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發展與現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經濟思想史是經濟學教育中的基礎學科知識,通過對經濟思想史的掌握能夠更好的學習現代經濟學的內在以及培養經濟學邏輯思維能力。本文主要針對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發展與現狀展開論述,對于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發展與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發展以及現狀分別展開論述。以現今中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學術研究成果與各類資料為研究基礎,將經濟思想史的發展過程展開詳細的研究與探討,將中西方經濟思想史研究各方面的成果展開對比,為我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幫助我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學者能夠清楚對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方向與歷程有所了解。
  【關鍵詞】經濟思想史 經濟學 經濟思想史發展歷程 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現狀
  在經濟學中,經濟思想史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學科,在經濟學中是獨立存在的。其著重研究人類在參與經濟互動后所產生的觀念與經濟思想,并且對于人類在掌握一定經濟觀念與經濟思想后所形成的系統的經濟學說、經濟理論以及經濟制度等的產生與演變規律等進行記錄。在西方經濟思想史起源于十八世紀下半葉的歐洲國家,是發展時間較長的學術研究。其學科的研究將經濟學與歷史學相結合,將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學術發展過程中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時代背景下群眾的經濟意識形態都詳細的記錄,以此形成全面系統的經濟思想史。所以在現今的經濟學的教學中展開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促進現代經濟學的建設與創新發展,并且能夠通過將經濟思想史與經濟史相結合以此解決在經濟學的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問題。
  在經濟學各類學科研究中,經濟思想史學科史是經濟學中最為基礎的學科,但是也是最為特殊的學科。經濟學是對于經濟活動中的思想展開分析,而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則是對于經濟活動展開深度分析之后再次分析的過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并不同于其他的經濟學研究,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不便于使用文本展開記錄,這樣就與其他的研究記錄方法有所不同。這樣也就造成經濟思想史在現代的經濟學研究中逐漸被學者忽視,在經濟學的研究過程中就逐漸的減少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但是現代經濟學只有對經濟思想史進行深度的研究才能夠有效的發展與建設?,F今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在西方各個國家的研究的速度與效率逐漸減慢,各國經濟學研究學者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逐漸減少,雖然,目前依然有部分專業對于經濟思想史進行研究與分析,但是在整體的經濟學研究方向上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依然是呈減弱勢態發展的。
  西方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與中國的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有所不同,相對來說西方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過程要更加復雜。對于中國經濟思想史的學科來說,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各個方面的學術氛圍逐漸固化,我國經濟學者展開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更像是引進了西方經濟學研究的任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國西方經濟學的研究主要針對西方的經濟思想史展開研究。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國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政策不斷放寬,大量外出留學歸來的優秀學者開始回到各大高校與科研機構中對于經濟思想史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的現象也就促成了我國的經濟學主要以西方經濟學為主要的研究方向。隨著主流西方經濟學的發展,部分的學者乘勝了經濟思想史已經完成了傳播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任務,于是對于傳統的經濟思想史學術的研究程度逐漸減弱,這樣就造成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日益減少。
  一、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發展歷程
  (一)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啟蒙時期
  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啟蒙時期是自18世紀中后期至19世紀。在十八世紀初期經濟學進入現代經濟學階段,并且現代經濟學的發展與經濟思想史的發展是系統的,在開展系統的研究過程中,開始著重針對經濟與思想之間的關系,并且對于經濟思想展開重點的分析與論述,并創作出大量的學術文章與理論?!兑粋€新科學的起源與進步》是西方關于經濟思想史研究方面最早的學術著作,其著作是西方經濟思想史研究過程中最為整體的研究模式,將傳統研究過程中零散的思維聚合征集成為一個整體,并且整理成為系統的理論形式進行編寫。其著作是由重農學派代表人物“物杜邦”編寫的,不僅僅是當時最早的西方經濟思想史研究學術著作,并且也是當時第一本系統的理論知識研究經濟思想史的學術著作。在啟蒙階段的西方經濟思想史是隨著經濟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在其階段大多數的經濟學家也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經濟思想史學家。但是在其階段中大多數的經濟學家并沒有為經濟思想史做出較大的貢獻,并未更高效率的促進經濟思想史研究的進步與發展。
