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點燃希望之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新生入學不久在我們班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學生,課上從來不抬頭,表情很木然,眼神冰冷空洞。無論課堂上發生什么情況似乎和他沒有絲毫的關系,始終就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下意識的從桌次表上看了看他的名字-----閆成龍,一個寄予了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風的美好夙愿的名字,我心里掠過一絲暗笑,這會成為一條什么樣的龍呢?這個學生的表現與這個名字讓我產生了好奇。
關鍵詞:家庭 環境 溫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163-01
隨后的幾天,我時刻觀察著他,課堂上一如既往,沒有任何的變化,始終默然。課下更是奇怪,從來不和其他同學打鬧玩耍,體育課上也是一個人在人少或沒人的地方,冷漠的沒有絲毫的活氣,這個孩子經歷了什么樣的生活讓他孤獨寂寞到如此地步?本來活潑好動的年紀為什么活成了木偶人的生活?我不由自主地想了解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到底經歷了什么,是什么塵封了他的思想,關閉了他的心窗?我試著一點點靠近他。我查了學生的家庭登記表,悄悄地進行一次家訪,經過詢問來到他家,大門沒有關,他的家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院落,簡樸卻很整齊。一個中年婦女正在院子里忙著農活,看見我先是吃了一驚,然后走向我,我趕忙說是閆成龍的老師,她很激動用手勢領我向屋里走。房間里布置很簡單家居也很粗糙,床上半躺著個中年男子,看見我很激動,又很緊張,嘴里說道:“是不是孩子惹禍了”,我說:“沒有,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情況?!蔽野阉谛5那樾卧敿毜卣f了一遍。這時他做了自我介紹,原來他是閆成龍的父親,癱瘓在床好多年了,剛才那個中年婦女是孩子的母親,她是個啞巴,看到這些我明白了,怪不得她一直不說話,我的心里上下翻滾著,不知是什么滋味,后來他父親又說了許多陳年往事,我也沒大心思聽進去。
回學校的路上心情格外沉重,原來孩子的孤僻冷漠是源于他的家庭環境,源于他生活的貧苦,源于他父母的殘疾,還有世俗的偏見,周圍人冷嘲熱諷,把他幼小的心理一層層包裹起來,為了不受傷害只能躲避,躲進自己的世界里,長年累月下來他的世界就成了封閉的,別人進不去他也出不來。就這樣自卑孤寂冷漠,把自己的心靈之門給冰封了起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像閆成龍這樣出生在這種特殊家庭的孩子,我們作為老師該如何幫助他們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礙,從冰冷的世界走出來,健康快樂的成長呢?
第一,用老師的愛心誠心和他們交朋友,架起友誼的橋梁,拉近心靈的距離,建立平等的友好的師生關系,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讓他感受到老師是愛他的。在生活上多留意多關心,要經常噓寒問暖幫助他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但不能讓他感到自尊受到傷害。有一次,上午最后一節語文課,鈴聲一響同學們哄的一下,瘋一樣的跑出教室涌向餐廳,唯獨他一個人呆坐在座位上不動,我走近他,問他為什么不吃飯,一開始默不做聲,我再三詢問他才說忘帶飯卡了,我笑著說,今天我請你,下次你請我怎么樣,他先是遲疑了下,沒說話站起來跟我走了,我故意和他并排著走,說了幾個笑話到餐廳了,他的表情似乎松動了些,少了以前的冷漠。從那以后能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了。
第二,打開心結,直面自己的人生,勇于接受現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不論貧窮還是富有,不論美貌還是丑陋,也不論健康還是殘疾 ,天下父母愛孩子的心情是一樣的。我安排了一次寫父母親情的作文,要求內容真實,感情真摯。我選取了閆成龍作文里的兩段話。他這樣寫道:“我的父親雖然腿有殘疾,但能做手工活,我的母親雖然不會說話,但很勤勞也很善良,我愛他們,他們也愛我”。在我的帶動下,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的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我借這一機會開了一個有關親情的話題的小班會。無論我們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擁有怎樣的父母,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緣分,也是我們的福分。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以一顆感恩的心回報我們的父母,父母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是父母的希望。這次班會對每一個學生觸動都很大,也包括閆成龍,他敢公開的寫他的父母,不再以有這樣的父母為恥,他和別人一樣感到幸福,因為他和其他同學一樣有父母的疼愛。
第三,讓他享受到來自學校班集體的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自卑冷漠封閉自己除了家庭原因還有就是周圍環境的影響,周圍人的嘲笑,看不起這也是導致他們自卑的重要原因。讓他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真正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感受到和別人是一樣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不是邊緣人不是另類,多次參加班級的活動比如唱歌比賽,學校運動會,給他展示風采的機會,班級的榮譽有他的功勞,和同學們同甘共苦,生活在這個大家庭是快樂的,從他冰冷的世界走了出來。愛的力量是偉大的,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一點點使他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冰封依舊的心門逐漸打開。這是用愛點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引領他走出自卑的沼澤地,健康快樂的成長。
正如一位教育家說的“如果我們對待每一個孩子都能像雕刻家那樣認真的去觀察,琢磨研究它們的紋理,順勢而雕,他們都會成為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
參考文獻
[1]李新年.用愛心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J].文學教育(下),2018(07):180
[2]吳桂蘭.燃起孩子心中的希望[N].延安日報,2011.10.25(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