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繪就新的藍圖 促進新的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農七師黨委

  農七師黨委深入貫徹落實兵團黨委六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提出了“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也令農七師廣大干部職工歡欣鼓舞。
  
  明確“十二五”發展目標,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在剛剛結束的農七師黨委七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上,提交大會審議通過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了農七師“十二五”規劃發展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到2015年,生產總值達到180億元,年均增長20%,力爭占兵團生產總值的12%。人均生產總值7.82萬元,年均增長20%。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開放型經濟提高到新水平。大企業、大集團規模效應集中顯現,綜合經濟效益大幅攀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資源利用率穩步上升,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較大轉變。
  經濟結構更加優化。以工業為主導的六大產業經濟結構初步形成,農業三大基地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產品加工和優勢礦產資源轉換兩大基地建設不斷推進,現代農業力爭走在全兵團前列;工業主導作用更加突出;現代服務業聯接和推動一、二產業作用充分發揮,三次產業結構比達到21:56:23。城鎮化水平明顯提升,所有制結構不合理狀況得到基本改觀,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大幅提高。
  重點園區帶動作用凸顯。烏蘇紅山工業園區和五五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大建設、大開發、大發展的新局面,形成引領全師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天北新區工業園區集聚、孵化、輻射和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建成北疆乃至全疆重要的現代制造業、輕工業、物流業示范區。
  職工群眾生活顯著改善。職工群眾衣食住行用條件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普遍享有社會保障、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勞動力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貧困團場實現基本脫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5%,團場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14%。
  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初步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體系、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水域水質達標率、墾區森林覆蓋率逐步提高。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得到普遍推廣。
  維穩戍邊能力明顯提高。加強維穩戍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造現代化民兵訓練基地。職工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各級應急、處突、反恐、維穩能力顯著增強。民兵比例特別是應急民兵比例逐步提高,盡快實現每個團場至少有1個應急連,每個企事業單位至少有1支應急分隊的目標。鞏固西北邊防、維護祖國統一的銅墻鐵壁作用和增進各民族團結、確保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加突出。
  
  以對口援建為抓手,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改善民生
  
  今年是對口援疆全面啟動之年,按照向民生傾斜、向基層傾斜、向困難地區傾斜的原則,認真落實與江蘇省及淮安市確定的援助規劃和合作意向,以對口援建為抓手,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為確保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職工群眾,農七師進一步加大了社會事業投入力度,繼續抓好廉租住房建設、通營連公路建設、連隊衛生室建設、法律援助建設、連隊綜合活動室建設、人飲改水工程、團場養老機構和幼兒園建設、居民健康檔案建設等十件實事,全面落實教育“兩免一補”政策,繼續高度關注困難群體,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著力改善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增強全師職工的凝聚力。
  加快推進以129團區域為中心的擬建市工作,重點支持123團、124團、125團、137團城鎮化建設實現率先突破。從今年起,每年建設1個示范團場、1個至2個重點團場,以點帶面,整體推進。
  確定今年對口援建項目10個,總投資5.1億元,當年安排援建資金1億元。10個對口援建項目是,在123團車排子鎮、124團高泉鎮、125團柳溝鎮和129團五五新鎮(擬建市)分別援建1個淮安小區,援建廉租房3000套,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實施129團、137團小城鎮及小區基礎設施配套和環境整治項目。啟動新建1.5平方公里五五工業園區項目。援疆干部及專業技術人才周轉房。新建10個社區及重點連隊黨群活動中心項目。131團萬頭核心奶牛養殖項目。137團蔬菜交易市場項目。貧困母親致富項目。干部人才培訓及雙向交流項目。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按照科學實用、功能齊全、設施配套、抗震節能、20年不落后的總體要求。在年內完成4698戶保隆性住房建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3345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