  在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啟蒙時期,其經濟思想史研究的發展與經濟學的研究是同步的,經濟學者注重經濟思想之間的聯系與發展,并對于其中的所蘊含的理論進行分析與整合,制定成系統的理論知識。亞當·斯密也針對之前的研究學者的思想進行國整合與研究,但是他在整理的過程中過度的傾向于自身的關斷,所以其梳理的理論大多是與他的思想與觀點相契合的,這樣的梳理方式就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所以縱觀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啟蒙時期,其突出學者并沒有在一定程度上并未促進經濟思想史學術的進步,在經濟思想史的發展歷程中并未留下較多能夠供后世學者研究的學術貢獻。
 ?。ǘ┪鞣浇洕枷胧返墓诺鋾r期
  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古典時期是隨著古典經濟學的發展潮流所在啟蒙時期所建立的基礎上形成轉變的。古典時期的發展是由十九世紀初至十九世紀中后期,部分古典經濟學者認為自己已經能夠掌握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對于前人對于經濟思想的系統理論逐漸失去重視。由于這樣現象的出現,在其階段中任何人都對經濟思想展開討論與分析,并且都對前人的思想觀點有所異議,甚至出現較多的小思想幫派。但是在其階段中,真正能夠引領理論思潮的專業性學術著作卻少之又少,大多只為不痛不癢的評論與分析,缺少真正具有專業性的認定與分析。古典經濟學者面對這樣的現象,開始針對經濟思想史展開研究,并且通過各方面的研究結合歷史將其整理成為真正系統的學說,其學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政治經濟的有效進步。其中韋斯特的觀點更具影響力,他的著作《關于16世紀以來歐洲政治經濟學之進步的觀點》(1847年)中認為政治經濟學是起源于亞當·斯密。這樣,由古典經濟學家的整合過后,經濟學的研究開始走向科學研究的正軌,開始通過歷史來對理論進行檢驗,以此獲得正確的理論來為社會提出有效的建議。在韋斯特的思想中,認為采用帶由技巧性的條件來分析結論是錯誤的,所以在他的思想中,通過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作為檢驗經濟學研究錯誤的工具,以此促進經學更好的發展與進步。   麥克庫洛赫認為經濟思想史研究應該在樹立共識方面發揮領導作用,因為只有所有的觀點都達到一致,這樣才能將學科發展成為科學,成為具有研究價值的學術。并且麥克庫洛赫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1830年)中將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詳細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并且再次提出上述的觀點。另外在其時期的經濟思想史中還存在一定的民族傾向,較多的學者在對經濟思想史方面的學術著作的創作過程中會增加較多的個人民族傾向,導致其思想觀念出現民族傾向。不過經濟學家布朗基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史》(1837年)中將代表歐洲的經濟思想在不同的國家展開傳播,并且將其國家的經濟思想與歐洲經濟思想結合。在古典時期的最后階段,通過經濟思想史來研究經濟學的學術研究方式在德國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較多的經濟學家都參與了研究,其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針對前人經濟思想的研究與分析,并且形成了更加系統的對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ㄈ┪鞣浇洕枷胧穼W術的新古典時期
  新古典時期是指西方十九世紀中后期至二十世紀初期。隨著科技革命的不斷開展,物理、數學以及化學、生物等方面的研究逐漸在科學界形成研究熱潮,經濟思想史在西方學術研究中的地位悄然生息的發生了變化。經濟思想史開始成為經濟學家在創作學術文獻過程中回顧與例子,而不在是曾經重點論述的中心論點,經濟思想史開始主要出現在經濟學者的文章前言、結語、附錄以及注釋中。在當時階段經濟學家的著作中都有如此的文獻回顧部分,這樣就造成在此階段的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過程中出現帶由個人思想色彩以及缺少系統理論化的特點。與此同時,經濟思想史學術的中心也同時在發生者變化,經濟思想史學術的中心開始轉變為靜觀點誠信與釋放方面,而并非傳統的將非理論化的觀點刪除的方式。這樣的轉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前人所提出的觀點是否正確,對前人的研究展開更具真理性的檢驗與測試,分析前人觀點的準確性。英國政治經濟研究學家坎南的著作《英國政治經濟學中的生產與分配理論史:1776-1848》(1898年)中所提出的觀點對西方經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并且西方經濟在之后的半個世紀之久依然受到其觀點的影響??材系挠^點并不同于其他經濟學家的觀點,他與特維斯以及麥克庫洛赫等學者的觀點是有所不同的,他認為早期的經濟思想存在較多的缺點,并未表現出其中所蘊含的價值,所以早期的經濟思想并非所謂的科學。這樣的觀點在極大程度上對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意義探究帶來了阻礙與挑戰,相關的學者開始懷疑研究經濟思想史的意義何在,對于其研究的價值與科學理論數去了方向。
  與此同時,在奧地利興起了一個新的經濟學派既奧地利學派,其學派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也由此開展。其學派在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成果主要就在將傳統的錯誤的經濟思想史的理論由現今正確的觀點相代替,而并非將傳統經濟理論一味的整合。
