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的行政決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互聯網被廣泛使用的今天,信息傳播極為迅速,大數據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行政決策數據化有利于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良性發展,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但同時合作共享大數據的程度較低,急需消除信息孤島;大數據內容魚龍混雜,行政決策依然需要行政決策者的經驗與智慧;大數據帶來的安全隱患和隱私泄露需要更多的技術和法律支持;大數據對于政府決策過程中遇到的不確定性問題無效。總之,在大數據時代,政府不能將大數據神化,也不能將其矮化,我們應該認識到數據的局限性并充分利用它。
關鍵詞:大數據 信息網絡技術 行政決策
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客觀精準。在這種背景下,政府越來越重視數據、強調數據,行政決策也將越來越多的用到大數據。
一、大數據背景下行政決策的相關概念
“大數據”,根據表面意思可知是指大量的數據,指的是需要新的處理模式才能有更強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承受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捕捉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按髷祿钡母拍钭钤绯霈F在《大數據時代》中,是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庫克耶提出的,指不用隨機分析法,即抽樣調查的捷徑,而采用全部的數據來進行分析處理?,F如今大數據的特點已經由之前的3V、4V發展到了5V,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Veracity(真實)。大量是指大數據的體量巨大,一天之內互聯網新產生的內容1.68億張DVD都放不下。如此之多的數據,要在現實中存儲是極為不便的,云存儲可以方便快捷地將這體量巨大的數據快速進行云存儲。高速是指處理速度極快的云計算,可以對數據快速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多樣是指紛繁復雜的數據類型。價值密度較低是大數據的另一個特點,數據的不公開性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大數據的真實性很高,這是基于所有的數據都是真實的,而且通過大量的數據是可預測真實世界的。
行政決策是決策的一種,指的是行政主體為了履行行政職能而做出的行為設計和抉擇的過程。在本文中,行政決策指的是政府的一種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家行政和社會公共事務中做出的決定。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社會生活中存在或者正在發生的問題,通過系統地分析主觀和客觀條件,在掌握大量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作出決定,并將其轉化為有關的公共工程,通過調動各種組織,配置各種社會資源,運用各種功能手段,達到解決問題、穩定政治、發展經濟的目的。
信息是決策的靈魂,公眾參與會使信息更加全面和具有參考價值。利用大數據可以收集到更多數量的公眾的意見表達。另外,利用大數據對公眾的意見進行快速分析,可以實現信息工作的數據化,能更好地實現大數據背景下的公眾參與,拓寬公眾參與的途徑。可以看出大數據為行政決策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為行政決策帶來了挑戰。
行政決策效益指的是行政主體公共決策執行后獲得的效果和要達到的預期目標。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決策的效益,政府要優化行政決策的成本結構,保證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的統一。在大數據背景下,為了做好成本效益分析,需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使行政決策具有較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政府還需要收集公眾和社會組織的意見,利用大數據分析、了解公共利益的需求,不斷提高公共利益,從而產生最大的決策效益。
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是對重大行政決策涉及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風險因素進行可行性論證的評價。凡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和項目,都要從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進行評估,重點從社會穩定、環境和經濟等方面進行風險評估。在大數據背景下,要運用數據完善部門論證、專家咨詢和公眾參與的風險評估機制,要運用數據理性分析、科學預測、綜合判斷決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大數據在行政決策領域,特別是政府危機決策領域,為前瞻性管理和動態管理提供了可能,也為事后決策的提前提供了機會。但是,對于某些不可預知的危機,大數據仍然任重道遠。
