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計趨同形勢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策略選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逐步發展完善。同時,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應用范圍也在逐步擴大,并對我國企業的轉型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在現階段我國企業會計的工作過程中,工作準則已經由傳統企業形態下的工作模式向國際會計工作準則方向趨同,并成為目前企業自身以及社會各界關注和研究的主要問題。立足于現階段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應用現狀,對目前國際會計趨同形勢進行分析,并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策略選擇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國際會計;企業會計準則;趨同形勢;策略;選擇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0-0132-02
引言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影響下,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全球資本市場趨于開放和融合。更為重要的是,網絡信息科技發展速度的日益加快,為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發展提供了有效條件。目前,我國企業會計工作也越發清晰地認識到高質量、規范化的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運營及自身轉型發展的重要意義,作為當前國際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經濟運行體,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激烈的企業競爭態勢下贏得主動、選擇科學、恰當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策略,成為企業思考的主要問題。
一、目前國際會計趨同的形勢分析
1.國際金融監管框架構建完善化,國際金融監管協調性增強。近年來,世界經濟發展勢頭日益迅猛,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科學化、規范化等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歷程遭受了重大沖擊,嚴重滯緩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現階段各國經濟監管機構以及企業自身都在加大力度對金融體系進行改革,以維持世界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維持世界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在這一背景下,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成為必然的發展結果,主要體現在國際金融監管框架的構建趨于完善化和體系化,加大國際經濟監管的合作力度,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全球性經濟風險預警及應對機制;另一方面,國際金融監管的協調性逐步增強,為各國企業會計準則的趨同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2.傳統會計準則格局被打破,新興經濟體影響力不斷擴大?,F階段,國際會計趨同的形勢還可體現在傳統經濟發展形態下以美歐為主導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秩序被逐漸打破,以中國為主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在逐步增強。這一點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制定結構的人員分布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共有22位受托人,其中有4位來自新興經濟體;同時,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中15位理事中有4位來自新興經濟體。上述職位一定程度上可有效代表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這一趨勢的出現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制定以及相應機構的改革、發展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國際影響力的擴大伴隨著國際地位的逐步提升,在一些地區性、國家性的組織會議中,新興經濟體積極參與國際財務報告以及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修訂以及其他途徑的改革與發展工作,實現了新興經濟體內部的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兩者之間的實時互動,從而促進了國際會計準則在制定和修改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地綜合考慮新興經濟體的實際發展情況和經濟發展形勢,體現了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形勢下的綜合性。
3.國際會計準則制定部門加大結構改革力度。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的不斷深入,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以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理事會等機構也在逐步加大結構改革工作力度,為不斷提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全球公認性和適用性創造條件。改革工作過程主要體現在提高企業財務報告的透明度以及會計信息的質量。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標志著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形勢的正式形成。相關制定機構與監管部門加大治理結構改革力度,能夠有效明確當前估計會計準則在全球范圍內的適用性、認可度以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而為提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科學性和適用水平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策略選擇分析
1.會計準則趨同模式符合我國企業發展的法律環境。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形勢是基于國內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以及我國對外貿易開展工作的實際需求而進行的選擇,因此具備明顯的抗外干擾性和嚴謹性。從我國企業現階段的轉型、發展狀況來看,會計準則趨同國際模式符合我國的法律環境,主要表現為“趨同”模式下我國會計工作制度的統一。在中國會計法中有明確規定:“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有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公布?!币虼?,在面對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模式時,“直接采用”的策略明顯缺乏法律依據,與我國會計法的相關規定背道而馳。堅持會計準則趨同模式則可以堅持我國獨立的會計準則制定權這一根本原則,在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保持有效一致的同時,維護了我國企業會計工作環境的穩定。
2.會計準則趨同模式利于調整我國在全球會計格局中的被動地位。隨著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形勢的不斷發展,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對此形勢的態度尚不完全明確,因此,以中國為主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范疇下的會計趨同形勢中處于被動地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實現國際趨同有利于將我國內部經濟發展狀況有效反饋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制定機構,進而提高我國在國際會計格局中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我國企業實行國際會計趨同是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回應,有利于協調各經濟體之間的發展訴求,從而有效推動我國利用這一機遇強化與國際財務報告制定機構和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世界經濟發展態勢下贏得主動的話語權,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結語
隨著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傳統經濟發展形態下的世界會計格局逐漸被打破,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形勢逐步形成。這一經濟形勢的出現對我國企業在新時代的轉型和發展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相關領導與管理部門必須要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和企業會計工作的實際運行狀況,順應會計國際趨同大勢,不斷推動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向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方向發展,為國內企業實施“走出去”的戰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佳,解元元.國際會計趨同形勢下我國會計準則的歷史演變與策略選擇[J].企業導報,2014,(7).
[2] 王軼敏.淺談國際會計趨同[J].現代經濟信息,2016,(13).
[3] 曹雪年.國際會計趨同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0).
[4] 張衛利.國際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15).
[5] 劉星.國際會計趨同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8,(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62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