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建設農業科技園區 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對于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基于此,本文將針對農業科技園區的功能定位與建園模式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多元投資機制、土地流轉機制、高效管理機制以及超前經營機制的建立,希望對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的改革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業科技園區;功能定位;建園模式;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2.002
  農業科技園區可以有效地改造、提高和帶動傳統農業的傳統技術和產業結構的現狀。但是現階段,我國部分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過程中還面臨著很多問題,所以本文針對農業科技園區的功能定位、建園模式與運行機制開展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1 功能定位
  現階段,農業科技園區的功能主要定位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產加工功能?,F代農業科技園區的本質上經濟實體,生產加工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其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二是孵化試驗功能。這是農業科技園區最原始的功能,通過一系列要素的集成,進行高新技術企業的針對性培育;三是集聚擴散功能。農業科技園區具有區位條件優良、經濟基礎雄厚、政策環境較寬松的優勢,可以更好地進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資源集聚、優化以及組合,成為產業聚焦點,通過擴散功能影響社會;四是教育示范以及休閑觀光功能?,F代農業科技園區,所應用的新技術、新成果、新的運行機制等都可成為參考,而且其自然屬性、現代氣息、名特優新果蔬花卉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1]。
  2 建園模式
  農業科技園區的建園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模式:一是開發區模式。在農業科研和教學單位密集的地區,通常情況下農業科技園區是由國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并由管委會進行管理、建設與運行。這種模式有利于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對提高研究成果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二是農業公司模式,這種模式一般是由投資業主通過土地的租賃,進行一系列的獨資開發,實施的是個體經營。這種營運模式,造就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三是多方聯合模式。這種模式通常由政府、科研單位、生產企業等機構或個人合作。入股方式多種多樣;四是科技承包模式。由政府或集體投資進行基礎創建,再由其他部門以及個人進行租賃經營,自負盈虧的模式就是科技承包模式。
  3 運行機制
  3.1多元投資機制
  多元投資機制是農業科技園區有效運行的重要前提。該機制是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所建立的融資機制,這種機制一般具有多元化的特點。設立起多元投資的機制,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要進行投資啟動,根據實際進行啟動和導向資金的投入;二是采取多種形式,要利用自身優勢吸納各界投資者,優化投資環境,設置優惠規范,以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吸引社會投資,必要時應積極進行股票債券發行的引導;三是還要注意根據國家的金融政策,努力爭取貸款與援助,并嘗試建立起風險投資機制,提高投資管理的有效性與先進性。
  3.2土地流轉機制
  建立起靈活的土地流轉機制已經成為農業科技園區運行的必要條件。土地流轉機制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區劃性調整,即以田換田。這種形式是通過思想工作而進行調整的,通過區劃法的有利調整再進行一定規模的開發實施;二是租賃制,也就是農民出租土地給經營者的形式,一般情況下,租地的價格與地塊的價值呈正相關;三是返租倒包制。通過園區功能小區的分割,進行再轉包;四是劃撥制,即政府的再次劃撥。通過土地的劃撥進行綜合開發;五是股份制,也就是農民以地入股,在一定比例下享受年終的分紅;六是競標買斷,與劃撥制相似,都是由政府進行調配,不同的是競標買斷主要是針對荒灘土地的開發。
  3.3高效管理機制
  農業科技園區的科學持續運行,離不開高效管理機制的保障。高效管理機制的建立,一是在模式選擇階段,要注意建園模式的差異性,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管理模式的針對性選擇。例如,在農業公司和多方聯合模式背景下成立的農業科技園區,根據園區的特點可知,總公司管理制更適宜園區的發展。由開發總公司或是股東大會、董事會等進行管理、開發以及規范運作;二是農業科技園區要配備起相應的層次決策、責任約束、人才管理、反饋調控等一系列機制;三是孕育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風格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2]。
  3.4超前經營機制
  經營機制的超前性是農業科技園區的經營活動科技龍頭作用的要求,而要設立超前經營機制,首先要選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能奉獻、有超前意識、敏銳洞察力、果斷判斷力、靈活應變力的經營者。其次,農業高科技企業培育要注意多種途徑的采用。根據科研開發和市場開發的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多途徑的采用。例如,對于園區內基礎應用型科研實力較強,難以一步進入市場的單位,可以通過聯合、參股、兼并和收購等形式進行優勢結合,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與創新。最后,要切實做好生產經營的發展規劃。確定研究內容與產業化方向,爭取政府的支持。此外,系統人才利用機制的設立也十分重要。
  4 結語
   農業科技園區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生產加工、孵化試驗、集聚擴散、教育示范以及休閑觀光等,建園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而要實現農業科技園區的順利運行還需要建立多種運行機制與之配合,才能全面提高園區的先進性。
  參考文獻
  [1]朱學新,張玉軍.農業科技園區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互動研究——以江蘇省農業科技園區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3,34(09):72-76.
  [2]孫宏勇,劉小京,巨兆強,郭凱,董博飛.河北滄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模式探討[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6,24(08):1145-1150.
  [3]鄒紳.黑龍江省省級農業科技園區運行現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6.
  [4]劉麗紅,李瑾.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及模型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5,(08).
  [5]朱志奇.我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運行機制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4).
  作者簡介:李世楠,本科學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業旅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0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