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對銀行信貸風險的防范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依托于大數據技術、云技術等技術的快速發展,銀行信貸業務風險評估體系日臻完善,銀行信貸業務的決策也更加具有精準性,在一定范圍內有效地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本文主要探討了大數據背景下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范風險的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 銀行 信貸風險 防范 建議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新經濟常態背景下,社會各界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信貸業務作為銀行體系內常見的金融服務,在我國社會金融結構中處于重要的主導地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銀行信貸業務量激增,所面臨的風險也是前所未有的復雜。找出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對于銀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有重要的意義。
一、大數據背景下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傳統金融背景下,銀行信貸風險產生最主要來自于信息的不對稱性。大數據背景下,龐大的信息體量、多元化的信息源為銀行信貸業務提供更加全面、直觀的信息與數據,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信息不對稱,降低傳統信貸業務的風險。大數據背景下,銀行信貸業務新的風險則取決于銀行對信息甄別能力,結合實踐來看,信貸風險產生的主要歸因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對數據挖掘能力有限
風險的測量依賴于數據,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運用統計學方法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根據相對應的數據指標,并通過評估工具(采用設置風險閾值的方式)進行風險提示。大數據背景下,銀行所接觸到的客戶信息來源更加豐富,除了用戶提交的數據之外,還有來自于互聯網生成的關于客戶的智能數據(包括社交網絡數據、網絡行為、偏好等)以及來與第三方機構數據(社會保險、法律記錄)等。但許多銀行信貸評估工具對于大數據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繼而導致一些數據無法納入到評估體系之中,沒有起到既定的作用,繼而導致風險評估的不準確。
2對數據真實性甄別不嚴謹
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都是建立在數據真實有效的基礎上,銀行將風險量化后,過分依賴數據,忽視了對信息真實性的甄別,這也是致使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信貸人員在審貸過程中,過于著重短期效益,在數據審核方面也著重審核財務性數據,例如資產負債率等,而對于非財務性數據的真實性甄別工作卻比較忽視,甚至還存在一些信貸人員為了業績而幫助客戶造假的現象,促使信貸風險的增加;另一方面,互聯網環境下,數據的真實性甄別難度較大,為了獲取到貸款,一些不符合貸款資質的企業或者個人,會采用數據資質包裝的方式,躲過審貸環節的審查,導致信貸風險的增加。
二、大數據背景下對銀行信貸風險防范措施的建議
1建立以大數據思維為中心的信貸風險管理理念
我國因引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時間較晚,許多銀行和企業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大數據背景下,這種理念上的意識缺乏雖然有所緩解,但并沒有將思想管理納入到體系之中。
事實上,銀行需要加強全行風險管理文化,建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不能僅僅認為是一種建章立制、一套系統軟件。它更強調的是在銀行各業務條線、各部門之間形成的一種綜合性的風險管理理念,將“防范風險”、“事前管理”等先進思想納入到風險管理的政策制定中。
2實現對大數據的綜合應用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銀行想要實現對大數據的綜合運用,需要構建一套完善的金融風險控制系統。
一方面要完成以客戶為中心的信貸風險管理體系,集中統一管理數據,合理的選取數據樣本,制定數據甄別機制,在大量全面的數據信息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不同信貸產品的風險準入政策制定風險閾值;另一方面,銀行需要構建風險識別數字系統,將各類風險進行具體的量化,在金融風險仿真系統的基礎上,對現代銀行金融管理的趨勢進行綜合考量,最終構建一個能夠融合風險識別、計量與控制的綜合性金融風險業務管理系統。
3實現對信貸業務全過程風險監測
在貸前階段,要著重于對信貸數據的真實性進行重點審核,需要及時的提醒客戶提供全面的申請材料,在評級授信機制方面,不妨引入信用6C評級法,根據借款人的品德、能力、資本、抵押品、經營環境和連續性等六個因素評定其信用程度。
在貸后階段,對客戶進行全面持續的風險監測,形成全方位、全流程的監測體系,對保證人和抵押品價值變化的持續觀測,有效防止擔保虛化等風險的發生。一經發現了違規風險,應該立即執行相關的措施予以解決,充分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贖回。
4注重風險防范專業人才的培養
在銀行信貸業務過程中,數據是風險的主要部分,人為因素也是風險的一部分。想要降低人為因素對風險的影響,銀行應當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
一是要加強對信貸制度的建設,落實信貸業務的“審核、貸款、檢查”相互獨立分離制度,從源頭上保證信貸業務相關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制定相關人員責任追究制度,貸前明確各個環節專員的責任,貸后出現不良情況后,進行一定程度的責任追究,避免由人為疏忽造成的不良貸款風險。
二是要進一步健全風險防范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在大數據背景下,風險防范是一門更加專業的課題,需要更加專業的數據處理技能。而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升級,銀行風險防控專員也應當及時更新數據操作能力。
三、結束語
大數據社會背景下,宏觀經濟的發展對銀行信貸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銀行想要更好的發展信貸業務,勢必要進一步的提升銀行對信貸業務的風險控制能力。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只要能夠有效的甄別信息,并形成對數據科學合理的全面分析,配合銀行的相關風險制度的構建,銀行的信貸業務的風險防范必然會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從而達成社會經濟發展與銀行穩健運營的雙贏局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