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數據助推信貸風險管理創新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是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大數據助推信貸風險管理創新工作是“金融+科技”的顯著體現。大數據技術在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能夠通過真實刻畫客戶畫像,為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有效提升其信貸風險管理水平?;诖?,從當前大數據技術在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挖掘其應用問題,從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充分發揮大數據助推信貸風險管理。
  關鍵詞:大數據;信貸;風險管理
  近年來,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內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紛紛借助大數據技術,嘗試搭建信貸風險管理的新格局,全面增強信貸風險的全過程管控。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數據技術在信貸風險管理的應用進程并不順利,暴露了一系列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探究未來大數據助推信貸風險管理創新路徑。
  一、大數據在信貸風險管理應用中的問題
  (一)數據挖掘難度大
  從宏觀角度分析,大數據技術在信貸風險管理的應用時間尚短,國內大部分的金融機構還沒有建立成熟的管理機制,尤其是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嚴重不足。這一局面導致在信貸風險管理過程中,數據挖掘的難度極大,也就難以對客戶形象進行真實而全面的刻畫,從而嚴重影響后續的信貸風險管理精準度。數據挖掘是大數據助推信貸風險管理的基本前提,結合當前國內金融機構的大數據應用狀況分析,其大數據挖掘能力基本上是依賴于其各自原有的數據儲備,且各個金融機構的數據庫還是孤立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數據挖掘的客戶細分管理價值。通過數據挖掘技術,通過客戶畫像能夠為信貸風險識別開辟全新的思路,然而由于金融數據信息更新頻率高、處理難度大,導致數據挖掘精確度無法保證,從而使得依賴于數據挖掘技術的信貸風險管理過程復雜且無法控制,影響了其信貸風險管理效果。
  (二)行業標準和規范不完善
  國內關于大數據信貸風險管理應用起步較晚,其應用過程仍處于極為不成熟的階段,對于金融行業大數據應用的行業標準和規范建設不足。一方面,國內的大數據應用缺乏統一的數據共享開放標準,導致行業之間的大數據的互動和交流存在極大的阻礙,尤其是各個金融機構之間的數據無法真正實現共享開放。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下隨著大數據技術在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對于行業間的行業標準和規范建設需求也就越高,僅靠當前的自我管理,不僅不能達到信貸風險管理目標,甚至還可能產生其他不可預料的風險。
 ?。ㄈ┐髷祿贸潭鹊?
  從整體上分析,當前金融機構的大數據應用程度,并沒有實現預期的目標。當前大數據在信貸風險管理應用中,由于大數據規模和質量不高、數據平臺建設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當前大數據應用難以滿足信貸風險管理的轉型需求,且大數據的應用反饋機制并不靈活。另外,金融科技下,大數據信貸風險管理應用機制并不成熟,無法充分發揮大數據挖掘和風險預警價值,也就無法為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管理提供數據挖掘和分析決策支持。
  二、大數據助推信貸風險管理創新路徑
 ?。ㄒ唬┥钔跀祿诰蚍治鰞r值
  金融科技下,大數據應用價值的實現關鍵在于數據挖掘能力,大數據挖掘技術應用的越深,其價值也就越大。只有當大數據達到一定規模時,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管理的需求,如信貸風險管理制度、監測分析、預警分析等,從而實現精準管控信貸風險。因此,針對當前大數據在信貸風險管理應用過程中的數據挖掘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方面,逐步推進金融行業間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的建設,解決國內各個金融機構之間的數據孤立問題,以最低數據共享開放標準為切入點,創新行業間的數據共享合作模式,實現行業間的基本數據流通目標,以促進行業間的大數據挖掘價值的實現。另一方面,在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加強行業間大數據應用成果的互動交流,建立完善的數據行業的長效溝通機制,無障礙交流行業間的大數據技術成果,以充分滿足數據挖掘價值在信貸風險管理應用需求。
  (二)建立大數據標準規范
  從行業整體分析,可知當前國內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管理,對于大數據的應用缺乏整體的科學規劃,難以全面發揮大數據對于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因此,針對當前行業間大數據標準和規范缺失的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方面,針對當前金融行業間對于大數據應用的引導缺失問題,應結合國內金融發展實際狀況,科學提出大數據在信貸風險管理的應用指導規范,進一步明確大數據助推信貸風險管理目標、方向、具體措施等,建立行業間的大數據應用標準規范,從而實現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管理合力,有效提升金融行業信貸風險管理整體能力。另一方面,完善金融行業的大數據標準和規范,協同國內金融行業歷練,制定統一的大數據標準和規范,對信貸風險管理中的大數據技術應用范圍、方式、權限提出明確的規范,實現嚴格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從而有效保障大數據在信貸風險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序、健康、和諧的展開。
 ?。ㄈ┩卣勾髷祿蒙疃?
  結合當前行業間大數據在信貸風險管理應用狀況,可知大數據應用程度仍較低,多是停留在客戶形象刻畫,客戶信用評估等方面,其大數據信貸風險管理應用價值有待進一步推展。因此,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大數據信貸風險管理的應用深度拓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對于現有的客戶形象刻畫,客戶信用評估應用,應進一步拓展信息收集的范圍,包括客戶互聯網行為、金融交易行為,以進一步提升客戶形象刻畫的精準程度,并提升信用評估預測信貸風險的能力,彌補當前國內客戶征信系統的不足。另一方面,進一步拓展大數據信貸風險預警監控體系,建立信貸風險管理的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事后監督的全過程監控流程,充分發揮大數據信貸風險預警價值,有效提高信貸風險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小西.商業銀行大數據信貸業務風險管理[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0):192+191.
  [2]黃薷丹.大數據時代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策略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18(11):75-76+89.
  [3]張莉.大數據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完善思考[J].全國流通經濟,2018(26):96-97.
  作者簡介:
  徐  源(1980.8-),性別:男,民族,江蘇省連云港市人,學歷: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汽車供應鏈金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09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