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視角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伴隨社會經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在這一過程中應運而生,使我們所處的時代出現了重大變化。進入到大數據時代之后,人們的生活、生產及學習方面得到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的數據收集發生了極大改變。這就使得處在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想要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轉變過去的管理模式。其中,財務管理無疑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點。因此,在大數據下,怎樣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有效轉變,就是現代企業所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據此,主要結合工作實務,重點論述了大數據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可行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大數據;轉型策略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0.062
0 前言
隨著各行業領域愈加廣泛地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促使企業間的競爭漸漸轉為了管理和技術為主,不再如以往那般強調生產效率。而要想保持、實現管理模式的先進性,少不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來供企業預測、決策的開展。這就使企業財務工作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管理會計則是面向企業內部的管理與發展,正是有效應對這些挑戰、變化,把財務數據綜合在一起分析,借助互聯網平臺為企業制定決策,確保企業穩定發展。為了讓更多企業意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財政部于2014年發布了管理會計體系應用指導性文件,并給出管理會計具體內容和應用指南。
1 大數據的定義概述
關于大數據的定義,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提出:其在數據獲取、管理、存儲、分析方面,都遠優于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且有著十分顯著的特征,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價值密度低。實則,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是在于對有價值的數據做專業化處理,而不是對更多的數據信息進行獲取。簡單來講,若將大數據視為一種產業,那么強化數據的“加工能力”,即為獲得產業盈利的關鍵。同時,數據并不局限于個人數據,它們是具有工業價值的、商業價值的。現代企業十分依賴這些數據,良好掌握這些數據的管理權,才能收獲更多的實際效益。
2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分析
2.1 不同的工作側重點
財務會計的工作側重點是,結合日常的業務記錄,登記賬簿及有關財務報表的定期編制,并向單位外部有著經濟利害關系的個人和團體報告單位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換而言之,為外部提供財務報告信息是其具體目標。管理會計的側重點是,根據企業經營管理中表露出的特定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為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的預測決策、控制考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為企業內部管理所服務是其具體目標。
2.2 不同的作用時效
反映過去是財務會計的主要作用時效,不管是堅持歷史成本原則,還是強調客觀性原則,都說明財務會計反映的是過去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而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則不局限于過去,其能夠借助財務會計的數據資料,來有效預測與規劃未來方向,并對當下做良好控制,可謂橫跨了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態。特別是其預測和規劃未來的作用時效,能夠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更為指導。
2.3 不同的原則、標準
為了確保所提供的財務信息報表在空間上的可比性與時間上的一致性,《單位會計準則》與行業統一會計制度,是財務會計工作須嚴格遵守的。而管理會計則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靈活運用現代管理理論作為指導,并不受行業統一會計制度與《單位會計準則》的嚴格約束和安全限制。
2.4 不同的特征和載體
財務會計可以向與企業有著利害關系的個人或是企業,定期地傳遞綜合、系統的財務信息。同時,財務會計有著統一的財務報告種類,其信息載體具有統一格式的報表、憑證及賬簿系統。而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旨在能讓企業內部管理特定要求得以滿足,不定期、部分的、有選擇的管理信息。并且,管理會計的信息載體,是各種格式的內部報告,報告的種類也不統一。
3 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可行策略探討
通過參考學術界現有的相關研究,并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認為現代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可采用如下幾點策略。
3.1 樹立管理會計理念,健全管理制度體系
現代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應全面掌握大數據下管理會計的優勢作用及財務會計表露的缺陷問題,并開展適當的教育、宣傳工作,引導內部所有工作人員,特別是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正確認識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特征、概念,進而意識到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重要性,漸漸樹立起正確的管理會計理念,實現更多人員的參與。同時,對財務管理人員崗位行為進行規范,強化管理會計意識,進而使轉型工作更為有序開展,改進大數據下做賬和支付、資金管理、稅務籌劃等方面,以提升財務管理的整體層次。并且,一套完善制度體系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財務會計的轉型工作也是如此,這就需要企業做好理論聯系實際的前提下,對轉型要求和任務進行綜合把握,不斷改進、完善現有的相關管理制度體系,以此為轉型工作的開展給予規范化指導。此外,對于大數據技術企業要進行合理運用,在數據挖掘及分析過程中,對財務管理問題做深入把握,并密切結合現代化管理會計理念,根據財務會計報表剖析、融資方向、未來投資、內部資金流入和流出等,完成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制度體系地構建,在制度層面保證各項轉型工作的有序開展,提高轉型的時效性。
3.2 數據運用結合績效考核,加快人才隊伍建設
處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應在財務數據實際運用過程中有效融入績效考核,采取經濟效益和業務活動兩種評價的形式,將管理會計多方面管理職能更深層次發揮出來,比如,風險管控、業績衡量、資源配置等,并進行財務信息數據引導標準地制定,在財務數據共享和運用過程中,規范崗位人員績效考核,通過財務人員能力素養的加強,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更好地轉型。具體而言,企業應結合財務數據剖析和應用現狀,對財務人員績效考核工作進行改進、優化,在深化內容、流程、方法的同時,加快財務隊伍建設,從而保障轉型過程中有充足的人才可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當下各企業間的競爭,就是人才層面的競爭,所有創新策略及制度,都需要人才來制定并制定。因此,為了實現穩定轉型,一方面,要針對企業當前現有的財務人員進行短、中、長期培訓,增強財務人員的管理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能力,確保其能夠清晰認識到自身的職能。并且,財務人員不僅要具備豐富的財務知識,還應一定了解大數據技術,從而在實際財務工作中更好地運用大數據。當員工具備一定大數據信息處理能力的時候,必然能夠推動財務會計更好地轉型。另一方面,可通過招聘、內部介紹等方式,吸收社會中的人才,這些人才要具有專業的財務知識、一定的管理技巧,以及運用大數據技術的專業水準。當此類人才進入到企業內部后,可以明顯加快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速度。
3.3 重視內部信息化建設,搭建良好交流平臺
大數據下,要想實現財務會計的良好轉型,除了要依靠財務資源及人才資源以外,還須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所以,為了確保財務工作有序開展,企業須重視信息化建設,對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具體而言,首先,應確保資金鏈條完整,投入足夠資金進行信息化建設。其次,著手信息查詢及交流平臺的搭建,并深入研究信息化技術。最后,重視專業人才引進,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注入更多創新靈感,提供更多可行思路。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是在信息化建設中,要以企業發展高度為準,為財務部門主動提供相關資源,撥付適當的建設資金。二是及時更新相關技術、設備,將陳舊及不合時宜的技術、設備淘汰掉,通過新型技術、設備優勢的發揮,推動信息化建設高效完成。三是根據大數據發展需要,合理調整會計工作結構,對人力資源展開大力開發,促使財務會計過渡到管理會計的過程更為平穩。
4 結語
總之,現代企業處于大數據時代下,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就須轉變以往的管理模式。而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必要在大數據下向著管理會計進行轉型,以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提升企業于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郭婧嘉,鐘誠元.探討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財會學習,2018,(07):90-91.
[2]何瑛,馬珂,邵翠麗.大數據時代商業模式創新對財務會計變革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18,(13):118-123.
[3]李淑婷,宋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財務會計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8,(05):21-25.
[4]張桐有,張德育.淺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關系[J].納稅,2018,(09):43-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5715.htm