二、大數據背景下行政決策數據化的意義
?。ㄒ唬┯欣诖龠M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信息是決策制定的前提。政府只有掌握大量的相關信息,才能更好地做出科學民主的決策。而在以往,因為信息傳播受限,公眾參與途徑較少且不便捷,普通公民難以將意見傳遞到行政決策部門,造成政府獲得的信息量較少,所做決策往往采用以點到面、逐步深入的方式,既缺乏科學性,又缺乏民主性,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政府,造成不良后果。大數據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大數據的實時、海量信息和極速分析,將改變政府偏好使用的定性的決策方式,極大改善政府工作人員的有限理性,通過定量的方式將決策內容轉化為數據,利用數據挖掘內在規律,為科學的行政決策提供支持。信息網絡的發展,也為公眾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新渠道。更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公眾的參與會使政府聽到更多公眾的聲音,了解到更多公民的不同意愿,為民主的行政決策提供支持。
?。ǘ┯欣诖龠M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
一方面,政府擁有絕大部分大數據,在大數據的處理和應用方面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充分應用這些海量數據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大幅提高行政決策效益,從而節約大量的資源。這些節省的資源可以放在更需要、更緊急的地方。同時,這將有助于政府職能的擴大,使政府能將更多的資源放在公共產品和服務上。另一方面,大數據的有效應用可以將一個個孤立的政府部門連接起來,使政府部門能夠共享大數據,從而更好地為公眾服務。這也將從側面提高政府官員的自律意識。大數據還將使公眾更便捷地與政府互動,滿足多方需求,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建設服務型政府。 ?。ㄈ┯欣谕苿由鐣洕夹园l展
大數據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效率,機械性的信息處理方式還節約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大數據的迅猛發展將會使數據變成同土地、勞動力等一樣的基本生產要素。若在行政決策中對大數據加以深度利用,必將激發出大數據的巨大經濟價值。這部分經濟價值將會推動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進入全面的數據時代。同時,根據大數據分析做出的行政決策將更加精準合理、方便實行,這將從效率與資源兩個方面為社會經濟做出貢獻,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質量,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ㄋ模┯欣谕七M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國家運用國家制度治理國家以適應現代狀況并順應未來趨勢的過程。行政決策作為國家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政府在公眾心中的形象還影響政府職能的轉變、和諧社會的構建。在大數據背景下,決策數據化的實現將會大大減少政府考慮不周帶來的決策風險,降低決策成本,從而提高決策成效,提高社會治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提高國家的治理能力,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三、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決策的問題及對策
?。ㄒ唬┖献鞴蚕泶髷祿潭鹊停柘畔⒐聧u