  在經濟思想史的新古典時期這一階段,新的學者開始對前人的觀點與理念提出懷疑與挑戰,在這一學術環境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熱度開始逐漸降低。其相關的學術書籍的出版較少,并且在經濟學術書籍中有關經濟思想史的論述也相對減少,大多數都在文獻注釋中出現。在其階段中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雖然相對于前者來說其研究相對較少,但是在當時的學者與學派的研究中對其提出了較多的懷疑與批判,對與前人所提出的理論知識不在一味的整合,而是與新的思想相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思想史學術的有效提高與進步。
 ?。ㄋ模┪鞣浇洕枷胧穼W術的黃金時期
  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術的黃金時期的階段是在二十世紀早期直到中后期,其階段所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其時期在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方面上所獲取的成就相對于其他階段要高。經濟思想史的發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進入的黃金時期,在經濟思想史學術的發展進入黃金時期之前,在學術研究界并未受到關注與重視。經濟思想史能夠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并且走向更高的水平與時期階段,主要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造成各個國家的經濟受到嚴重的影響,擯棄給在戰后經濟遲遲得不到回升,出現了經濟大蕭條的現象,這就將新古典時期對經濟學的懷疑徹底的打開。經濟學家開始意識到經濟問題并非是簡單的論述問題,而是極其復雜與重要的,就這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學者們展開了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的熱潮。在經濟思想史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發現在之前的新古典時期對于經濟思想史的批判是存在錯誤的,同時學者們也開始發覺對于任何社會構建性的研究都不是簡單對問題審核與批判,而是在應該更加全面的思考與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由于經濟大蕭條所帶給人民的危機感,學者未能夠在較快的時間內研究出能夠復興經濟的方式與方法,于是及那個目光集中到經濟思想史上來,在這一段時間所有的經濟學者都認為經濟思想史能夠解決經濟大蕭條的危機,幫助各個國家走上經濟復興的道路。
  同時在這一時期經濟學的研究范圍開始不斷的擴展,學者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在局限于經濟類問題上而是結合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學術來開展研究,這樣的方式在研究過程中顯得較為雜亂無章,并且學者在研究過程中對于較多學派的理論知識無法高效的應用與實施。所以部分學者為能夠將經濟類問題結合各個種類的學說,將各類學說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開始通過經濟思想史來展開研究,以此將經濟類問題結合其學術觀點與理論知識做到有效的解決。在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黃金時期中對于研究成果不在采用傳統的在附錄與文獻采用中出現,而是創作出一大批高質量高水平的經濟思想史學術文章。并且在經濟學的研究中,經濟思想史也一改往日僅作為參考文獻出場的尷尬地位,開始在其研究過程中作為研究的重點進行探究與討論,并且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所采用的語言與知識更加的嚴謹。在這個時期,經濟學家對于經濟思想史開始更加的重視與關注,并且對于經濟思想史在經濟學中的地位重新的定義與劃分,學者認為經濟思想史并非獨立于經濟學之下的一門學科,而是經濟學研究中新的研究方式,是將歷史學與社會學等學科融合在經濟中的研究模式,是與經濟學研究中的研究方式一樣值得學者花費時間花費心血潛心研究的研究方法。   在這一段時期大量的經濟學家開始展開了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并且參加研究的學者大多為在當時階段中最為頂尖的,引領一段學術潮流的優秀經濟學家,例如:奧地利學派的熊彼特、哈伯勒,英美邊際學派的希克斯、羅賓斯,美國制度學派的韋斯利·米切爾、康芒斯,以及宏觀經濟學領域的斯拉法、貢納爾·默達爾等人。大量的學者在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過程中獲取了更多的優秀理論知識,將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在這一段時期中開始出現了大量的帶有專題性的經濟思想研究史學術研究成果,例如:瓦伊納(Jacob Viner)的《關于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1955年)、斯彭格勒(Joseph Spengler)的《馬爾薩斯的法國前輩》(1942年)、馬蓋特(Arthur Marget)的《價格理論》(1938年、1942年)、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的《繁榮與蕭條》(1937年)、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的《生產與分配理論》(1941年)、科爾(Arthur Cole)的《經濟學與商業文獻的歷史發展》(1957年)等等。在這一階段中,經濟思想史獲得了較高的地位,并且在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也過去了更多的課程編排與課程教授地位,甚至在大學的教學中能夠于經濟學類其他學科共同的在大學生課表中編排。同時相關的經濟思想史學者也獲得了較高的地位,并且大量的出席經濟學學術研究會議,在這一階段經濟思想史已經與主流經濟學有了相同的地位。
  (五)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術的重構時期
