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生為本 讓愛永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以生為本即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出發,并回歸到學生。以生為本作文是指以學生的“生存、生活、生長、生命”為本位的的作文。以生為本作文的開發和研究是針對當前習作教學內容、要求和教師的指導、評價的意義,擬采取豐富學生語言積累;開發學生生活中的微作文“譜系”;加強教師的習作指導,改變學生的習作狀態;改善微作文的評價方式,從而減輕學生習作心理負擔,達到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以生為本;微作文;習作;小學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倍受關注,作文教學改革方興未艾,流派紛呈。開展“童化作文”的實驗研究,運用了“化習作于學生”的策略等有很強操作規程性的策略。所有的研究目前還局限于學生這一角度,但對于以生為本微作文的開發和研究,涉及的方面目前還不多。
  一、以生為本作文開展的意義
  教師在學生學習習作的初始階段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減輕學生的習作負擔。然而課改十年,作文教學的現狀仍是“老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
  (一)習作內容與學生習作內需“脫軌”
  學生的習作記錄的是自己的生活,表達的是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所思所想?,F在的小學習作教學,卻往往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不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一味地讓學生“閉門造車”,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生活,使學生的習作過程枯燥乏味,學生的習作東拼西湊、假話連篇。除此之外,習作教材的編排也對系統連貫的“文本訓練”不利。
 ?。ǘ┝曌饕笈c學生文字運用 “脫軌”
  小學生作文,只能稱之為“習作”。但有些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要求過高,一味追求作文“語言優美,立意深刻”。甚至對習作字數、好詞好句的數量都有要求。這對于剛剛習作起步,課外閱讀積累還不夠豐富的學生來說,無異于拔苗助長。新課標中規定的課外閱讀量:1~2年級,不少于5萬字;3~4年級,不少于40萬字。不少孩子并未完成,即使數量達到,那質量如何呢?學生連文字的積累都沒有又談何運用呢?
  二、以生為本作文的開展策略
  (一)豐富以生為本微作文語言積累
  1.教師巧引導
 ?。?)推薦閱讀書目
  可以根據習作教學的需要進行選擇,推薦一些優秀的作文,增廣學生閱讀面。
 ?。?)推動閱讀力度
  制定讀書計劃,要求學生每天利用午休時間閱讀,其余則利用課余時間自我閱讀,并借助閱讀量統計表(每周一統計)推動學生閱讀的力度。(每班都有,不斷完善,標出書名,字數,紅旗形式)。
  2.學生善積累
  “豐富的積累”是形成學生習作素養的基礎。學生在閱讀中不僅要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進而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底蘊。
  積累的第一步是多讀。激勵孩子多讀書看報,加大學生閱讀的力度。首先,積極引導親子共讀,依托家長的力量,做好“好書天天讀”工作。其次,組建“閱讀小組”,組內共讀一本好書,營造閱讀氛圍。
  積累的第二步是多記。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及時記下精彩片段或優美語句做好書面的積累。依托學校讀書節,展出優秀讀書筆記。同時開展“每日一誦”,誦讀好詞佳句,讀、背一定量的例文。號召學生打開記憶的倉庫,豐富語言積淀、儲備。
  積累的第三步是多用。根據班級實際,每天安排一項或兩項,真正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積累。
  (二)設定以生為本微作文訓練“譜系”
  1.建立以生為本微作文內容“譜系”
  “譜系”是教師“引爆”并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一個個寫作素材,能激發學生的靈感,推動學生觀察、體驗生活、交流情感的一個平臺。本次以生為本微作文“譜系”的設定以自主作文為主,從學生的生活、教材、課外閱讀中去探究,針對三年級習作的敘事、寫人、 寫景、狀物等幾大方面的內容,制造不同的訓練點,主要從以下兩點著手。
  (1)童畫
  在內容的選擇上需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全身心地投入,要有形象可依,有疑問可循,主要可依靠:
  ①繪本。繪本是一種重要的學生文學樣式,最早出現在歐美,是通過圖畫與文字來訴說故事的一門藝術。繪本是習作教學的“活性因子”,教學時要讓學生沉浸其中,享受習作的快樂。如:寫人的《我媽媽》、敘事的《母雞蘿斯去散步》、觀察日記《永田爺爺的動物觀察日記》等。
 ?、诼?。將它運用于習作教學中能幫助同學們關注生活,打開視野,培養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如:保護環境的《無家可歸的小鳥》、認識自我的《哈哈鏡》等。
 ?。?)童話
  說話,這對三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是件極其容易的事,他們大部分有很好的說話能力和語感基礎。我們可以從仿說——仿寫這一點入手,來拓寬學生的習作空間。
  要憑借語文教材使學生舉一反三,準確把握課文讀說、讀寫結合的契機,相機進行寫作訓練,記錄學生的童言童語。
  狀物方面:可以從物品的功用、外形等幾個方面來把握。
  敘事方面:可以是事件的某一情節留白、結尾猜想等。
  2.創設以生為本微作文的訓練維度
  (1)以教材示范為訓練點。在課文中尋找語言的基礎訓練點和習作方法的訓練點,將閱讀教學與微作文教學巧妙對接起來,形成“短平快”式的習作教學訓練點,發揮教材對學生的示范作用??梢允且痪湓捇驇拙湓?,逐漸上升到一個片段。
 ?。?)以寫作技法為著力點。以生為本微作文的訓練不是單獨的一文一練,而是根據習作的內容和要求,每次突出一個訓練重點,如對寫人、狀物、敘事、寫景等體裁分塊進行系統訓練,做到循序漸進,盤旋上升。
  (三)探索以生為本微作文指導方法
  1.構建童畫習作模式
 ?。?)“繪本習作”教學,首先是“繪本閱讀”的教學。其模式就是“閱讀——觀察——討論”。
  具體過程為:教師通過精心設計,讓學生對繪本進行觀察和討論,有層次、有梯度地讓孩子進入角色。
 ?。?)童漫習作的基本模式歸納為:讀圖——聯想——表達(口頭或書面)。
  具體過程為:讀圖階段-聯想階段-表達階段。在老師的精心引導下,學生讀懂了漫畫,學會了觀察和思考,在不知不覺地進行了相應的語言表達訓練。
  2. 形成童話練筆模式
  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訓練內容,遵循仿說——仿寫的過程,采用不同訓練形式(仿寫、擴寫、改寫、續寫等)、運用模仿遷移、體裁改寫、模擬情境、語言重組、空白想象等。
  結語:
  傳統的習作評價往往是教師在學生的習作下面寫上一些評語,習作的評價方式單一,大部分學生拿到作文只在乎比“等第”,而忽視教師在評語中的提示,即使有提示,有評價,學生也不會積極應對,另外,學生的習作只限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單向交流,缺少展評途徑,這點制約了學生習作表達的欲望。總之,傳統習作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教師教學的需要,也無法滿足學生習作能力培養的需求。為此,我們提出了《以生為本微作文的開發與研究》,希望通過研究探索出實用而有效的方法進行習作訓練,找到一條習作教學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陳青.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管窺[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2):58-58.
  [2]宋琴. 巧用文本激活小學習作教學[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4):45-45.
  [3]陳小鶯. 習作也可以這樣教[M].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6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