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如何“以生為本”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花開的季節各有不同,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教師應耐心靜待每個孩子的成長——靜聽每朵花開的聲音。教育是全人類最偉大的事業,也是最引人深思的行業,怎樣給小學生更好的教育,是全人類不斷探索的事情。小學生作為最稚嫩的花蕾,身心方面都未成熟,因此,小學生需要教師更多地愛護、陪伴、關心他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盡力將每一位學生帶進課堂,關注課堂,完成教與學的共同成長。
靜聽每朵花開的聲音,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小學生的心靈正值脆弱、單純之際,切不可胡亂打擊,教師必須耐心教導、引領他們,調動積極性,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耙陨鸀楸尽保敢詫W生的身心全方面發展為中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不僅關注小學生的學習狀態,而且要關注他們心理、情感方面的變化,爭取達到健康的教與學。
一、數學課堂,合作教學
如今的數學課堂,不再像以前那樣枯燥乏味地教學,因為有多媒體的引入,使教師教學備課容易了許多,有趣了許多,也能夠在課堂上讓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集中注意力在即將要學的內容上,并投入其中深入研究探討。例如,在開課前,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簡短的數學內容背景,讓學生了解一下該節內容時怎樣開始的,被誰發現并深入研究的,后來經過哪些人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發展,得出今天的結論等一系列問題。在上課的時候,例如,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關系”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探討交流,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時,體積出現的變化,并觀察其中的聯系,總結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大家進行分享,分享自己經驗的同時學習別的小伙伴的經驗,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觀察的角度也不一樣,肯定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樣,學生會學到很多種角度出發的總結觀點,有助于擴展知識點,并且通過小組交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期待下一次的數學課堂。分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意義上能夠使學生獨立思考、交流學習的同時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點,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更懂得了團隊之間合作的重要性,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數學的教學工作。
二、以生為本,激發興趣
靜聽每朵花開的聲音,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本著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著想的理念,教學的過程中悉心關注學生的成長。數學本身理性思維比較多,導致枯燥乏味,如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當前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思考研究的問題。例如,在應用題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適當加入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情景的創設,假如是一道關于學校組織隊到體育用品店買足球的數學題,體育用品店給出了幾套優惠方案,問在購買數量確定的情況下,怎么采購比較劃算,這時候,學生就可以進行討論,設想幾種情景,一些學生扮演老板的角色,一些人負責購買足球,可以協商講價,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學生分組進行商議,最后選出各組認為最劃算的方式,派代表全班進行宣講解讀,所有的組進行完畢,選出最劃算的方案,本節課的目的就達到了。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需要說服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這本身就是對個人口才、膽量、思維方式、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鍛煉,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于數學的態度和想法,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養成學習數學、思考數學的習慣,利于數學課堂的進行。另外,臺上的同學提升的同時,臺下的同學能夠從別人的理解中發現自己未曾想到的東西,促進自己獲得新的認識,也是一種提升,一種進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關注差異,因材施教
每個人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當然,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同樣的教育,同樣的知識,對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掌握方式,他們對于該知識點以后的發展也千差萬別,如何關注差異幫助學生,因此,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是教給學生不同的理解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于基礎層次不同的學生,就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認真觀察每一位學生,爭取傾聽每一朵花的需求、心聲,幫助每一位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對此,我有如下建議:
?。ㄒ唬W生個體的分層教學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材施教是對每個學生分層,分情況進行教學。例如,學生甲,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好,能夠主動學習,并且善于思考;學生乙,較為努力,學習成績中等,學習能力一般,學習方法可能存在偏差;學生丙,學習成績較差,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對待考試較為消極,自信心不足。因此,教師應該分層次指導,對于學生甲,贊揚他的同時也要戒驕戒躁,切不可驕傲自滿;對于學生乙,要幫助其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爭取突破自己、更上一層樓;對于學生丙,要多鼓勵多引導,從最基礎的開始,一絲不茍全身心投入,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技能。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導之后,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等都會逐漸提升,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會上升到另一個階段。
?。ǘW習目標的分層制定
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的方法和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學習的動力,不同的學生應該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適合自己了,學生也就因此而愿意學習了。例如,接上例中的人物,學生甲,學習能力強,教師可以讓其適當地探索數學公式的背景,探索公式的推導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生乙,學習能力一般,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制定短期可行的學習目標,學會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題目中;學生丙,學習能力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幫助他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要求他記一些基本公式,弄懂基礎的題,久而久之,學生丙會找到學習的樂趣,逐漸開始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持之以恒。
(三)教學方法的分層實施
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形成,要靠教師的課下努力完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不能“一視同仁”,而要“區別對待”。例如,學生甲,學習能力好的,要采用“提示——研究——討論——自學”的方式方法引導他學習;學生乙,學習能力一般,采用“提示——研究——討論——講解”的方式促進他更有效地學習;學生丙,要采用“多講解、多反饋”的方式,幫助他走出學習的誤區、瓶頸,改變對學習的惰性,逐漸對學習感興趣。另外,形成幫扶小組,甲類學生分別帶領小組成員學習,乙類學生由甲類學生進行輔導,解決疑難題,丙類學生由甲乙兩類學生共同帶領,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這樣,整個班級學習氛圍濃厚,久而久之,學生會喜歡上數學,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
?。ㄋ模熒樱钴S課堂
數學課堂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教師應在課前準備小的游戲環節,或者舉一些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章節內容時,教師提出疑問,“有6個蘋果,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得到幾個蘋果?”學生會很容易得出2個的結論,那么將6換成3呢?那就是每人1個,這個時候,學生已經相當有成就感了,課堂氣氛也相對于之前融洽了許多,這時候教師就要切入正題,稍微提升難度,再將3換成1,會得到怎樣的結論呢?這時候學生可能會遇到困難,教師順其自然將分數的概念引入,學生也有興趣去了解這個分數到底是怎樣的,以及它的概念等等。
四、結語
小學生是心靈最純潔的花朵,教師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在數學課堂上,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動態變化,及時回應、幫助,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的動力、學習的目標,課下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幫助他們,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在教師的幫助下,讓每一顆純凈的心靈揚帆起航。
?。ㄘ熑尉庉?林 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