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行業對系統風險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對于理性投資者、投資經紀人和企業來說,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所能承擔風險的大小做出合理投資決策,而不應只看到金融領域高額回報或者一昧選擇風險低的行業而非理性的投身其中。
[關鍵詞]中國股票市場 行業系統風險 影響
作為一名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目的就是獲得收益,而風險常常與收益相伴。對一個理性的投資者而言,在其做投資選擇時,投資行業的選擇尤為重要,行業對整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的貢獻決定著要投資此行業下的公司系統風險的大小。本文用成分VaR法對各行業系統風險進行了估值,對各行業在中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的貢獻做了一個排序,給投資者在做投資風險分析時提供一些參考。
一、數據選取
2007年10月16日大盤創造6124.04點新高,在之后的一年多時間內,由于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不斷攀升,人民幣匯率上漲、汶川發生大地震、美國次貸危機等問題的出現,使大盤一度下降,中國股市由牛市轉向第七次熊市。本文由2007年10月16日為起點主要分析近十年來各行業對系統風險的影響變化,以熊市牛市之分將此時間段大致分為5段:第一段: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9月28日(熊市)、第二段:2008年10月29日至2009年8月4日(牛市)、第三段:2009年8月5日至2014年2月20日(熊市,2月20日這天,申萬一級行業由23個行業分成28個行業)、第四段:2014年2月21日至2015年6月12日(牛市)、第五段:2015年6月13日至2017年3月30日(熊市)。
在收益率計算上,本文利用了各行業指數的收益來替代整個股票市場組合收益,選取行業日收益率來作為行業收益序列。在行業選擇上,申萬的行業劃分比證監會的行業劃分更接近市場,因此本文選擇申萬一級行業作為樣本分析。
二、方法選取
采用VaR對風險構成分析,其中邊際VaR是某行業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單位引起整個股票市場行業的變化。成分VaR是某個成分行業被刪除時股票市場VaR的近似變化量。
在這里,Ri是各行業的收益率,Rp是整個股票市場的收益率,ap是整個股票市場收益的標準差,a是置信區間,本文設為95%的置信區間,本文所用數據來源于申萬指數。
三、研究結果
本文分別以五段時間對我國行業系統風險進行研究,選擇申萬一級行業作為研究對象,利用VAR參數法來計算各行業對股票市場系統風險的占比大小,從得出的C-VaRj數據總體得出以下結論:
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各行業對中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貢獻率占比:金融服務業成分VaR大大高于其他行業,成分VaR值為414.099億元,貢獻率為23%,而金融服務業在市場流通市值占比為22%,說明金融服務業不僅是股票市場主要流通市值占比,還是整個股票市場主要風險來源,其次還有化工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公用事業行業相對貢獻率較大。
2008年10月29日-2009年8月4日各行業對中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貢獻率占比:在這段時間金融服務業成分VaR依舊大大高于其他行業,成分VaR值為1173.408億元,貢獻率為27%,而金融服務業在市場流通市值占比為26%,說明金融服務業不僅是股票市場主要流通市值占比,還是整個股票市場主要風險來源,其次還有房地產業、化工業、有色金屬業、交通運輸業相對貢獻率較大。
2009年8月5日-2014年2月20日各行業對中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貢獻率占比:金融服務業成分VaR依舊占比最大,成分VaR值為1025.323億元,貢獻率為21%,而金融服務業在市場流通市值占比為23%,說明金融服務業在這段時間內同樣既是股票市場主要流通市值占比,又是整個股票市場主要風險來源,其次還有采掘業、機械設備業、化工業相對貢獻率較大。
2014年2月21日-2015年6月12日各行業對中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貢獻率占比:此段時間是個分界點,申萬一級行業由23個行業劃分為28個行業,由計算得出結果可以發現銀行業、非銀金融業成分VaR占比最大,成分VaR值為130.677億元、102.481億元,貢獻率分別為10%、8%,而這兩個行業在此時間段前是屬于金融服務業,這兩個行業是整個股票市場主要風險來源,其次還有采掘業相對貢獻率較大。
2015年6月13日-2017年3月30日各行業對中國股票市場系統風險貢獻率占比:非銀金融業、化工業成分VaR占比最大,成分VaR值為959.428億元、923.589億元,貢獻率分別為7%、6.7%,這兩個行業是整個股票市場主要風險來源,其次還有銀行業、醫藥生物業、采掘業相對貢獻率較大。因為這段時間連續到了2017年3月底,因為在這期間,投資者應該首先關注這幾個行業。
從以上整體來看,2007年10月16日- 2008年10月28日出現了金融危機,這段時間的股票市場流通市值總額遠遠小于之后時間段,因此各行業的成分VAR數值整體偏小,而在2008年10月29日-2009年8月4日這段時間里,經濟出現了回升,股票市場出現了10個月的牛市,股票市場流通市值總額也是急劇升高。其中,由于行業劃分的變化,隨著行業種類的增多,2015年6月12日這天流通的市值總額高達572007.67億,股票市場呈牛市,從后至今經濟稍有回落。
但從計算數值來看,近十年來,金融服務業包括銀行業與非銀金融業要明顯大于其他行業的系統風險,是市場引領角色,也表明我國在近十幾年來金融服務領域不斷取得成就。但同時我國金融機制尚不完善,公司體制尚不健全,這樣就導致金融服務業對整個股票系統風險貢獻最突出。投資者應當首先關注此行業,而餐飲旅游包括休閑服務行業相對其他行業來說,成分VAR值比較小,對市場風險貢獻程度最小。其他行業如化工業、采掘業在各時間段里相對其他行業來說對市場風險貢獻程度較高,黑色金屬行業包括鋼鐵行業呈現了由上往下的走勢,也表明隨著時間推移,其他行業的興起,該行業處于了疲軟期。
有行業膨脹,有行業收縮,也有行業在一定程度呈現波動。對于理性投資者、投資經紀人和企業來說,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所能承擔風險的大小做出合理投資決策,而不應只看到金融領域高額回報或者一味選擇風險低的行業而非理性的投身其中,否則,這樣一方面可能加大自身承擔損失或減少收益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國股票市場行業的監管難度,間接影響社會資金配給,在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1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