  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術的重構時期是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至今。西方經濟思想史在經歷了短暫且輝煌的黃金時期后再次走向沒落,其學術地位逐漸衰落。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術的衰落是比較迅速的,在得到一個快速的提升之后由迅速的衰落,其主要的原因是在黃金時期的最后階段西方的經濟開始大幅的好轉,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接連的戰爭并未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對西方經濟帶來極大的損失,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站后經濟學的影響力相對要更加穩固,甚至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要更加的堅固。這樣的現象就造成了大量的經濟學家開始對經濟學的發展提高重視,并且在研究過程中開始對經濟的未來提起了更高的關注程度,這樣也就開始忽視了對于經濟歷史的研究。并且隨著數學學科新的計算方法與統計模式的出現與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這樣的現象影響下,經濟思想史學術逐漸在經濟學研究中衰落,并且相關的經濟學者開始拋棄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所以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逐漸脫離出西方主流經濟學。隨著學者對于經濟思想史研究的逐漸降低,經濟思想史再次成為經濟學中的一門分支學科,并且其中相關的研究學者也逐漸減少。在此階段中的經濟思想史研究中僅有在黃金時期開展研究并接受相關訓練的專業研究者依然堅守在崗位進行研究。并且在這一時期在國際學術格局中的經濟思想史的地位已經確定,暫時來說這一段時期經濟思想史的地位是在經濟學的一大分支學科。其研究學者的分布主要歐洲的英國以及北美的各個地區與國家,還有少數在澳大利亞等國家,另外在一些非英語的國家也有少部分的經濟思想史研究學者,對經濟思想史依然著重的開展研究。在這一階段,雖然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在學術研究的期刊與書籍發表方面依然是比較多的,在這一段時間主要是對于經濟思想史教材的編寫相對較多。
  與此同時,經濟思想史學科已經有了適合自身學科發展的制度與規劃,在發展過程中也開始順應科學哲學的潮流,在經濟學的發展中開展適合自身學科的學術研究。為了能夠防止經濟思想史改變現狀,能夠重新回到經濟研究中的更高地位,所以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學者們在研究中積極的對本學科的意義與理論知識及逆行探索。例如利蘭·耶格爾在對人思想的研究中也提出只有做好提前的準備,才能夠防止學說被后人們忘記,他在其發表的書籍中特別提出:“純經濟學比自然科學的早期發明更有被遺忘的危險,這使得知識的積累式增長更為困難?!?,我們需要能專門幫助我們保持警惕,以及當其面臨可能的新觀點時能夠識別早期的貢獻,以及早期的謬誤的學者”。但是現今的經濟學發展趨勢是依然在不斷下降的,在西方各大學經濟學科的課程安排中對于經濟思想史課程的安排逐漸減少,甚至有部分大學已經將經濟思想史排除了重點課程安排規劃中。這樣的現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經濟思想史在經濟學研究中的地位是逐漸降低的,這也是經濟思想史學科研究發展過程中的危機與挑戰,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研究方式以及理論知識分析才能夠重新樹立經濟思想史的地位。
  由上文中對于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各個發展階段的描述中可以清楚的發現,經濟思想史的發展需要與現代的科學的經濟學理論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在上文的論述中,對于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各個階段的學術特征都有明確的表現:首先,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對象正是通過現代經濟學的不斷研究與分析而出現的。在現代經濟學出現前,在經濟學研究學界已經開始出現了較多帶有先進科學性質的經濟思想研究出現,后來隨著現代的經濟學不斷發展并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西方經濟思想史才正式出現,并且發展成為系統的知識與理論系統。并且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研究與考察對象也都是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中出現的,在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對象中大多都與現代經濟思想的研究對象有所關聯。另外,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發展歷程也與現代經濟學的發展與需求有所關聯,經濟思想史是根據現代經濟學的需求而出現地位的升高與境地現象的,可以這樣解釋,西方經濟史的研究是為滿足現代經濟思想的需求而開展的。在西方經濟思想史的五個發展階段中,主要分為:啟蒙時期;古典時期;新古典時期;黃金時期;重構時期;這些時期的變化也剛好是現代經濟學的五個發展時期。并且,由上文中的論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經濟思想史學術的地位的降低與提高剛好的三段式的,同時也是按照現代經濟學的需要而提高與降低的。當現代經濟學受到困難與挑戰時,學者開始通過對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來尋找幫助現代經濟史創新與發展的方式,當現代經濟學發展較為順利時,就將經濟思想史作為邊緣化的學說,在其學說下獨立發展。最后,在于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術的研究方向與發展方向,傳統的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者在學習過程中所接觸的專業學科訓練多為經濟類學科訓練對于歷史類的訓練少之又少,并且對于經濟類問題的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也極高,但是在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過程中面對經濟學家在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思想卻沒有更好的辦法給予評析,存在局限性。   二、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發展歷程
 ?。ㄒ唬┲袊洕枷胧穼W術的奠基階段
