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生為本營造高效語文課堂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效教學是高效率的教學,是效果與效率的高度統一。實現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的關鍵在“學生”。要學生愿意學,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學生要會學,積極在課堂進行思維。因此教師要積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以生為本 高效教學 語文課堂 策略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80-01
  1.實現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的關鍵是“學生”
  語文課堂教學要圍繞學生這個“核心點”,堅持“以生為本”,實現從以學生(興趣、經驗、發展)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統一,促進學生和諧發展。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課堂教學要找準“興趣點”。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把枯燥的學習過程變作愉快地享受過程,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語文課堂教學要激發“興奮點”。教師應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情緒,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求知欲望。
  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立足點”,教學要立足于社會、生活和學生。立足學生,學生對學習才能激發起興趣;立足社會,學生學到的知識才有用;立足生活,學生才能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識。
  語文課堂教學要落實“知識點”,要注重知識的理解、領悟和運用。以學生己有知識為基礎,內在需求為動力,接受能力為限度。學生必須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對沒有掌握的學生給予幫助。
  語文課堂教學要實出“能力點”。知識是基礎,能力是關鍵。教學中必須著力培養學生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課堂學習事半功倍。
  語文課堂教學要關注“發展點”。教學必須找準學生的發展點,讓學生更能夠達到目標。課堂形式著眼于未來,努力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2.轉變語文課堂高效“教與學”的策略
  扭轉課堂學生少數表演、多數陪讀現狀,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促進教與學行為的轉變,落實新課程課堂高效教學。
  轉變語文課堂教學思路與模式。把以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念、學生寫,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思路,以“導入、講解、練習、鞏固”為環節的傳統型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為思路,以“導學、交流、釋疑、訓練”為環節的自主型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平臺。
  轉變學生就座形式。形成面對面、交流互動、組內異質的小組型就座形式。每小組采取好差搭配互幫互學,互相促進。改變學生就座形式,促使教師走下講臺,深入小組巡回指導,幫扶釋疑,還課堂、時間和空間給學生。
  變革學生作業方式。設計與教師備課相匹配的課堂訓練作業,分為自學檢測和當堂訓練。自學檢測是獨立完成老師導學設計中要求的練習。當堂訓練用來完成老師備課時準備好的隨堂檢測。要求當堂訓練當堂改,把知識能力訓練落實到課堂。
  革新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教材要讓學生讀、問題要讓學生提、過程要讓學生說、規律要讓學生找、實驗要讓學生做、習題要讓學生編、結論要讓學生下。教師組織、指揮、指導和幫助學生課堂學習,講學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點、盲點和難點,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幫手。
  3.借力課堂翻轉打造高效語文教學
  翻轉課堂是將舞臺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的主體,注重學生的參與度和思考,要求老師少講或不講。
  在教學設計中要針對學習內容,采用多樣化導入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注意力,拓展學生思維時空。是否有效導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
  翻轉課堂改變了“課堂講,課后練”的傳統,把原本課堂上講的內容制作成視頻微課,提供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導學案反饋學生自學情況,進而在課堂上進行重難點的突破和習題的訓練強化。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運用聽微課與寫導學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根據微課提示,做到聽有所思,思有所得。
  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自主控制學習進程,在課堂上進行隨堂反饋,學生展示匯報學習情況,將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及時解決,做到及時反饋。要反復琢磨問題,問題設計要關注學生從獨學到群學到小組展示,通過學生自評、教師點贊等方式,讓學生收獲互動高效美好充實的課堂。
  4.借力閱讀提升語文課堂高效教學
  閱讀是學生學習的根本。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主要手段。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至關重要。課外閱讀搭建起學生積累的平臺,語詞、素材、方法、情感的積累等。閱讀積累讓學生的寫作巧妙構思、出新用詞。堅持閱讀是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不但要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或者書評。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寫。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話,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語言,從模仿中來,多寫多練,多改。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豐富自己的情感。精讀與泛讀相結合,豐富自己的情感。閱讀后深入思考,激發創造靈感。多寫,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鍛煉良好表達能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給學生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重視素材積累。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上網、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讓學生多體驗生活。習作中寫自己熟悉的事,寫具體的事,寫感動自己的事,寫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體驗嘗試實踐過的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根本。觀察、閱讀和體驗是作文素材積累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袁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6(16)
  [2]曾福建.單元整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6:(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