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歷史教學如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高考是對教育教學領域改革的逐步深化,也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進一步落實。但是新形勢下,傳統的單一灌輸式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新高考對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多樣化需求,因此創新歷史教學模式刻不容緩。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高考對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提出的新要求,然后從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拓展歷史教學活動和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三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歷史教學;個性化發展
新高考提出了“3+3”模式,即考生的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成績和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成績組成,這給現今歷史學科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也對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盡快適應新高考模式,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著重構建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進行一番闡述。
一、新高考對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必須要實現系統化。新高考歷史試題更多地引用圖片材料或者文字材料,以此來創設情景,讓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得出結論,考查學生是否具有扎實的歷史基礎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必須要系統化、全面化,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鞏固基礎知識。
第二,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必須要具有開放性。新高考歷史從形式到內容都體現了很強的生活色彩,答案也不具有唯一性和標準性,更加強調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創新性。因此,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必須要具有開放性,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我認知和見解,從而有效活躍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第三,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必須要實現個性化。新高考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進行科目的選擇,這也就意味著鼓勵學生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優勢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將自己的個性特長充分展示出來。因此,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必須要實現個性化,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優勢,實現教學的多元化,并給予學生自主的學習和發展空間,使學生實現個性化、全面化、多元化的發展。
二、新高考背景下歷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有效策略
?。ㄒ唬┺D變傳統教學模式,實現歷史教學的多元化
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采用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就會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使學生思維逐步僵化,更加無法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要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教授《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這一課時,筆者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教材基本內容為學生們進行了直觀展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對該節課的基本內容進行分析,如本節課主要反映的是17、18世界歐洲國家的戰爭,這些戰爭主要都與爭奪商品市場和殖民地有直接的關系,其本質上都是商業戰爭,它反映了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和資本原始積累的時代特征。在分析完后,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問題,比如荷蘭如何走上殖民擴張的?英國殖民地的擴張的意義是什么?隨后筆者再給予解答。這樣,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筆者通過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利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知識講授和學生自主提問等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實現了歷史教學的多元化,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
?。ǘ┩卣箽v史教學活動,給予學生廣闊發展空間
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發展必須要將給予學生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而不是將學生局限在教材和課堂中。同時新高考也更加注重對社會實踐課外拓展知識的考查,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整合教學資源,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
例如,在教授《從蒸汽機到互聯網》時,為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廣闊發展空間,上課后,筆者將學生們分成了若干小組,然后筆者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歷史探討活動,任務如下:1.今天我們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電氣產品主要有哪些?2.工業革命的特點有哪些?3.聯系實際生活說說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任務下發后,小組間立即展開了討論,各組內的成員都積極發表自身的看法和建議,各抒己見。這樣,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筆者通過拓展歷史教學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又給予了學生廣闊的發展空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ㄈ嫿ǘ嘣u價體系,促進學生個性多樣發展
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既是對學生學習的有效促進,也是對教學效果的有效保障,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單一課堂評價內容和方式,構建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個性化等級評價模式。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努力實現學生自我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教授《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列寧》這一課時,為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筆者為學生們構建了多元的評價體系,讓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等方式多方面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和問題,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為自己個性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這樣,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筆者通過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促進了學生個性多樣發展,培養出了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三、結束語
總之,基于新高考背景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進行優化,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和深化教育教學領域改革的重要途徑。所以,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藩籬,順應新高考改革的發展和新要求,抓好教育思維、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發力點與改革點,大力推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面向學生的個性化、全面化發展,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震.新高考形勢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中華少年.2018(06).
[2] 劉適斌.基于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的優化探究[J].高考.2018(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