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視角下公立醫院改革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精細化管理的推廣,管理會計與財務核算的合理運用成為公立醫院發展重要臂膀。文章在分析公立醫院改革現狀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管理會計視角下公立醫院改革模式,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對公立醫院改革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管理會計 公立醫院改革 精細化管理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0
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逐步深入,傳統的財務會計已難以滿足醫院精細化發展,管理會計能夠把醫院管理與財務核算有機結合起來,從經濟管理視角出發,在精細化核算和宏觀分析得基礎上充分滿足醫院不同層次領導的需要,為領導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依據和決策建議。
1 公立醫院改革現狀
2015年,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文件,文件明確指出下一階段公立醫院將重點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各地區也陸續出臺相應政策進行公立醫院改革。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建設發展的基礎,在調動醫護人員積極性的基礎上更應體現公益性,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以來,在體現醫護人員勞動價值、規范用藥檢查和醫療行為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醫院良性健康發展等方便也存在諸多問題。
1.1 公立醫院改革后醫院收入增幅明顯放緩
公立醫院改革前各地區醫院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幅發展,改革后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物價調整較少、醫保支付改革等政策影響醫療收入增幅逐年降低,各地區醫療收入增幅逐年降低。
1.2 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藥品管理部門虧本運營
藥品管理部門每年人員支出、水費、電費、房屋折舊等支出較大。并隨著工作量增大,人員增加,醫保基數也逐年提高等因素影響,人員支出將持續增加,水費、電費、房屋折舊等也將繼續增多。除此之外,醫院還承擔藥品管理人員人才培養等任務,藥品零差價以后,醫院負擔較重。
1.3 部分醫院資產負債率較高,醫院運營狀況較差。
大部分公立醫院資產負債率適中,但仍有部分醫院資產負債率較高,公立醫院改革后醫院負擔較重,經濟運營狀況急待改善。
2 管理會計視角下公立醫院改革模式
2.1 推行總會計師制度,培養專業管理會計人才團隊
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進行有效調整,建立獨立專業的管理會計團隊,培養專業化的財務管理人員,管理人員要根據醫院發展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培訓,緊跟國內外管理會計的最新研究成果,主動積極組織調研研究,邀請專業管理團隊對管理會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培養全國經濟管理領軍人才,并引導財務管理人員深入單位各個環節實踐,培養實務性的管理人才。培養一批在總會計師領導下能對財務理論知識要進行靈活的應用的專業管理會計人才團隊,通過對財務數據的有效合理及時的分析,對醫院運營狀況進行分析及預測,為領導層決策提供財務依據,幫助醫院實現低成本高效率運轉。
2.2 加強財務預算精細化管理,提高醫院資金使用效率
醫院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等各個環節,加大預算督導、考核、獎懲力度,不斷提高預算剛性約束,經濟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第一,全面貫徹落實新《預算法》,將預算編制與醫院重點任務有機結合,力求預算編制精準到位,符合實際。著力抓好預算執行進度,多措并舉督導預算執行。
第二,在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的同時,著力抓好預算執行進度。定期召開預算管理會議,預算下達當月將財政撥款項目及政府采購預算項目,分解到責任部門,確定責任人及完成時限,堅持月督導、季通報。督促各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建立健全預算執行分析,對產生差異的原因,對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第三,完善預算考核,充分發揮預算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制定了《預算管理考核辦法》對政府采購、財政資金預算執行進度的責任部門進行考核,對臨床和醫技科室通過預算指標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科室年終績效掛鉤,使職工、科室和醫院形成責、權、利相統一的責任共同體,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職工的積極性。
2.3 建立事前預測、事中決策、事后分析的PDCA管理模式
醫院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加強管理會計管理。管理會計通過目標管理法把醫院任務進行有效分解,轉化成各個部門的分目標,根據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對下級進行考核、評價和獎懲。逐步實現管理評價與醫院管理體制相銜接,探索“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PDCA管理會計模式(見圖1)。通過零基預算編制進行事前預測,預算執行情況督促與分析進行事中控制,年終總結與預算考核進行事后分析,通過PDCA管理循環,使我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驟更加條理化、系統化和科學化,并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有針對性的解決存在的問題,也把成功的經驗總結出來,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奠定基礎,實現醫院高效發展。
圖1 PDCA管理模式
反饋
3 管理會計視角下對公立醫院改革的意見和建議
3.1 加大公立醫院改革支持,保障醫院健康發展
建立合理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機制,定期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并適當增加價格調整的廣度和力度,使醫院的收費結構趨于更加合理化。堅持公益性質,強化政府投入。健全政府對整個地區二三級醫院長效的、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政府應加大財政補償力度,對當地所有二三級醫院公立醫院改革虧損統籌管理,并根據醫院業務增長進行同步上調財政補助,同時增加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建立大病救助、貧困和三無病人救助等長效投入機制,促進醫院持續健康發展。
3.2 統籌制定符合地區發展的醫保政策,促進醫院健康有序發展
醫院醫保墊付資金較大,建議在制定醫保報銷政策時,要充分考慮醫?;I資情況、當地經濟發展和醫院承受能力,促進醫院正常有序的運轉。同時考慮三級醫院危急重患者、疑難雜病患者醫保政策的傾斜,加大日間手術、按病種定額收費等醫保資金支持力度,促進整個地區醫院健康有序發展。
3.3 加強醫院管理,提升醫院軟實力
隨著當前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一方面,醫院作為疾病治療、預防的公益性事業單位,需不斷強化其社會責任感,以提高社會公益性為己任;另一方面,醫院作為需獨立核算經濟活動的社會組織,亦面臨著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并同時實現最大化醫院經濟效益的挑戰,通過定員定崗加強崗位設置的合理性,節約人力成本;通過加強成本核算,探索公立醫院單病種成本核算,最大限度控制醫療成本;通過保證醫療質量,避免醫院糾紛,增強醫院醫療實力;通過提高服務和醫療質量水平,建立良好的醫院信譽。醫院通過管理會計探究加強醫院管理,更有利于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率,提升醫院軟實力,為醫院更好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媛. 基于管理會計視角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組織分析 [J] 財會研究.2018(11):111.
[2]黃學慧 何耀平. 高校管理會計運用探討 [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150-151.
[3]凌語陽. 基于會計價值評論視角下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探討 [J],商業經濟,2019(1):152-153.
[4]孟靜.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分析[J].商業會計,2018(12):133-134.
[作者簡介]田文美,女,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總會計師,高級會計師;
馮瑩瑩,女,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財務處副處長,會計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