  在中國的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相對于西方開始時間相對較晚,第一個階段是在1978年到1987年這九年的時間是整個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奠基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內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相對較少,只有部分對于國外學術關注程度較高的人群會對相關的學術論文進行簡要的閱讀。在國內大部分的人只針對中國現代人物經濟思想的相關論文展開研究于討論,并且中國現代人物經濟思想論文相對于經濟思想史學科論文要少。據當時的論文統計可以得出現代經濟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在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中的論文比例相對較少,并且能夠清楚的發現在這一階段現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是極少的,甚至可以說在眾多對于現代經濟史研究的人是極少數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階段的經濟思想史類學術期刊中對于我國經濟思想的論述是相對客觀與正確的,但是在其學術期刊中由于研究人員與研究環境的缺少,對于經濟思想史學科建設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例如在1979年學者孫治方所發表的一期文章:《經濟學界對馬寅初同志的一場錯誤圍攻及其教訓》疑問中注重討論了馬寅初同志在這一階段中所提出的新的思想與理論,并且簡單的介紹了在當時學術界所爭論的問題是如何由正常學術爭論演變成過度的政治風波的,對這一歷史事件展開了詳細的講解。由上文中的論述中可以清楚的發現,我國在經濟思想史學術的奠基階段的發展并不順利,甚至在學術界出現較多的動蕩現象,這樣對于經濟思想史的初步研究就不易開展。在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奠基階段是最早期的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起步階段,可以被稱作學科建立初期的探討與研究。
 ?。ǘ┲袊洕枷胧穼W術的初步建設階段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初步建設階段史在1988年至1999年間,在這一階段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發展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也獲得了大量學者與社會環境的支持。所以在這一階段中的經濟思想史的發展與建設是比較迅速的,在這一段時間里有關經濟思想史的學術論文的發表數量不斷增加,并且還出版了大量的經濟思想史著作。并且在這一階段所發表的著作與學術論文相對于其他時期,在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的論文比例上占到二分之一,所以能夠明顯的發展在這一階段現代經濟史的研究已經在經濟思想史研究中廣泛的開展,并且掌握了一定理論探索與研究的方法。在這一階段的經濟思想史的特點相對比較明顯,大多數的學者在研究過程中以傳統的具有一定影響力與地位的代表人物作為研究方向,但是卻比之前研究作所采用的方式更加的先進,這樣在研究過程中就有效的提高研究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獲取了更多的研究成果。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這一階段中,并非針對人物思想研究作為基礎研究方向的論文由奠基階段的100篇文章發展到現今這一時期大概800篇左右,在本階段的現代經濟思想史論文數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比較大的,能夠達到文章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時相關模式的學術著作也開始不斷的提高出版速度,在前一階段此類著作是處于空窗期的,而現今也由零向著一百而變化了,已經達到了大概32部學術著作。大概占本階段現代經濟思想史著作總量的三分之一。
  在這一階段中有部分的學者已經開始通過對于學術的變化與爭論來對經濟思想的變化展開分析,并不是傳統的對于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思想死板的開展研究。還有部分的研究學者在研究過程中開始關注特定的學科或者一項較為重要的問題所出現的學術爭辯以及思想變化展開研究,例如對于政治思想史、農業思想史等。還有部分的學者在研究中針對國際間一些國家經濟的對比于分析來開展研究,將國家間的思想與學術發展程度進行對比,以此發現一定的理論知識。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一階段中,有關經濟思想史學科研究不僅取得了更多的重視與研究環境的變化,并且學者在研究過程中的所采用的方式與方向也發生了極高的提升與改變,學者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模式更加的豐富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更好開展,以及研究成果的有效豐富。這樣豐富的研究方式在有效的改變了傳統學術研究中過度關注時期中代表人物的考察所出現的研究漏洞與研究錯誤,這樣的研究模式更大程度的面向中國現代經濟思想或者對于社會主義經濟學的發展歷史作為背景,來針對歷史、針對學術變化,針對各經濟模式的對比展開更具科學依據更具真實性的經濟思想史分析。所以,綜上所述,在這一階段的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取得了較多實質性的進展,并且在優秀成果方面的獲得也極其豐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含金量高并且質量優秀,可以稱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發展過程中里程碑式的一段時期。
  (三)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深度發展階段