隨著信息網絡的建設、大數據的不斷發展,作為大數據的絕對擁有者,政府已經掌握了大量數據,如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等。但是,雖然積累了海量數據,這些數據都以不同的形式零散地儲存在政府信息網絡的不同地方,沒有標準格式,查找困難,利用效率極低。從不同的政府部門看,大多數政府部門的電子政務開始建設的時期不同,建設主體、業務領域也不同,所存儲的數據格式更是不同,造成了政府不同部門之間的數據難以整合和有效利用。同時,由于數據產生的不可估量的價值,在大數據上也出現了地方保護。這種由于行政區劃造成的數據信息碎片化,衍生出數據保護。不同的政府部門將數據獨享,擔心分享給其他部門會影響自己的利益,將其視為權力的象征,越來越有可能走向信息割據。這種數據保護主義在政府和公眾之間也存在。政府不同部門掌握著海量數據,但公眾卻知之甚少。公眾的不了解會讓信息壟斷在政府手里,出現政府隨意解釋數據、操縱數據的情況。由于不同政府部門的數據建設分散、格式不統一以及政府的數據保護主義,造成了數據的浪費,使行政主體在行政決策時不能充分利用數據,影響行政決策的效率及精準度。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大數據背景下的政府各部門應將形式不一的數據盡早轉化為統一的形式,部門間的數據信息應通過互聯網結合為一個整體,消除不同政府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構建統一的數據平臺。在消除不同政府部門以及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數據不共享方面,更及時的政府信息公開應該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如何利用大數據有效決策,需要行政決策者的智慧
信息網絡技術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測未來的數據,但對于事物本身,數據只能是無限接近,而永遠不可能到達事物本身。同時,雖有海量數據,但是并非所有的大數據都是可利用的,其中往往有許多信息存在干擾性。當海量數據同時涌來,行政決策者很可能被其中的無用信息干擾或者被錯誤信息帶錯方向。我們姑且將這些無用信息和錯誤信息稱為“噪音”。機械化的信息處理并不能有效剔除全部噪音,而習慣于通過大數據做出決策的數據愛好者,更關注技術,往往不能敏銳發現這些噪音。這個時候,行政決策者的個人經驗與智慧顯得尤為重要。個人的經驗智慧不但能夠敏銳地發現噪音,而且決策者的洞察力、靈感、創造力可以幫決策者選出利益最大化的計劃,都是機械化分析不可取代的。
信息網絡技術在定量分析、數據化決策、綜合分析方面更準確且效率更高,但同時存在機械化分析不能有效剔除噪音的問題。決策者雖在很多方面比不上大數據,但決策者的個人經驗與智慧也是大數據不可與之比擬的。事實上,二者都各有優缺點,不可極端。因此大數據背景下的政府決策要將數據和決策者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要利用好大數據的高效率,也要充分發揮決策者的靈感和創新能力。
(三)大數據帶來的安全隱患和隱私泄露需要更多的技術和法律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雖然大數據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各個方面帶來了便捷,但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安全與隱私問題?,F如今信息來源的廣泛和存儲方式的多樣,導致破壞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多,破壞行為也更隱蔽、更不易被發現。而且作為大數據的絕對擁有者政府而言,因為數據的集中性導致政府的數據平臺更容易被攻擊,也受到了更多的挑戰。一般而言,大數據時代之前的數據以及非政府擁有的數據較為分散,則攻擊這些數據花費的成本很高。而政府平臺攻擊者獲得的收益遠大于攻擊成本,所以政府的數據平臺成為了攻擊者的首要目標對象。對政府而言,行政決策越來越依賴于大數據。一旦大數據平臺遭受攻擊,政府將遭受巨大損失,除需重建大數據信息平臺、影響工作進程外,大量的公民隱私將被外泄。除政府大數據平臺被攻擊導致公民隱私外泄外,由于我們現在的大量活動都是通過信息網絡進行的,我們的行為軌跡都將被記錄下來,那么我們的隱私也將受到巨大的威脅。最明顯的就是當我們用新聞軟件瀏覽新聞時,新聞軟件會推送越來越多我們愿意了解的內容。當我們用購物軟件挑選東西時,購物軟件會跳出來更多相類似的東西供我們挑選。毫無疑問,這代表我們的喜好已經被這些軟件了解,也就是我們的隱私很有可能已經泄露。為了應對大數據所面臨的信息安全和隱私問題,必須要從技術層面提高大數據平臺的安全性。政府要引進技術人才,加大財政對數據保護方面的投入。同時,從法律制度層面預防公民隱私泄露及隱私被濫用。這需要增加個人隱私在網絡空間保護的相關立法,提高法律內容的可實施性,嚴格打擊各種網絡軟件對用戶隱私的泄露和不法利用。
?。ㄋ模┐髷祿τ谡疀Q策過程中遇到的不確定性問題無效
我們必須認識到數據是有巨大價值的,但同時數據并不是萬能的。大數據利用對海量數據的收集、管理、分析來預測未來的社會,分析的結果是邏輯并且綜合的,但是社會是一個復雜的存在,會有各種不同的、難以預料的新情況出現,并不是簡單的數據分析就可以完全預測的。面對新情況、不確定性的問題,由于之前沒有類似問題的出現,所以大數據沒有信息可以分析,這種情況下大數據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大數據的使用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可盲目跟風,認為大數據什么問題都可以準確預測,從而將所有問題都推給大數據。要明白,大數據只是眾多分析問題的技術與手段中的一種,也會存在無效的時候,不可極端采用。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06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