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下實體店商品營銷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成為公平消費與交易的平臺,網絡上的商品信息和內容都很全面。面對電商企業的沖擊,實體店企業需要采取新的營銷戰略,以保證和提高其商品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互聯網;實體店;營銷策略
中圖分類號:F2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2-0064-01
一、網上銷售和實體店銷售的區別
1.網絡銷售主要通過網絡渠道進行銷售,客戶的流動性較大;而實體店銷售則是通過區域銷售,主要是針對周邊的用戶群體,有一定的忠實用戶存在。
2.網絡銷售的成本主要是網絡營銷、物流、物品成本等;而實體店銷售的成本則主要是物品成本和店鋪租金成本。
3.銷售人員被剝奪了獲取視覺信息的渠道,表情、肢體語言這些無聲的信息從銷售的世界里消失了,再想用類似于冷讀術的方式獲取客戶的潛在信息難度大大增加,而語言的運用則變得更為重要。網絡銷售因為無須面對面進行,很容易給人以距離感,所以輕快的語言、親切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這樣能拉近店鋪與訪客之間的距離,讓對方產生一種在切實面對一個“人”的感覺,而不只是網絡上的數據信息。店鋪的店主通常情況下都不希望銷售人員和客人過多地交談,只要完成必需的銷售工作,多余的語言即被認為是降低工作效率。
4.從盈利方面來說,網絡銷售的單筆盈利不高,主要通過量的銷售實現盈利;而實體店銷售的單筆盈利較高,標價也較高。
二、實體店銷售面臨的困境
1.傳統實體店中的商品價格明顯高于電商的價格,因為實體店有租賃店鋪、雇傭服務人員以及商品在運輸和庫存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費用,導致了消費者的流失。
2.針對某商家來說,網絡銷售改變了實體店的價格體系,改變了實體店與顧客的溝通方式、促銷方式、銷售量以及售后服務。針對整體市場來講,一部分顧客通過實體店了解商品信息,并做出選擇,但轉到網絡去購買,使得實體店承擔了品牌與客戶溝通的任務,但卻無法達成銷售,導致實體店成本升高,銷售量下降。
三、實體店的未來營銷策略
1.降低商品價格。商家可以與成本較低的廠商進行合作,來降低成本以刺激顧客,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
2.創新促銷方式。通過打折促銷的方式進行營銷,如生日月內商品打折、積分換區折扣、滿減促銷、會員制等,同樣可以獲取較高利潤。
3.線上和線下同步。未來對各品牌來講,實體店是品牌溝通的重要陣地,它不會消失,會更加增強其信息傳達功能。網價與實體價對比的現象會越來越多,作為實體店的經營方也需要對自己的銷售模式加以應變,可以開一家經營自己品牌有特色的網店,這樣就有較大的優勢,也是對實體店的一個很好的宣傳。有些商家可能會認為這樣做會降低實體店的銷量和利潤,但是如果網店有特色,不僅可以滿足顧客線上購買商品的需要,而且讓顧客在實體店享受優質的面對面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倪明,王武.電子商務環境下商品定價策略研究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25-129.
[2] 李琳娜.淺談電子商務時代下實體店何去何從[J].現代商業,2015,(24):2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70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