  2000年到2014年間是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深度發展階段,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在這一段時期取得了更好的進步與發展,其取得進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我國經濟思想史研究者對于研究方向的擴展與研究內容的豐富才達到的。首先隨著對于經濟思想史的深度研究以及經濟理論的更好發展,并且學者在針對早期代表人物的經濟思想研究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經濟發展的提高,大量具代表性人物的經濟思想也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較多的經濟學者開始對于經濟決策者如國家領導人等或者此階段較為優秀的經濟學家的思想展開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且取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思想成果。其次在各個學說的發展史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與發揮在哪,在各個方面與領域中經濟思想的研究都獲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并且隨著改革開放的大范圍開展,經濟熱點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經濟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較大程度的發展。這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對于經濟四線那個是研究的方向與范圍作為更有效的規定,并且在研究過程中對生態經濟、旅游經濟等反面的經濟思想都展開了詳細的調查與研究,并且獲得了相應的成果。
  在這一段時期論文統計與著作統計的結果也產生了一定的差異,并且史在數量上的差異。這一階段發表的現代經濟思想史論文約有5400篇,出版的著作約有89部,分別約占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的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與上一階段相比,論文總量增加了86.2%,但是著作總量卻減少了9.2%。另外是在內容結構上所產生的差異,在這一階段中對人物的研究有3600篇論文與43部著作,約占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總量的四分之一與四分之二,所以對于期刊論文著作部分的人物研究比例有所降低,本文論述中認為差異和變化與本階段學科任務的變化有關。例如在對新代表人物的深入考察中,此類的學術期刊論文在這一階段中大量的出現,但是學者們在開展研究的時候并未給研究對象更多的時間來對自己的思想進行檢驗與分析,所以這就導致所汲取的理論思想的準確性缺少實際的檢驗,所以在這一段時期信息量雖然大,但是所出現著作并不系統與成熟。并且較多對于早期代表人物的早期思想展開研究時對于非人物的思想問題已經在學科的開展前就展開了介紹,所以在這一階段對于研究成果的信息量相對較少,所出現的期刊與論文多為短篇論文出現,與前一階段在學科空白方面通過大量的思想與實際案例分析的著作出版并不相同。簡而言之,學科體系的建設是需要在不斷降低時將這一階段的經濟思想史展開研究,更多更全面的對期刊論文的發表,而減少對于著作的出版方式來表達思想。   三、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學術研究環境與現狀
 ?。ㄒ唬┪鞣浇洕枷胧返膶W術研究環境
  學術研究的進步與發展是與學術環境相對應的,也就是代表學科地位是否提高學科是否取得好的成就的重要指標是在于本學術在學術期刊的發表狀況。西方國家經濟思想史學術方面在不同時期都出現了獨立的學術團體,是不同思想的經濟思想史學家共同研究與討論的專業學術組織。例如:美國經濟學史學會(簡稱HES,成立于1974年)、歐洲經濟思想史學會(The Hi storyof Economic Thought Society of Australia,簡稱HETSA,成立于1981年)。另外在日本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也較為重視,其中在日本的經濟思想史學會的成立時間也相對較早。這些專業的學術組織會定期的組織開展會議,并以學會為單位創辦期刊造紙,將其思想在期刊中傳播,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思想史學科走向更加規范的道路。但是經濟思想史與其他的經濟學科來對比的化,還是有比較明顯的獨立性,與其他的學科融合性有所不同,并且經濟思想史學科的研究在研究方式與研究對象方面與其他的經濟學科并不相同,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也能夠清楚,經濟思想史很難融合與主流經濟學的學術活動中。尤其在對于專業的學術團體的成立時間來看也能夠清楚為和經濟思想史學科與主流經濟學無法融合,主流經濟學會的成立時間要明顯的早于經濟思想史學會的成立時間。綜上所述,經濟思想史的學科雖然與經濟學的建立是在同一時期發展的,但是在學術發展方面經濟思想史學科要遠遠落后于主流經濟學,并且與主流經濟學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現今來看西方經濟思想史的學術研究環境是在不斷緩和的,隨著學術期刊的不斷增多,有關于經濟思想史方面的刊物開始增多,所以相關的經濟思想史研究學派的研究理論于思想也能夠大量的在期刊中有所發表,幫助西方經濟思想史在次走向更好的方向。
 ?。ǘ┪鞣浇洕枷胧穼W術研究的現狀
  學術期刊是在現代的學術體系中檢測學科發展能力與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學科證明自己理論與知識的重要平臺之一?,F今在世界范圍內專門刊載經濟思想史的學術期刊主要有《政治經濟學史》(簡稱:HOPE)、《經濟思想史學報》(簡稱;JHET)、《經濟學史評論》(簡稱:HER)、《經濟思想史》(簡稱:HEI)、《歐洲經濟思想史學報》(簡稱:EJHET)等。在這其中發展時間最長,并且最具學術界代表性的期刊是的攻治經濟學史》,此期刊創建于1969年春季,由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并以季刊形式每年分4次發行。HOPE刊登的論文則著重針對經濟思想史與經濟分析史方面研究與論述,并且在期刊中著重對于有關經濟思想發揮與經濟學歷史中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產生背景以及思想的解釋與經濟理論史學家的方法論研究等。筆者在針對當時《政治經濟學史》(HOPE)中所發表的論文中展開研究,能夠明顯的發現西方國家經濟思想史學科的研究存在較多的特點。
  首先,在研究對象方面,雖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于進步,國家經濟也走向好的方向,并且在進入二十世紀后,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開始向著多方面給的方向發展,但是在學術研究上依然是針對人物的經濟思想作為研究重心展開研究。在針對人物經濟思想展開研究的基礎上開展更高水平研究時,西方經濟思想史的部分研究學者開始著重關注一些具有代表性人物身上并未被其他研究者所發現的經濟思想觀念,例如:“詹姆斯·穆勒與效用價值論”等。另外就時在對于經濟學著名學者的研究中或者對于其他帶由經濟思想的學者研究過程中,開始出現了大量的帶有社會史思想色彩的經濟思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區別于傳統的經濟思想史,所以更加著重對于主流思想家的經濟思想展開研究。
