更多愛意,并且要向普通學生一樣信任與要求他們,以一視同仁地對待方式去進行培養。
  2.密切關注,耐心教育
  相對來講,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具難度,教師付出的時間與精力也會更多。針對單親家庭孩子,教師要做到密切關注,對其學習能力、思想品質、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進行了解,尤其是剛剛成為單親孩子的學生,一定要在細節之處對其進行指導與幫助。而一旦發現某些單親家庭孩子身上出現不良習慣,教師要做好不厭其煩地教育工作,倘若放任自流,久而久之便會形成頑固性習慣而難以改正。由于行為的轉變是一個漫長且需要不斷鞏固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對單親家庭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進行把握,結合不同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展開教育,即便單親孩子在短時間內改正了壞習慣,但還需做好持續性的鞏固,使其逐漸養成自然,才能夠真正克服缺點。
  3.鼓勵幫助,健康發展
  孩子的人格形成少不了父母的影響與作用,而單親家庭孩子經歷了家庭的變故,會有部分孩子認為這一變故包含自己的原因,從而出現自卑、孤僻、封閉的性格。所以,教師在對單親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給予他們更多鼓勵與肯定,使其自信心得以建立。首先,教師要對每一位單親孩子都要有客觀公正的評價,一般來講他們身上都會有相應的性格缺陷,所以教師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當然,作為教育者不能夠只是糾結于孩子的缺點,還要善于發現單親孩子的“閃光點”,從而在其積極因素方面進行引導,進而逐步達到抑制消極因素的效果,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3]。此外,教師還應通過面對面交流,或是組織戶外集體活動,讓單親孩子盡快融入到集體當中,能夠有助于單親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評價的妥當與否,不能對孩子的積極性有所打擊。唯有如此,單親孩子才會將教師的期望轉換為動力,進而實現教育目標。此外,教師對于單親家庭孩子要更多關注其心理健康問題,引導其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讓他們相信,雖然家庭發生變故會對生活帶來一些影響,但只要勇敢面對,一樣能夠自信、樂觀地生活下去。
  4.家校合作,協調教育
  學校需要發揮指導作用,與家庭形成密切聯系,在相互配合下共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工作,而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同樣更需要重視家校合作。首先,要轉變單親家長的教育觀念。單親家長往往要兼顧事業、家庭與孩子,時間與精力都不夠用,但不管怎樣,都需要對孩子的各方面發展提高關注。其次,要對家長的教育方式進行指導。單親家長不能夠只是關注孩子的成績與身體,還需對其心理狀況進行了解,同時也不能因為孩子缺失另一半的關愛而心懷愧疚,進而采取溺愛方式,這種家庭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所以,保護性地讓孩子吃點苦,采取“磨難”教育是可行之策。此外,家長還需重視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是其素質的直接體現,也是其對待生活的態度表達,家長唯有從一言一行做起,才能有效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當然,教師也應當協助單親家長,通過雙方的密切聯系去全方位了解孩子,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教育對策。
  結語
  綜上所述,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而教育方法并非一成不變的,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疏導,讓學生封閉的心靈感受到愛的溫暖,從而讓祖國的花朵能夠更加美麗地開放,助力其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黃紅梅.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J].西部皮革,2016,38(8):94-94.
  [2]成燕.單親家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與教育對策研究[J].中國校醫,2018,32(1):68-69.
  [3]劉春怡.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6(24):252-2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479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