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點燃孩子的希望之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新課標的這一核心理念就是數學教學要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從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幾乎每一個班級中都有若干名學困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比較欠缺,不僅影響著班集體的教學質量,還影響著他們今后的發展。因此,轉化學困生,點燃學困生的希望之火,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升,就成為新課標背景下教師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標;學困生
所謂學困生,就是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由于學習成績比較落后,他們承受了很多來自家長和教師的批評與指責。接受的批評越多,他們就越容易產生對立情緒,因而就越容易形成惡性循環。而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能融化冰川,因此,教師不妨用愛心點燃學困生的希望之火,讓學困生從教師的肯定中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而調動起學困生學習的內驅力,促使他們獲得全面發展。
一、用積極的正期望引導班級中的學困生
教育家羅森塔爾做過一項實驗,大致內容就是,教育家隨機選取了一部分學生,告訴老師這部分學生都有很大的潛能,將來必定有所成就。教師帶著這種期望,不斷地引導學生,結果一個學期結束之后,這部分學生真的獲得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由此可見,教師積極的正期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因此,教師要相信學困生身上有無窮的潛力,只要他們能夠將自身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那么他們肯定會獲得較大的進步和發展。
首先,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困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優點和進步,如學困生的課堂表現,從各種各樣的小動作,到認真聽講,積極互動,這就是進步。教師要充分肯定學困生的進步,讓他們體驗到被教師夸獎,被同伴羨慕的感覺,從而讓學困生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即,從努力、上進,到被肯定,從再努力,到再被肯定。
其次,教師要用十足的耐心對待學困生反復的問題行為。有些學困生的自律性比較差,雖然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誘惑而放棄努力。因此,教師要用十足的耐心面對學困生反復的問題行為,教師要持之以恒地加以正確引導,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讓學困生從教師的關愛中獲得前進的力量。如及時督促學困生認真完成作業,如耐心地解答學困生遇到的各種問題,等。
二、幫助學困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如果學困生有了清晰的學習目標,那么他們就會奔著目標,展開積極自主的學習活動,他們也會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因此,教師要幫助學困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讓學困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展開高效的學習活動。
例如,教師要幫助學困生制訂短期的單元學習目標。小學數學教材上的內容都是按照單元劃分的,教師可以引導學困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制訂切實可行的單元學習目標,從完成一個個單元小目標開始,實踐質的飛躍。如《小數乘法》,這一單元涉及的內容有小數乘整數、小數乘小數、積的近似數、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解決問題,等。那么圍繞教材,教師可以引導學困生將學習目標制訂為:學會基本的小數乘整數和小數乘小數的筆算運算,學會根據要求確定積的近似數,復習整數乘法運算定理,并將整數乘法運算定理推廣到小數,學會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只要學生能夠做出單元中比較簡單和基本的題目,那么就說明學生達到了學習目標,教師就要進行充分的肯定和夸贊。
三、制作現代化的微課件,為學困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平臺
之所以是學困生,是因為這類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方面存在欠缺,他們必然要在學習上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教師沒有過多的精力展開一對一的幫扶,如果學困生的家長又不能在其子女的學習方面給予實質性的幫助,那么學困生想要獲得突破性的進步是比較困難的。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不妨創造條件,設計并制作現代化的微課件,讓學困生在微課件的引導下展開個性化的學習。
如在課前,教師可以制作引導學困生自主預習的微課件。在微課件中,教師要盡可能詳細地呈現基本的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理,要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展開新知的探索和預習。并且,教師還要在微課件中呈現簡單的練習題目,讓學困生在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
如在課后,教師可以向學困生推薦名師微課,讓學困生結合名師微課件,進行知識的系統構建。微課件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反復觀看,直到自己完全理解為止。而且微課件模式下,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學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旦學困生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學困生的轉化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總而言之,學困生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教師要用真摯的師愛點燃學困生的希望之火,用積極的正期望,用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用現代化的微課件,調動學困生潛在的學習潛力,促使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讓他們能夠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王創明.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6(19).
[2]譚曉紅.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33).
編輯 李燁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