  另外在研究模式的變化上,在現今大范圍的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中,所研究出的成果都對歷史的研究方式帶來了一定的幫助。并且在針對素材研究重要歷史人物的過程中,著重對于研究對象所表述的思想展開解釋與論述,并且對與研究對象的思想產生背景也有一定的分析,將經濟思想所產生的背景與原因都全面的分析與研究。在對于研究對象的研究過程中應該嚴格結合人物的生平,與思想產生的年代,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思想所產生的原因,并展開注重的分析,將思想研究成為能夠供后世學習與應用的理論知識?,F今大量的美國經濟思想史研究學家在研究過程中開始將研究目光轉移到對于時代檔案與文獻的研究中,開始從檔案中尋找研究的價值。例如,杜克大學的布魯斯·卡德維爾教授近些年就針對哈耶克的文獻進行新的整理與論述,并且研究出較多新的觀點與理論,他在杜克大學還專門建立了哈耶克檔案室,并主持編寫“哈耶克文集”系列叢書。這樣的發展趨勢是對于傳統經濟思想史研究者在經濟分析方面的更好提高,同時也是對于歷史環境評價相對不足的一種調整與平衡式的發展選擇。
  并且,在西方經濟思想史學者對于本學科的未來發展的預訂中,大多數的學者所保持的態度并不是積極向上的。經濟思想史的發展與主流經濟學的發展相比是相對立而發展的,現今的西方經濟學的發展相對比較矛盾,其在學術界的地位依然呈現出逐漸下滑的現象,但根據研究發現,現今在經濟思想史學家的學者而數量以及相關的經濟思想史學會的活動與創建卻呈現出一種上升的狀態。對于這種現象,可以根據相關的研究人員的解釋是由于高校經濟院系針對經濟思想史學科的教學逐漸降低,甚至在核心學科課程中已經排除了經濟思想史,所以在學術界中經濟思想史的地位逐漸降低,但是隨著主流經濟學的發揮在哪,在其論述方式與分析模式方面的轉變,造成在主流經濟學中部分的學派與代表人物的思想產生分歧,所以主流經濟學內部的發展出現困難,于是部分的學派開始轉移到相對穩定的經濟思想史學科研究中來。其中就包括較多的主流經濟學的代表學派例如;制度主義學派、馬克思主義學派、新奧地利學派、后凱恩斯學派、斯法拉學派等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思想史學科人數與學會數量的增多。但是也有相關的研究所表示經濟思想史學科在未來的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與地位是不可估計的,其主要由于現今在專業的經濟思想史學科的研究中,學術期刊的發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研究學者持續著一種亢奮的研究狀態,并且在強烈的學術沖擊下,經濟思想史學科依然保持著自身的研究模式與學術研究方法。當然在西方學術界依然存在著大量的對于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不理解的聲音,認為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是沒有必要的,無謂的。但是部分的經濟學者依然將經濟思想史作為其經濟理論研究中的一方面組成部分,主要在文獻中有所體現,認為經濟思想史依然不是經濟學中的重要學科組成部分。所以在針對經濟思想史學科的專業能力培養與訓練中依然需要有效的穩固與增強,保證學者在研究過程中有過硬的研究技能與專業水平。在學科建設中本文已經論述到,在西方的各國大學中,經濟思想史學科的地位正受到較大的沖擊,甚至即將被排除出重點課程安排中,其在大學中正受到較多學科的排擠與輕視。所以在這樣的現象下,20世紀60年代布勞格教授曾在耶魯大學為研究生開設過經濟思想史的課程,但是在教學中從學生到其他教師對于其學科的重視程度依然較低,對課程并未做到應有的學習與尊重,甚至導致在討論其終身教職時,布勞格教授被委員會成員以學科缺乏價值而否定。直到現在,相同的情況以讓屢見不鮮,甚至此類現象更加的嚴峻。在歐美頂尖大學的經濟院系中,經濟思想史課程的地位極低,甚至完全被放棄開設課程,在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中更是將經濟思想史課在歷史系中開展教學。在較多大學的經濟院系中對于經濟思想史并未單獨開設課程,部分大學在未開設其課程的情況下,在其選修的課程中也有所開設。在美國排名前30的經濟系中,僅杜克大學保留了經濟思想史研究方向,該校經濟系大約每周有3次課時的經濟思想史基礎課程,課程設計上不僅有教師理論知識的講解,還有學生的課堂討論與點評。另外,杜克大學經濟系還開設了“政治經濟學史研究中心”,每周舉行一次學者間的工作論文研討會,參與者包括該中心的成員以及經濟系的專職教師、受邀的外校訪問學者,以及在讀互訪的經濟學博士生等。該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員包括前文提到的卡德維爾教授(中心主任)、古德溫教授、溫特勞布教授,并且有胡佛教授和馬奇教授等,他們都對經濟思想史學科的學術交流與深入探討付出了較多的努力,從而成為了經濟思想史學科研究的重要學術平臺與核心力量。但是即使在在杜克大學這樣的經濟思想史重要研究中,經濟思想史學科也依然呈現著衰落的趨勢;現今古德溫教授業已退休,其余的四位教授也都年過半百?,F今,在杜克大學經濟系,選擇進入政治經濟學史研究中心的博士生數量極少,所以其專業中的人才相對較少。杜克大學政治經濟學史研究中心的情況也表現出了整個西方經濟思想史學科的落后狀態。   四、中國經濟思想史的學術研究體系與成果
  (一)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的歷史分期
  在中國的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相對于西方開始時間相對較晚,第一個階段是在1978年到1987年這九年的時間是整個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奠基階段。第二個階段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初步建設階段史在1988年至1999年間,在這一階段中國經濟思想史學術的發展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也獲得了大量學者與社會環境的支持。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并且在階段中,較多對于早期代表人物的早期思想展開研究時對于非人物的思想問題已經在學科的開展前就展開了介紹,所以在這一階段對于研究成果的信息量相對較少,所出現的期刊與論文多為短篇論文出現,與前一階段在學科空白方面通過大量的思想與實際案例分析的著作出版并不相同。簡而言之,學科體系的建設是需要在不斷降低時將這一階段的經濟思想史展開研究,更多更全面的對期刊論文的發表,而減少對于著作的出版方式來表達思想。據當時的論文統計可以得出現代經濟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在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中的論文比例相對較少,并且能夠清楚的發現在這一階段現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是極少的,甚至可以說在眾多對于現代經濟史研究的人是極少數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階段的經濟思想史類學術期刊中對于我國經濟思想的論述是相對客觀與正確的,但是在其學術期刊中由于研究人員與研究環境的缺少,對于經濟思想史學科建設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
