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PPP項目財務管理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調結構、去產能、促改革、惠民主和動能轉換成為新常態。在新常態下,為保證公眾對公共基礎產品日益增長的需要,我國應立足國內實際情況,借鑒國際先進成功的經驗,逐漸增加PPP模式下的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采取PPP模式的合作方式,可以降低建設成本,提高運行效率,為政府緩解財政壓力,使社會資本實現投資收益。文章分析了PPP模式下項目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辦法。
[關健詞]建筑企業;PPP模式;財務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8041
目前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在此情況下,中國經濟發展應不斷推進供給側的改革,推行PPP項目建設模式,積極對過去政府的負債進行清算,防止和杜絕政府再舉新的負債,利用政府的平臺公司實現與社會資本的整合,盤活社會存量資本,激發民間活力,共同實施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項目的投資建設、經營管理。作為建筑企業應主動適應市場,積極參與政府倡導的PPP項目投資建設,為企業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1加強PPP項目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
加強PPP項目財務管理可以規范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項目各項成本費用的支出,保障各方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在項目前期的調研階段,加強財務管理,可以分析項目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對確保項目籌集資金來源是否可靠及穩定、項目盈利水平等各方面進行權衡對比。同時加強對項目合同各項條款的嚴格評審,將各種隱患消失在合同評審階段。
項目施工階段,按制度嚴控各項人、材、料、機等采購及材料領取各項程序,結合現行稅法合理、合法采取有效分包及合理控制項目費用開支等措施,可以降低項目各項成本稅費,并可以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提高資金周轉率,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各項融資方式,最大限度地獲得期限長、利率低的支持性優惠貸款,并廣泛引入外部基金,補充項目資金缺口,改善項目資金結構。加強公司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提升自身的金融拓展能力。通過項目資金的管理,合理調配項目資金,可以有效減少項目資金沉淀,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率,規范資金審批程序。
通過項目相關制度建立,可以促使項目領導班子成員實行民主科學決策機制,重大事項經班子成員集體研究決定,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的財務管理負主要責任。發揮項目財務總監的監督作用,使公司各層級員工能嚴格執行各項財經法規及公司相關制度,注意調查研究,從而有效地防范項目財務風險,提高項目的經營效率。
2建筑企業PPP項目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21PPP項目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不健全
PPP項目大部分都是政府的公共基礎設施,目前,建筑公司在PPP項目財務管理上存在不足,特別在PPP項目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方面不夠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PPP項目資金管理制度不完善。PPP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對項目資金安排不夠合理。PPP項目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金融機構、社會資金及政府資金,但其未對項目資金的使用建立項目管理制度,未規范項目資金支付的審批流程。
第二,PPP項目財稅管理與會計核算缺乏統一規范。由于PPP項目的特殊性,項目前期都是由施工總承包方墊付工程款,再成立PPP項目公司(SPV)對項目進行管理。PPP項目的總承包方一般是項目的主要出資方,同時也時項目公司的主要投資方,總承包方在項目投融資、施工建設、運營和移交等全過程跨度時間比較長,整個過程涉及相關稅目稅率不同。在稅務管理方面項目公司缺乏對項目整體稅務籌劃,由于PPP項目公司與政府簽訂的是提供服務合同,按相關稅法規定提供服務合同與施工合同的稅率之差,存在進項大于銷項的問題,導致項目公司可能有進項留存。
第三,PPP模式下項目會計核算中主要涉及項目公司成立前前期資金的投入以及項目成立、建設、運營及移交等過程中相關成本、費用、收入的確認。在實踐中,項目會計核算中存在會計原始憑證不齊全、不合法,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崗位職責不明確,內部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給項目的建設帶來隱患。
22對 PPP項目預算管理不夠重視
建筑公司在現階段對PPP項目只是成立相應的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對PPP項目基本上沒有一套完整的覆蓋項目建設、運營、移交等全過程的項目預算管理體系,特別是對部分投資回收期比較長的經營性項目沒有進行中長期收支預算管理,對項目資金安全、項目資金不足及項目資金使用效率等風險控制不夠;對內外部環境的預測把控不準,存在隨意性?,F有運行項目中大部分社會資本都沒有參與PPP項目的前期調研工作,只是在項目落地之后才參與項目的建設,對PPP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并沒有一套科學、完整、系統、客觀的預算系統。
23PPP項目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過高
PPP項目存在資金回收周期長、項目投入資金量大的問題。而現階段我國PPP模式管理下的項目,其主要形式就是以PPP項目為基礎成立的項目公司負責項目融資、建設及運營。2015年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關系國計民生等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最低資本金的比例由30%降到25%或20%。雖然各方主體出資20%~25%的資本金,但75%~80%的其他資金通常由項目公司自身融資解決。而剛成立的項目公司在資產結構方面不合理,導致金融機構無法真正了解項目公司的實力及運行和償還債務能力。由于向金融機構貸款困難,其只能轉向民間融資,導致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過高,加之PPP項目的運行周期都比較長,資金回籠速度比較慢,而社會資金的使用期限又比較短,為了項目運行只能舉借新債,增加了項目公司的負債,也增加了項目的成本。
3建筑企業加強PPP項目財務管理的建議
31建立健全PPP項目財務管理制度
PPP項目的財務管理活動比較復雜,為了各項PPP項目的財務工作有序開展,必須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PPP項目財務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企業應必須十分重視資金管理,規范項目結算紀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企業內部資金結算中心,將資金歸集、銀行賬戶納入公司資金管理系統實行統一管理,嚴格審批。同時在資金的合理使用、資金收支、資金安全等方面加強監管,確保項目資金??顚S谩?
第二,建立PPP項目財稅管理辦法和統一PPP項目會計核算方法。近幾年PPP項目在我國快速發展,然而,我國在稅務政策方面對PPP項目存在滯后性,對PPP項目運營缺乏系統性的經驗。特別在“營改增”背景下運行PPP項目更為復雜。由于項目的整個周期涉及不同稅目種類,因此,企業應根據PPP項目運行周期長的特點,結合當前的稅收政策從項目開始就進行稅務籌劃。統一項目會計核算辦法,夯實會計基礎工作,以保證整個項目順利運行,提供出真實、客觀、有效的財務數據,為決策者提供參考。
32完善PPP項目內部控制體系
完善PPP項目內部控制體系能夠保證PPP項目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性,提高PPP項目運行的效率和效果,提升項目的效益,促進PPP項目的良性發展。應通過對項目的外部監督和內部審計這兩方面的工作,促使項目管理理念轉變,并有效健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PPP項目內控管理制度要全部覆蓋項目日常管理工作,同時還應建立可操作的子制度。加大對項目的外部監督和內部審計力度,對項目關健崗位人員實行委派制度,對“三重一大”事項建立領導班子集體決策制度,并同時對“三重一大”的內容、形式、程序、方法以及考核監督等事項作出嚴格的規定。
33開拓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有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是確保PPP項目運行的關鍵。公司應針對PPP項目的具體情況,在公司層面組建成立投融資部門,專門負責公司PPP項目及項目公司的融資問題。PPP項目一般投資規模比較大,資金需要量大,因此,籌集足額的項目資金是保證項目運行的重中之重。公司投融資部門可以通過公司在銀行的授信解決部分項目資金,但隨著國家金融政策的變化,公司通過銀行融資越來越困難,向銀行貸款的條件越來越高,融資成本也越來越高。除讓政府、企業在內的其他合作方提供信譽擔保向銀行融資外,同時還應加強與非金融機構和規模大的投資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等財團溝通,要及時主動將項目向其推介,通過產融結合,實現雙贏。PPP項目公司還應根據項目的投資規模及項目具體情況,盡早進行合理的融資規劃,尋找更多的融資渠道。項目公司作為融資主體,在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情況下,可以通過發行項目債券、股權融資來引入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入項目建設,確保項目資金,形成多種形式的融資方式,使項目有可持續的資金投入,積極調動社會閑置資金參與項目建設,盤活社會資本。
4結論
綜合上述,我國應大力推行PPP模式的項目建設,加大對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的力量。但是,我國PPP模式項目的財務管理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不斷努力和改進,以不斷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PPP模式的項目財務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戴國華管理會計實踐與案例[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6
[2]陳青松PPP項目操作實務經典案例深度解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3]李東波 PPP 模式下項目財務管理研究[J]. 會計師,2016,234(3):49-50
[4]賀寒林試論 PPP 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7(14):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699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