 ?。ǘ┲袊F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學科的創建時間相對于西方較晚,但在延展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就并不落后與西方國家,尤其在對于任務思想的研究與討論方面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研究課題,并且在課題中分別列成各類體系的研究模式。隨著西方經濟學的引入與傳統經濟學相互融合,現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方向已經逐漸由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更具包容性的現代經濟思想研究,并且其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較大的提高與進步。當然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在研究體系與研究模式建設采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未來的研究過程中還應該吸取更多的經驗完善學科體系建設,以此提高經濟思想史研究水平現今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對象主要針對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等,并且在研究過程中對于各類的經濟學說的對比也相對較多。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發展與現狀的研究主要針對西方于我國的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過程于在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變化展開詳細的描述。西方經濟思想史是根據經濟學的發展而展開記錄的,經歷了由啟蒙時期到形成思想宗旨的古典時期再到以對學術發展回顧為中心的新古典時期,著重于啟發與反思的黃金時期,最后直到其逐漸被學者拋棄后尋求突破的重構時期。在針對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過程中,學者們在開始的階段主要采用經濟分析的方式,在之后的研究過程中,隨著其研究的不斷深入開始轉變為采用經濟與歷史相結合的研究方式。現今幾年的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中學者更加注重對于經濟文獻與經濟檔案等作為素材展開研究,重點對于人的思想與詳細的研究,并且在研究過程中更加注重對細節的表述以及其背景的再次呈現。在西方經濟研究學者的研究中其主要重視本學科的學術期刊的編排,并及那個學術期刊作為學術論述與學術進步與創作的發展平臺?,F代經濟學的發展是由歐洲開始發展,在美國更好的發展與繁榮,其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方向是變化較多的經濟學,所以在研究過程中的難度就相對較大,由此可以得出西方國家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依然是世界前茅的。對于中國來說對于西方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學者對于學術發展的過程與發展的成果了解較少,對于其經濟學科學術界較為重要的研究成果接觸較少,并且與國外優秀的經濟思想史學家的交流也相對較少,無法在經濟思想史研究領域表達屬于中國的觀點。
  在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學科的創建時間相對于西方較晚,但在延展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就并不落后與西方國家,尤其在對于任務思想的研究與討論方面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研究課題,并且在課題中分別列成各類體系的研究模式。隨著西方經濟學的引入與傳統經濟學相互融合,現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方向已經逐漸由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更具包容性的現代經濟思想研究,并且其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較大的提高與進步。當然中國現代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在研究體系與研究模式建設采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未來的研究過程中還應該吸取更多的經驗完善學科體系建設,以此提高經濟思想史研究水平。
  現今在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就是在經濟學研究過程中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逐漸減少。現今為止對于經濟思想史的研究中擁有最好研究環境的是杜克大學,其中負責的相關人員也認為經濟思想史的研究逐漸減少,如果此類現象長時間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那么未來有關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就會出現逆流的現象,不利于經濟學研究的創新與發展?,F今在經濟思想史學術研究的范圍中主要表現在其領域中的學者相對于其他領域中的學者數量較少,這樣就導致在學科教學過程中無法大量的開設相關課程,導致學生在其領域中無法學習到更高水平的知識,以及缺少其專業的訓練與教學。這樣的循環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經濟思想史的研究出現困難,阻礙著經濟思想史更好的展開研究與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0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